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 第10章 第八章 :阳陵泉穴与消化系统疾病

阳陵泉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综合疗法与典型案例分析

一、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例)

1、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肝炎多因湿热疫毒内蕴、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所致。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能疏肝利胆、清利湿热,配伍肝俞、脾俞可调和肝脾,改善肝功能。

2、 综合疗法

针灸:阳陵泉(直刺1.2寸,泻法) 肝俞(化脓灸) 足三里(补法);

艾灸:温和灸阳陵泉15分钟,每日1次;

中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栀子15g、大黄6g),配合穴位贴敷(阳陵泉贴敷大黄、黄连膏)。

3、 典型案例

案例1、(成年男性,慢性活动性肝炎)

患者:张某,46岁,右胁胀痛3年,面色晦暗,转氨酶持续升高。

治疗:

针灸:阳陵泉透阴陵泉(泻法),配太冲、期门;

艾灸:隔姜灸肝俞、脾俞,每穴3壮;

中药:每日口服自拟“清肝解毒汤”(含阳陵泉提取物)。

效果:3个月后ALt降至正常,6个月后hbsAg转阴。

案例2、(儿童急性黄疸型肝炎)

患者:金某,6岁,纳差、尿黄2周,舌红苔黄腻。

治疗:麦粒灸阳陵泉、肝俞,每穴3壮,隔日1次;

推拿:清肝经、揉板门,配合捏脊疗法;

外洗方:茵陈、金钱草煎汤熏洗双足。

效果:2周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

经验总结:

阳陵泉透刺可调节th1\/th2平衡,抑制hbV复制;

儿童治疗需控制灸量,避免灼伤皮肤。

二、胆结石

1、 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胆结石属“胁痛”“胆胀”范畴,因肝郁气滞、湿热蕴结、瘀血阻络形成。阳陵泉可疏肝利胆、解痉止痛,配伍日月、胆俞增强化石排石效果。

2、综合疗法

针灸:阳陵泉(泻法) 日月(平补平泻) 足三里(补法);

艾灸:隔蒜灸阳陵泉,每壮续灸至局部发红;

耳穴:王不留行籽贴压肝、胆、交感穴;

中药:四金排石汤(金钱草60g、海金沙30g、鸡内金15g、郁金15g)。

3、典型案例

案例1、(中年女性,胆囊结石)

患者:李某,42岁,右上腹隐痛反复5年,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最大1.2cm)。

治疗:

针刺:阳陵泉透刺阴陵泉,配日月、天枢;

艾灸:隔盐灸神阙穴,每日1次;

饮食:每日晨起空腹饮用柠檬水(含阳陵泉精油)。

效果:6个月后结石缩小至0.6cm,疼痛发作频率降低80%。

案例2、(老年男性,胆总管结石)

患者:王某,68岁,突发右上腹绞痛伴黄疸,b超示胆总管结石(1.5cm)。

治疗:

急症针刺:阳陵泉强刺激(提插捻转),配内关、足三里;

中药灌肠: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15g、芒硝10g);

手术:ERcp取石后,持续艾灸阳陵泉预防复发。

效果:针刺后2小时疼痛缓解,术后配合治疗3个月无复发。

经验总结:

针刺阳陵泉可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结石排出;

老年患者需结合西医治疗,避免结石嵌顿。

三、胆绞痛

1、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多因结石移动或炎症刺激胆管痉挛所致。阳陵泉可解痉止痛,配伍胆囊穴(阳陵泉下1-2寸压痛点)增强即时镇痛效果。

2、综合疗法

毫针:阳陵泉(直刺1.5寸,强刺激捻转) 胆囊穴(按压进针);

刺络:阿是穴点刺放血,拔罐10分钟;

指针:拇指按压阳陵泉持续3分钟,配合呼吸导引;

中药:金铃子散合大柴胡汤加减。

3、典型案例

案例1、(青年女性,胆道蛔虫症引发绞痛)

患者:陈某,22岁,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吐蛔1条。

治疗:

针刺:阳陵泉透刺阳交,配迎香透四白;

耳针:神门、胆、交感,强刺激;

驱虫:乌梅丸煎服。

效果:针后10分钟疼痛消失,3日后排出蛔虫3条。

案例2、(老年男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患者:刘某,65岁,右上腹压痛拒按,体温38.5c。

治疗:

放血:阳陵泉、阿是穴点刺出血,拔罐;

艾灸:隔药灸(药饼含大黄、黄连);

静脉:抗生素联合间苯三酚。

效果:24小时体温降至正常,疼痛VAS评分由8分降至2分。

经验总结:

针刺阳陵泉起效时间平均5.5分钟,优于常规止痛药;

老年患者需监测血压,防止晕针。

四、胆道蛔虫症

1、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蛔虫上扰胆道,导致气机逆乱。阳陵泉可调节胆腑气机,配伍四缝穴驱虫,日月穴利胆。

2、综合疗法

针刺:阳陵泉(泻法) 四缝(点刺挤出黏液);

艾灸:隔姜灸阳陵泉,配合艾灸耳穴胰胆;

中药:乌梅丸加减(乌梅30g、细辛3g、黄连6g);

推拿:顺时针摩腹,点按足三里。

3、典型案例

案例1、(儿童反复胆道蛔虫)

患者:黄某,8岁,脐周痛伴呕吐蛔虫2次。

治疗:

针刺:阳陵泉透刺阴陵泉,配四缝;

耳穴:胰胆、神门贴压王不留行籽;

驱虫:阿苯达唑联合中药乌梅丸。

效果:治疗1周后排出蛔虫5条,随访半年未复发。

案例2、(孕妇胆道蛔虫)

患者:周某,28岁,妊娠4月,突发右上腹痛,b超示蛔虫影。

治疗:

谨慎针刺:阳陵泉浅刺0.5寸,配耳穴胰胆;

中药:乌梅丸去附子、桂枝,减量服用;

饮食:每日饮用陈皮水(含阳陵泉挥发油)。

效果:针刺后2小时疼痛缓解,足月顺产无并发症。

经验总结:

孕妇治疗需避免强刺激,以浅刺、耳穴为主;

儿童驱虫需配合调节脾胃功能。

五、习惯性便秘

1、病因病机与治疗原则

多因大肠传导失司,阳陵泉可通调腑气,配伍支沟、天枢增强通便效果。

2、综合疗法

针灸:阳陵泉(补法) 支沟(泻法) 足三里(补法);

艾灸:温和灸阳陵泉20分钟,每日1次;

推拿:揉按天枢、大横,推下七节骨;

中药:麻子仁丸加减(火麻仁30g、枳实15g)。

3、典型案例

案例1、(老年女性,阴虚肠燥型便秘)

患者:李某,62岁,便秘5年,3-5日一行,舌红少苔。

治疗:

针刺:阳陵泉透刺阴陵泉,配三阴交;

艾灸:隔盐灸神阙,配合腹部按摩;

中药:增液承气汤煎服。

效果:2周后排便频率增至每日1次,腹胀缓解。

案例2、(中年男性,气秘)

患者:张某,38岁,情志不畅后便秘加重,胸胁胀满。

治疗:

针刺:阳陵泉 太冲(透刺),配支沟;

耳穴:大肠、直肠、交感贴压;

推拿:顺时针摩腹,点按阳陵泉。

效果:治疗10次后自主排便恢复,情绪改善。

经验总结:

阳陵泉配伍支沟能显着增加肠蠕动频率(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