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10章 第六章 :阳陵泉治疗网球肘的医案与经验

一、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筋伤”“痹证”范畴,多因前臂伸肌过度劳损、气血瘀滞所致。阳陵泉为“筋会”,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1、疏调肝胆经气:肝主筋,阳陵泉调节肝胆气机,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2、通络止痛:针刺阳陵泉可抑制疼痛信号传导,降低炎症因子(如IL-6、tNF-a)水平。

3、调节肌张力:现代研究显示,阳陵泉刺激能平衡伸肌群与屈肌群张力,缓解痉挛。

二、典型医案分析

医案1:慢性网球肘(气滞血瘀型)

患者:女性,42岁,教师,右肘外侧疼痛半年,拧毛巾、提重物时加重,局部压痛明显,舌暗苔薄,脉涩。

辨证:前臂伸肌劳损,瘀血阻络。

治疗:

缪刺阳陵泉:取健侧阳陵泉(腓骨头前下方压痛点),随咳进针,直刺1.2寸,行提插捻转泻法;

运动配合:针刺时嘱患者反复做握拳、伸腕动作,至疼痛最大耐受度;

局部艾灸:隔姜灸患侧阿是穴,每日1次。

效果:治疗5次后疼痛减轻,10次后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经验总结:

缪刺法通过“左病右治”调节经气,配合运动可加速局部代谢();

艾灸增强温通之力,适用于寒凝血瘀证型。

医案2:急性网球肘(湿热蕴结型)

患者:男性,35岁,木工,右肘红肿热痛2周,握力减弱,mills征(伸肌牵拉试验)阳性。

辨证:劳损后外感湿热,筋脉痹阻。

治疗:

刺络拔罐:阳陵泉 阿是穴点刺出血,留罐10分钟;

针刺:健侧阳陵泉透刺阴陵泉(泻法),配曲池、手三里;

中药外敷:金黄散调醋湿敷患处。

效果:即时疼痛缓解率70%,1周后红肿消退,活动自如。

经验总结:

刺络拔罐清利湿热,适用于急性红肿期;

阳陵泉透刺可双向调节气血,避免“过用”导致肌张力失衡。

医案3:顽固性网球肘(肝肾亏虚型)

患者:女性,58岁,家庭主妇,右肘疼痛反复发作3年,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

辨证:肝肾不足,筋脉失养。

治疗:

温针灸:阳陵泉 肾俞(补法),配合温和灸;

推拿:揉按手三里、外关,配合肘关节被动屈伸;

中药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重用桂枝、白芍。

效果:2周后疼痛减轻,4周后夜间痛止,6周后握力恢复。

经验总结:

温针灸结合艾灸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肝肾亏虚者需长期调理,建议每周2次巩固治疗。

三、综合疗法体系

(一)针刺方案

1、主穴:健侧阳陵泉(缪刺法) 患侧阿是穴 曲池\/手三里(辨证配穴)。

2、操作:阳陵泉直刺1-1.5寸,行强刺激捻转(频率2hz),同时活动患肘;

3、阿是穴采用“围刺法”,即痛点中心直刺1针,周围45°斜刺2-3针。

(二)特色技法

1、随咳进针:针刺时令患者咳嗽,分散注意力并增强经气运行();

2、运动针法:留针期间反复做握拳、旋臂动作,形成“针刺-运动”协同效应。

(三)辅助疗法

1、艾灸:隔姜灸阳陵泉或阿是穴,每次15分钟,适用于寒湿证;

2、刺络拔罐:急性期点刺出血后留罐,祛瘀生新;

3、中药外敷:金黄散(大黄、黄柏)或三黄膏(黄芩、黄连)外敷,清热解毒。

四、现代研究进展

1、神经生物学机制

fmRI显示,阳陵泉刺激可激活岛叶、前扣带回等脑区,抑制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敏化,降低疼痛感知;

动物实验表明,阳陵泉电针能上调大鼠肌腱干细胞(tScs)增殖,促进胶原重塑。

2、临床疗效验证

多中心Rct显示,“缪刺阳陵泉 运动”针法总有效率达97.4%,显着优于常规取穴组(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