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3章 第四章 :曲池穴妇科歌诀

曲池穴妇科针灸综合歌诀体系、案例及总结

一、曲池穴妇科针灸歌诀体系汇总

曲池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因其“通调气血、清热散结”的特性,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历代医家总结的歌诀体系,浓缩了其临床应用的核心规律。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解析:此歌诀强调曲池穴的取穴方法(屈肘取穴)及对上肢痹痛、发热、皮肤病的疗效,尤其“遍身风癣癞”暗含其对妇科皮肤疾患(如湿疹、外阴瘙痒)的调节作用。

《杂病穴法歌》

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

解析:妇科疾病常与气血失调相关,曲池与合谷相配,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适用于经行头痛、带下异常等症。

《玉龙歌》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解析:曲池与尺泽合用,可缓解妇科术后或盆腔炎导致的肢体拘挛、疼痛,体现“通络止痛”之效。

《通玄指要赋》

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

解析:妇科疾病中常见气血瘀滞导致的关节僵硬(如产后身痛),曲池穴可通过“通经活络”改善症状。

《胜玉歌》

两手酸痛难执物,曲池合谷并肩髃。

解析:此歌诀扩展了曲池在上肢痹痛中的应用,妇科患者因气血不足或痰湿阻滞导致的肩臂酸痛,可配伍使用。

二、妇科疾病针灸案例分析

案例1:产后无乳症

患者:22岁女性,剖腹产后7天,乳汁清稀、自溢不止,伴自汗畏风、便溏。

辨证:气血两虚,阳明经气不调。

取穴:曲池(双)、合谷(双),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疗效:针后乳汁渐稠,3次后乳量充足,自溢停止。

解析:曲池为阳明合穴,合谷为原穴,两穴相配可激发阳明经气,促进气血生化,契合“乳为血之余”的生理特点。

案例2:子宫肌瘤伴经期延长

患者:38岁女性,经期延长至15天,经量多、色暗夹块,小腹包块触痛。

辨证: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胞宫。

取穴:曲池(温针灸)、阴陵泉(温针灸)、痞根(艾灸)。

疗效:治疗10次后经量减少,包块缩小,3个疗程后经期恢复正常。

解析:曲池温针灸可散寒通络,阴陵泉健脾利湿,痞根直攻胞宫瘀滞,三穴协同“化痰散结、活血调经”。

案例3:盆腔炎性腹痛

患者:45岁女性,下腹坠痛反复发作,带下黄稠,伴发热。

辨证:湿热瘀阻,热毒壅盛。

取穴:曲池(泻法)、足三里(补法)、三阴交(平补平泻)。

疗效:针刺后腹痛减轻,热退,5次后带下正常。

解析:曲池清泻阳明湿热,足三里扶正固本,三阴交调和肝脾,体现“清热利湿、扶正祛邪”原则。

案例4:更年期综合征(烘热汗出、烦躁)

患者:52岁女性,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

辨证:阴虚火旺,冲任失调。

取穴:曲池(透少海)、太溪、关元。

疗效:治疗2周后潮热减轻,睡眠改善,1个月后症状显着缓解。

解析:曲池透少海可“从阳引阴”,平衡阴阳;配伍太溪滋肾阴、关元培元固本,契合更年期“肝肾阴虚”病机。

三、曲池穴妇科应用的总结

1. 核心作用机制

清热调经:曲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之穴”,可清泻血分伏热,调节冲任,适用于崩漏、经期延长等症。

通络止痛:通过“合主逆气而泄”的特性,缓解盆腔炎、术后粘连等引起的疼痛。

化痰散结:阳明经与太阴脾经相表里,曲池配伍阴陵泉可健脾化痰,缩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症瘕。

扶正固本:温针灸曲池可激发经气,增强机体抗病力,用于术后恢复及体质调理。

2. 配伍规律

配合谷:疏风清热,适用于经行头痛、风疹瘙痒(“头面合谷收”)。

配三阴交:调和肝脾,治疗月经不调、带下异常。

配足三里:健脾和胃,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及气血不足。

配太冲:平肝潜阳,缓解更年期烦躁、高血压。

3. 刺灸法特色

透刺法:曲池透少海,可增强通络止痛效果,用于顽固性盆腔痛。

温针灸: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子宫肌瘤,艾火温通可化痰散结。

放血疗法:三棱针点刺曲池,适用于急性乳腺炎、皮肤疮疡(“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4. 现代研究支持

调节内分泌:针刺曲池可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子宫肌瘤生长。

改善微循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盆腔血供,缓解炎症及疼痛。

双向调节血压:对高血压型头痛、低血压型眩晕均有双向调节作用。

5. 注意事项

禁忌症:孕妇慎用曲池,避免引发子宫收缩;低血压患者需轻刺。

手法要点:妇科虚证多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寒证加灸。

疗程设计:急性病(如急性乳腺炎)每日1次,慢性病(如子宫肌瘤)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5日。

四、歌诀体系扩展与创新

基于传统歌诀,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可创新妇科专用歌诀:

曲池通调气血方,合谷三里配良方。

阴陵健脾祛湿痰,痞根温灸症瘕消。

太冲疏肝平肝火,关元固本调冲任。

透刺少海解挛痛,放血解毒疗疮疡。

妇科百病寻阳明,曲池为枢是妙方。

五、结语

曲池穴在妇科针灸中展现出的多维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髓。其歌诀体系不仅浓缩了历代医家的临床智慧,更为现代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简明有效的指导。未来需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机制研究,深化对曲池穴“通调阳明、平衡冲任”作用的理解,推动针灸在妇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