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4章 第三章 :委中穴与承山穴双穴搭配

委中穴与承山穴双穴搭配:意义、功效及典型案例总结

一、双穴搭配核心意义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又称“血郄”)与承山(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本经配伍,契合“合经治腑病、通经调肢体”的针灸原则。委中为膀胱经气血汇聚之处,主疏调膀胱气机、清泻湿热、通络止痛;承山为膀胱经气血下行的关键节点,善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收敛固涩。二者“上(委中)下(承山)呼应”,既强化足太阳膀胱经的气血调节功能,又聚焦下肢经络阻滞、膀胱湿热等核心病机,形成“通经活络、清热祛湿、强腰健膝”的协同作用,是调理下肢及膀胱相关病症的经典组合。

二、核心功效(精准对应病机)

1、 通经活络,缓解下肢疼痛: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下肢后侧,二者协同疏通经络,可快速缓解下肢麻木、酸痛、痉挛,尤其针对小腿后侧、膝关节后侧的疼痛(如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

2、清热祛湿,调理膀胱病症:委中清泻膀胱湿热,承山辅助祛湿通络,搭配后可改善膀胱湿热引发的小便黄赤、尿频、尿急,以及下肢湿疹、水肿等湿热下注症状。

3、强腰健膝,改善腰部不适:足太阳膀胱经入络腰肾,委中、承山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可缓解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腰痛,同时增强腰膝功能,改善腰膝酸软。

4、收敛固涩,辅助调理肠疾:承山兼具收敛之性,搭配委中调节气血,可辅助缓解气虚或湿热引发的腹泻、脱肛等肠道病症,尤其适合伴有下肢不适的肠疾患者。

三、典型案例总结(临床常见场景)

案例1:坐骨神经痛(足太阳膀胱经阻滞证)

患者情况:52岁男性,长期弯腰劳作,出现右侧腰臀部疼痛,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伴小腿麻木、行走困难,咳嗽、弯腰时疼痛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涩。

搭配用法:委中(直刺0.5-1寸,捻转泻法,避开腘动脉) 承山(直刺1-1.5寸,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加电针刺激(低频连续波),每周3次,配合腰椎牵引、腰部保暖。

调理效果:1周后疼痛、麻木减轻,可短距离行走;2周后疼痛基本消失,小腿麻木缓解;1个疗程(4周)后随访,行走正常,症状未复发。核心是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缓解气血阻滞,从根源改善放射痛。

案例2: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

患者情况:45岁女性,夜间睡眠时频繁出现双侧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抽筋),疼痛剧烈,持续数分钟缓解,伴小腿发凉、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气血不足、经络失养)。

搭配用法:委中(直刺0.5寸,平补平泻) 承山(直刺1寸,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出针后艾灸委中、承山各5分钟,每日1次,配合睡前小腿热敷、补充钙剂。

调理效果:3次治疗后抽筋频率减少;1周后夜间未再出现抽筋,小腿发凉、乏力改善;随访1个月未复发。核心是调和气血、温通经络,滋养肌肉,缓解痉挛。

案例3:膀胱湿热型尿频尿急

患者情况:30岁男性,外感湿热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伴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膀胱湿热证)。

搭配用法:委中(直刺0.8寸,泻法) 承山(直刺1.2寸,泻法),留针25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配合多饮水、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

调理效果:1次治疗后尿频、尿急缓解;3次治疗后尿痛、小便黄赤消失,下腹部坠胀减轻;5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核心是清泻膀胱湿热、疏调气机,恢复膀胱正常气化功能。

案例4:腰肌劳损(肾虚兼经络阻滞)

患者情况:38岁男性,长期伏案工作,反复出现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伴腰膝酸软、下肢乏力,按压委中、承山时疼痛明显,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搭配用法:委中(直刺0.5寸,补法) 承山(直刺1寸,补法),留针20分钟,加艾灸(温和灸),每周3次,配合腰部功能锻炼(如小燕飞)、避免久坐。

调理效果:2周后腰部酸痛减轻,下肢乏力改善;1个月后腰膝酸软缓解,可正常工作;随访2个月,劳累后未再出现明显不适。核心是补益气血、强腰健膝,兼顾通络止痛,改善肾虚兼经络阻滞的复合证型。

案例5:下肢湿疹(湿热蕴肤证)

患者情况:28岁女性,双侧小腿后侧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搔抓后有渗液、结痂,反复发作半年,遇热、潮湿后加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搭配用法:委中(直刺0.6寸,泻法) 承山(直刺1寸,泻法),留针20分钟,每周3次,配合中药外洗(马齿苋、黄柏、苦参煎水),避免搔抓、保持下肢干燥。

调理效果:2周后瘙痒减轻,渗液减少;4周后红斑、丘疹消退,仅留少量色素沉着;随访2个月未复发。核心是清泻下肢湿热、解毒止痒,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调节,清除肌肤湿热之邪。

四、搭配注意事项

1、辨证要点:核心适用于经络阻滞证、膀胱湿热证、腰膝酸软证,阴虚火旺(如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者需慎用艾灸(避免加重内热);孕妇慎用委中(有活血作用,需浅刺轻刺激)。

2、操作规范:委中针刺需严格避开腘动脉、腘静脉,避免出血;承山位于腓肠肌肌腹,针刺时注意避开神经,避免剧烈疼痛;实证多用泻法,虚证多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寒证可加艾灸。

3、辅助配合:调理期间需根据病症调整生活习惯(如腰痛患者避免久坐久站、尿频患者多饮水),适当锻炼(如下肢不适多做踮脚、勾脚运动),提升疗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