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沉迷手机的少女小慧,用自己获得的奖学金为昭阳买了一套毛笔。这份朴素的礼物和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让昭阳真切地看到,自己播撒下的关于生命价值与内在力量的种子,已在年轻的心灵中悄然生根发芽。
将古老智慧融会贯通的喜悦,如同山间清泉,在昭阳心中淙淙流淌。她感到自己的内在世界变得更加开阔,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无尽藏经阁的大门,里面陈列的并非枯燥文字,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鲜活启示。这份充实感让她近日的眉宇间都带着一种沉静的光彩。
一个微风和煦的傍晚,昭阳刚将晾晒的草药收回屋内,正准备整理,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轻盈而略带迟疑的脚步声。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口探了探,是村里的小慧。
小慧就是之前“放下手机一日”活动中,那个最先用石子摆出小花,后来在溪边笑得格外开心的女孩。她今年读初二,正是敏感又充满可塑性的年纪。此刻,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双手背在身后,脸上带着一丝腼腆又兴奋的红晕。
“小慧?快进来。”昭阳放下手中的草药簸箕,微笑着招呼。
小慧迈过门槛,脚步轻快地走到昭阳面前。她低着头,脚尖无意识地蹭着地面,似乎有些紧张。
“阳阿姨……”她小声开口,声音像蚊蚋。
“怎么了,小慧?有事找阿姨?”昭阳语气温和,尽量不给她压力。
小慧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勇气,猛地将一直藏在身后的双手伸到前面。她的手里,捧着一个细长的、包装得十分仔细的纸盒。纸盒是素雅的深蓝色,上面系着一根简单的同色丝带。
“这个……送给您!”小慧将纸盒递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
昭阳有些意外,接过纸盒,感觉入手颇有分量。“送给我的?为什么突然送礼物给阿姨?”
“您打开看看!”小慧催促着,脸颊更红了。
昭阳依言,小心地解开丝带,打开纸盒。里面,并排躺着三支毛笔。笔杆是光滑的暗紫色竹节,触手温凉,笔锋则是饱满的纯狼毫,毛色光亮,根根挺立。旁边,还配有一小块同样质地上乘的墨锭和一方小巧的青石砚。一看便知,并非廉价之物。
昭阳愣住了。她确实偶尔会用毛笔抄写一些心仪的经文或句子,但那只是用最普通的文具,聊以静心。这套文具,对于乡村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小慧,这……这太贵重了。”昭阳拿着盒子,感觉沉甸甸的,“你哪里来的钱买这个?”
“是用我的奖学金买的!”小慧挺直了腰板,语气里带着小小的自豪,“上学期期末,我考了年级前十,学校发了一笔奖金!我……我没告诉妈妈,偷偷存起来的。”
昭阳的心被轻轻触动了一下。奖学金,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往往意味着可以买心仪已久的书籍,或者添置必要的学习用品,甚至补贴家用。
“你为什么……要给我买这个呢?”昭阳的声音更加柔软,带着探寻。
小慧抬起头,目光清澈而认真地看着昭阳,之前的羞涩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郑重:
“阳阿姨,我……我就是想谢谢您。”
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谢谢您带我们参加那个‘放下手机’的活动。虽然一开始觉得好无聊,但是……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好像能听到好多以前听不到的声音,能看到好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了。溪水的声音,蚂蚁搬家,还有……还有我自己心里的一些想法。”
昭阳静静地听着,心中暖流涌动。
小慧继续说着,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初醒的光芒:“以前,我奶奶总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正经。我妈虽然不说,但好像……也是这么想的。我有时候也会迷茫,觉得是不是真的就这样了?”
她的目光落在昭阳手中的毛笔上,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但是,阳阿姨,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您读过很多书,走过很远的路,现在选择这样生活,不是为了逃避,而是……而是有一种自己的力量。您安静的样子,您说话的样子,您帮助我们时的样子,都让我觉得,女孩子的人生,不只有结婚生孩子这一条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热爱,有自己的追求,可以……可以像您一样,活得明白,活得有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句让昭阳瞬间眼眶发热的话:
“昭阳姐,是你让我知道,一个女孩的价值,不仅仅只在婚姻里。我想像您一样,以后也能看清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院子里忽然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昭阳看着眼前这个少女,看着她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充满希望的火苗,看着她用自己努力得来的、最具意义的“财富”,换取了这份饱含深意的礼物。她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鼻尖发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