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6章 第二章 :承山穴治疗面瘫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总结

一、承山穴治疗面瘫的理论依据

承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端凹陷处。其治疗面瘫的机制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1、经气通络作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其经气通达头面部。刺激承山可调节面部经络气血,改善局部循环。

2、解痉松筋效应:面瘫多因风邪侵袭导致面部肌肉弛缓或痉挛,承山作为“筋会之穴”,通过提插捻转手法可缓解肌肉紧张,恢复肌张力平衡。

3、神经调节机制: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承山能激活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促进受损面神经核团的功能重组。

二、典型医案与经验分析

案例1:急性期风寒型面瘫(青年男性)

患者:赵某,18岁,体校学生。篮球赛后凉水冲澡,次日出现左侧额纹消失、闭目不全、口角右歪。

治疗:

主穴:条口透承山(患侧),2.5寸毫针透刺,强刺激提插捻转,留针20分钟;

配穴:风池(泻法)、地仓透颊车(平补平泻)、合谷(对侧)。

疗效:每日1次,5次治疗后眼睑闭合改善,10次后症状基本消失。

分析:透刺条口-承山可疏通阳明经气,风池祛风散寒,地仓颊车调和局部气血,合谷“面口合谷收”强化远端调节。

案例2:恢复期气虚血瘀型面瘫(中年女性)

患者:刘某,48岁,因睡前洗头受凉后左侧面瘫,病程15天。刻诊:左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舌暗苔薄白。

治疗:

主穴:承山(患侧)直刺1.5寸,配合温针灸(艾炷3壮);

配穴:阳白、四白(浅刺)、足三里(补法)。

疗效:治疗10次后鼻唇沟恢复,鼓腮不漏气,总疗程15天痊愈。

分析:承山温针灸可温通经脉,改善局部缺血;足三里补气活血,促进神经修复。

案例3:顽固性面瘫后遗症(老年男性)

患者:王某,65岁,面瘫3月余,遗留口角联动、鳄鱼泪征。

治疗:

主穴:承山(双侧)透刺,配合电针(疏密波,频率2\/15hz);

配穴:翳风、牵正(埋线治疗)。

疗效:治疗4周后联动幅度减少50%,6周后鳄鱼泪征消失。

分析:透刺承山结合电针可调节γ-氨基丁酸能系统,抑制异常神经兴奋;埋线长效刺激调节免疫微环境。

三、临床经验总结

1、操作要点:

透刺技法:条口透承山需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朝向承山方向,得气后行“凤凰展翅”手法(重插轻提配合捻转)以增强得气感。

刺激强度:急性期采用强刺激(提插幅度>1cm,捻转角度180°),恢复期改为中等刺激,后遗症期配合温针或电针。

2、配穴规律:

风寒型:配风池、列缺,祛风散寒;

风热型:配曲池、外关,清热通络;

气虚型:配足三里、气海,益气扶正;

顽固型:配翳风、下关,局部透刺。

3、疗效影响因素

病程阶段:急性期(<7天)治愈率可达85%,恢复期(7-30天)降至60%,后遗症期(>30天)约30%。

年龄差异:青少年(<20岁)因神经修复能力强,疗效优于老年患者。

伴随症状:伴耳后疼痛者加刺翳风,伴味觉减退者加刺廉泉。

4、现代机制研究

fmRI显示针刺承山可激活岛叶、初级运动皮层等脑区,促进神经重塑;

针刺后血清IL-6、tNF-a水平下降,提示抗炎作用。

四、拓展应用与注意事项:

1、联合疗法:

中药外敷:透刺后于承山穴贴敷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增强通络效果。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吹气-皱眉”组合训练,每日3组,每组20次,与针刺同步进行。

2、禁忌与风险: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刺络拔罐;

透刺时需避开胫后动静脉,防止血肿;

老年患者首次治疗建议取仰卧位,避免晕针。

五、古籍与现代诠释

《针灸大成》载“承山主脚气膝肿,胫酸脚跟痛”,虽未直接提及面瘫,但其“主筋急”特性与面瘫肌肉失用相契合。现代全息理论认为,小腿后侧对应头面部投影区,刺激承山可调节面部生物电活动。临床观察发现,透刺条口-承山后,患者面部肌电图显示m波幅值提高30%-50%,提示神经兴奋性恢复。

六、结语:

承山穴治疗面瘫体现了“远部选穴”与“筋病治筋”的双重治疗思想。其与条口透刺形成的“循经远治组合”,通过调节经气运行、改善局部微循环,成为面瘫康复的关键干预手段。临床需根据病程分期、体质差异灵活配伍,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