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稳固,引气周天已成自然,林昊的心思便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积累灵力。石符传承中,除了根本功法《五行引气诀》与《五行养灵诀》外,还零散记载着一些最基础、却也最考验灵力操控的技巧,《御物术》便是其中之一。
这门法术,顾名思义,便是以自身灵力隔空驾驭物体,是修士运用力量最直观的体现之一,亦是后续修炼更复杂法术、乃至驾驭法器的基础。对于刚刚踏上修行路的林昊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挑战。
他选择在自家后院那处僻静角落进行练习,这里有几丛茂密的灌木遮挡,不易被察觉。
第一次尝试,目标是一片枯黄的落叶。
他屏息凝神,意念锁定地面上那片静止的叶子。随即,他调动丹田气旋中的一缕灵力,小心翼翼地引导其顺着手臂经脉,流向指尖。
这个过程并不难,难的是下一步——让这缕灵力离体之后,依旧保持稳定的形态和可控性,并作用于外物。
他尝试着将灵力从指尖逼出。
只见指尖前方空气微微扭曲,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波动逸散开来,那缕灵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刚一离体,便迅速消散在空气中,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更别提撼动那片近在咫尺的落叶了。
失败。
林昊并不气馁,这本就在意料之中。他回想起石符传承中关于《御物术》的要点:“意与气合,气与物连,神念为丝,缠绕牵引。”
关键在于“神念为丝”和“缠绕牵引”。他之前的做法,更像是将一股灵力“推”出去,而非用神念将其塑造成可操控的“无形之手”。
他再次尝试。这一次,他不再急于让灵力离体,而是先在体内将那一缕灵力极力压缩、凝练,同时将自身的神念高度集中,如同纺线般,细细地缠绕在这缕灵力之上,使其仿佛成了自己意念的延伸。
当感觉神念与灵力初步结合,形成一股更具“韧性”的能量流时,他才再次引导其从指尖缓缓探出。
这一次,灵力离体后并未立刻消散,而是如同一根极其纤细、无形的触手,在空中微微颤抖着,指向那片落叶。林昊能清晰地感觉到,维持这根“灵力触手”的存在,对精神力的消耗颇为不小。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这根无形的触手,尝试去“触碰”那片落叶。
触手尖端轻轻搭在落叶边缘。然而,就在接触的瞬间,由于灵力输出和神念控制的不稳定,那根触手猛地一颤,灵力结构瞬间崩溃,再次消散于无形。落叶只是被那股溃散的能量微微吹动,翻了个身,依旧躺在地上。
“控制……需要更精细的控制……”林昊喃喃自语,额角已见汗珠。他意识到,这比引导灵气在体内运行周天要困难得多。体内经脉如同固定轨道,而体外则是虚无空间,无处借力,全凭神念驾驭。
他没有蛮干,而是停了下来,闭目回想。他想到了石符表面那稳定流转的五色光华,想到了壁画上那些蕴含着独特韵律的线条。无论是石符的平衡还是壁画的轨迹,似乎都在阐述着一种“稳定而有序”的力量运用之道。
“或许……我可以借鉴五行旋涡的构建思路?”一个念头闪过。
他再次调动灵力,但这一次,他并非凝聚一股,而是同时分出了五缕极其微弱的、分属五行的灵力!他意图模仿构建体外旋涡的方式,让这五缕属性各异的灵力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微型的、稳定的灵力结构,再以此为基础去驾驭物体。
这个想法很大胆,难度也倍增。他需要同时精确控制五缕不同属性的灵力,让它们在外界达到一个脆弱的平衡。
赤、黄、白、蓝、青!五色微光在他指尖前方寸许之地艰难地汇聚、交织。它们互相排斥,又因他强大的神念和对相生之道的理解而勉强维系。一个比五行旋涡微小无数倍、结构也简单许多的五色灵力符文的雏形,若隐若现。
这个符文极不稳定,光芒明灭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炸开。林昊全部心神都沉浸其中,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每一缕灵力的输出和位置。
终于,那五色符文稳定了下来,虽然依旧虚幻,却不再闪烁。它缓缓旋转,散发出一股比单一灵力更稳定、更内敛的力场。
林昊心中一动,操控着这个微型的五色符文,缓缓降下,笼罩向那片落叶。
当符文的力量场接触到落叶的瞬间——
奇迹发生了!
那片轻若无物的枯黄落叶,先是边缘微微翘起,随即整个叶身轻轻一颤,竟晃晃悠悠地、违背常理地脱离地面,悬浮了起来!
它悬浮在离地约一寸的空中,微微起伏,仿佛被无形的气流托举着!
成功了!
林昊心中狂喜,但他立刻压下激动,全力维持着那个微型五色符文的稳定和神念的连接。他尝试着移动意念,那悬浮的落叶便跟着缓缓向前飘动了半尺;他意念上引,落叶便艰难地升高了一丝;他意念撤回,落叶便缓缓飘落回地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