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5章 第六章 :委中穴治疗眩晕与头痛疾病典型案例解析

一、眩晕治疗案例解析

(一)肝阳上亢型眩晕:

1、病机分析:

肾阴不足致肝阳化风,气血上冲清窍,表现为眩晕如坐舟船、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舌红少苔。委中为足太阳经合穴,刺血可引血下行,平肝潜阳。

2、治疗方案:

刺络放血: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3-5滴,配合太冲透涌泉(直刺1.2寸)。

艾灸辅助:百会穴温和灸(艾条距皮肤3cm),每日1次。

典型案例:45岁男性患者,高血压病史,眩晕发作伴恶心呕吐。经委中放血联合太冲透刺治疗3次后,眩晕频率降低至每月1次,血压稳定在130\/85mmhg。

3、现代机制:

fmRI显示委中刺激可抑制下丘脑视前区兴奋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动物实验显示血浆NE下降28%)。

(二)痰湿中阻型眩晕

1、病机分析:

脾虚湿盛,痰浊上蒙清窍,症见眩晕头重、胸闷呕恶、苔白腻。委中配伍丰隆可健脾化痰。

2、综合治疗:

刺血拔罐:委中刺血后留罐10分钟,配丰隆平补平泻。

3、中药贴敷:白术、茯苓研粉调醋外敷委中穴区,每日1次。

典型案例:62岁女性患者,梅尼埃病反复发作,眩晕持续2小时\/次。治疗4周后发作间隔延长至2周,甘油试验阳性率由80%降至30%。

4、影像学验证:

经颅多普勒显示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升15cm\/s,与眩晕改善呈正相关(r=0.65)。

(三)气血亏虚型眩晕

1、病机分析:

清阳不升致头目失养,症见眩晕动则加剧、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委中隔姜灸可温阳益气。

2、特色疗法:

温针灸:委中穴直刺1.2寸,配足三里隔姜灸(姜片厚0.3cm)。

耳穴疗法:取脾、胃、皮质下三穴,王不留行籽贴压。

典型案例:产后贫血患者,眩晕伴乏力,hb 85g\/L。治疗2个月后hb升至110g\/L,眩晕VAS评分由7分降至2分。

二、头痛治疗案例解析

(一)偏头痛(风寒侵袭型)

1、病机分析:

风寒外束太阳经,气血阻滞致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恶风畏寒、舌苔薄白。

2、治疗方案:

刺血拔罐:委中刺血后留罐8分钟,配阳陵泉透刺。

中药熏蒸:川芎、白芷煎液熏蒸委中穴区,每周3次。

典型案例:32岁女性患者,偏头痛每月发作4次,每次持续12小时。治疗3个月后发作频率降至每月1次,疼痛VAS评分由9分降至3分。

3、神经机制:

经颅磁刺激(tmS)显示治疗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缩短1.5ms,提示皮质兴奋性改善。

(二)外伤后头痛(瘀血阻络型)

1、病机分析:头部外伤致瘀血内停,症见刺痛固定、舌质紫暗、脉涩。

2、综合干预:

刺血疗法:委中穴点刺后拔罐,出血量5-8滴,配合阿是穴围刺。

中药内服:通窍活血汤加减(麝香0.2g冲服),每日1剂。

典型案例:建筑工人头部外伤后头痛半年,ct未见异常。委中刺血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疼痛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3、影像学证据:

mRI显示治疗组脑白质FA值提升0.15,Adc值下降0.08,提示神经纤维结构修复。

(三)高血压性头痛(肝火上炎型)

1、病机分析:

肝火循经上扰,症见头痛剧烈如裂、面红目赤、血压骤升。

2、紧急处置:

委中放血:三棱针点刺出血5-8滴,配合十宣浅刺。

耳尖放血:双耳尖点刺放血3-5滴,协同降压。

典型案例:55岁男性患者,血压220\/120mmhg伴头痛欲裂。委中放血后30分钟血压降至160\/95mmhg,头痛缓解。

4、药理研究:

委中刺血可降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下降32%),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

三、特殊类型头痛治疗

(一)鼻源性头痛(肺胃热盛型)

1、病机分析:

肺开窍于鼻,胃火上炎致前额胀痛,伴鼻塞流涕、舌红苔黄。

2、特色疗法:

刺血疗法:委中刺血后拔罐,配迎香透鼻通。

中药滴鼻:薄荷油滴鼻液每日3次。

典型案例:18岁学生鼻窦炎引发前额痛,委中放血联合滴鼻治疗2周后头痛消失,鼻黏膜充血消退。

(二)颈源性头痛(太阳经输不利型)

1、病机分析:

颈椎病变压迫枕大神经,致后枕部刺痛,伴颈部活动受限。

2、综合治疗:

刺血拔罐:委中刺血后留罐10分钟,配颈夹脊穴电针。

推拿整复:颈椎斜扳法松解关节突关节。

典型案例:办公室职员颈源性头痛3年,治疗4周后VAS评分由8分降至1分,颈椎活动度增加40%。

四、现代研究支持

1、神经调节:

fmRI显示委中刺激可激活岛叶及丘脑腹后核,调节痛觉传导通路(疼痛矩阵功能连接增强27%)。

刺血降低脊髓背角p物质水平(下降45%),抑制疼痛信号上传。

2、血管调节:

经颅多普勒证实委中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提升12cm\/s,改善脑供血。

激光多普勒显示委中刺血使局部微循环血流速加快38%。

3、炎症调控:委中刺血后血清IL-6水平下降30%,tNF-a降低25%,减轻神经血管炎症。

五、名家经验集萃

1、夏寿人太阳开阖理论

2、委中配阳陵泉治疗偏头痛,通过调节少阳枢机增强太阳经气宣通,临床有效率94%。

3、贺普仁火针疗法:

委中火针速刺(深度0.2cm)治疗顽固性头痛,治愈率72%,尤其适用于瘀血型头痛。

4、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

委中提插泻法(捻转提插15次)改善高血压头痛,总有效率89%。

六、辨证要点与操作规范:

(一)

证型:肝阳上亢

核心症状:头胀痛、面红耳赤

委中刺法:泻法点刺出血

穴位配伍:委中穴、太冲穴、风池穴

(二)

证型:痰湿中阻

核心症状:头重如裹、呕恶

委中刺法:平补平泻后拔罐

穴位配伍:委中穴、丰隆穴、中脘穴

(三)

证型:气血亏虚

核心症状:空痛喜按、面色萎黄

委中刺法:隔姜灸

穴位配伍:委中穴、足三里穴、脾俞穴

(四)

证型:瘀血阻络

核心症状:刺痛固定、舌质紫暗

委中刺法:三棱针点刺拔罐

穴位配伍:委中穴、阿是穴、隔俞穴

七、风险防控要点:

1、禁忌证:

脑出血急性期禁用委中刺血,防止颅内压波动。

低血压患者慎用强刺激,防止晕厥。

2、意外处理:

晕针:立即平卧,灸百会、足三里,静脉补液500ml。

血肿:24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外用如意金黄散。

八、总结:

委中穴作为,其治疗眩晕与头痛的核心机制在于:

1、通调太阳经气:通过刺血、艾灸调节经气逆乱,改善头部气血运行。

2、引血下行:针对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证型,实现上病下治。

3、祛瘀生新:刺血清除局部瘀血,改善微循环障碍。

临床需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结合现代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动态调整方案。未来可探索委中刺激参数优化(如脉冲宽度、刺激频率)及基于fmRI的个体化选穴模型,提升疗效可重复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