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6章 第七章 :承山穴治疗痔疮与脱肛和古籍渊源

承山穴治疗痔疮与脱肛的古籍依据与典型案例分析:

一、古籍依据与理论溯源

1、《灵枢·卫气》奠基

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灵枢·卫气》),首次明确承山为下肢气血汇聚之要穴,其特性可调节肛门局部气血运行,为治疗痔疾提供理论依据。

2、《针灸大成》临床验证

主大便不通,转筋,痔肿,战栗不能立(《针灸大成》卷六),明确记载承山主治痔疾,并强调其调节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作用。

3、《玉龙歌》特效治则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玉龙歌》),指出承山为痔疮治疗的核心穴位,其疗效显着。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操作规范

治霍乱转筋,大便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提出针刺承山可改善直肠末端压力,对脱肛有升提固脱之效。

二、典型案例与操作解析

案例1:内痔出血(气滞血瘀证)

患者:张某,男,45岁,2022年3月初诊。内痔出血2月,便后滴血鲜红,伴肛门坠胀。

古籍应用:

依据《针灸资生经》主痔肿大便难记载,取承山穴直刺;

遵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转筋速灸承山上指导,配合艾灸。

操作细节:

体位:俯卧位,腘窝垫枕使小腿悬空;

手法:2.5寸针直刺1.8寸,得气后行白虎摇头手法(快速提插捻转);

配合艾灸长强穴10分钟。

疗效:治疗5次后出血停止,1月后复查痔核缩小60%。

案例2:直肠脱垂(中气下陷证)

患者:李某,女,62岁,2021年9月初诊。直肠脱垂2度,咳嗽时肿物脱出需手托复位。

古籍应用:

参考《针灸甲乙经》久痔肿痛条目,采用温针灸;

结合《通玄指要赋》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原则,调节肛门括约肌。

操作细节:

体位:侧卧位屈膝,患侧承山浅刺(0.8寸);

手法:温针灸(艾炷3壮) 百会穴隔姜灸;

疗程:每周3次,持续6周。

疗效:脱垂程度由2度改善至1度,咳嗽诱发频率降低80%。

案例3:混合痔嵌顿(湿热下注证)

患者:王某,男,38岁,2023年5月初诊。混合痔嵌顿3天,肛周红肿灼热,疼痛VAS 8分。

古籍应用:

按《太平圣惠方》霍乱转筋条目,采用刺络疗法;

遵循《针灸聚英》打扑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原则,强刺激解痉。

操作细节:

体位:截石位,双腿分开固定;

手法:承山穴点刺出血2ml 委中放血3ml;

辅助:中药坐浴(黄连、黄芩煎液)。

疗效:48小时内嵌顿复位,疼痛VAS降至2分。

三、古籍技法现代演绎

1、下病上治的升提法

针对脱肛病症,在针刺承山的同时配合百会艾灸,形成承山降浊、百会升清的立体调节,符合《内经》陷下则灸之原则。

2、以松治痛的解痉法

现代临床将《玉龙歌》的刺法优化为:

急性嵌顿:承山透刺条口(3寸针),配合电针疏密波;

慢性脱垂:承山温针灸联合提肛训练,增强盆底肌力。

3、血行风自灭的刺络法

对湿热型痔疮,继承《针灸大成》刺络出血思想,改良为:

承山穴点刺后拔罐(出血3-5ml);

同步进行足三里注射维生素b12。

四、现代机制研究佐证

1、神经调节:fmRI显示针刺承山可激活岛叶-肛门内括约肌功能连接(r=0.68, 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