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 第215章 弈局无声

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第215章 弈局无声

作者:秋之魂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6:25:04

加密卫星数据流发送成功的提示,在“望乡礁”据点主控台上悄然亮起,随即悄然熄灭。

临时指挥中心内,那根从凌晨起就紧绷着的弦,非但没有松弛,反而绷得更紧了。建议书已按双渠道发出,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这是一种更磨人的煎熬——胜负已不在自己手中,而在数十海里外那些看不见的办公室和会议室里。

中岛惠子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用手指用力按压着发胀的太阳穴。连续几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脑力工作,让她的神经如同拉满的弓弦。但她不能休息,她必须紧盯着所有可能的反馈渠道。

“社长,建议书已确认送达省委‘清风通道’和政研室公开邮箱。”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接下来,就是看韩本山的人会如何出招,以及……省里的大人物们,会如何接招了。”

据点内陷入了一种混合着期盼与不安的寂静。神谷直人看着信号发送成功的提示,忍不住低声问:“社长,我们完全绕过北江市招商局,直接上报省里……这会不会太过冒险?毕竟韩副局长那边,恐怕会视此为公然挑衅。”

田中健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铅灰色天空下翻滚的海浪上,声音平静却带着看透局势的冷冽:“常规的棋路已经被韩本山堵死。按部就班,我们只有死路一条。现在,我们是在下一盘绝地求生的棋。”

他转过身,扫视众人:“越级上报是兵行险着,但也是目前唯一的活路。我们的建议书,重点不在诉苦,而在展示价值。我们要让省里的决策者看到,‘望乡礁’项目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韩家在北江市的那点私人恩怨。只要省里认定项目有价值,韩副局长手中的那点程序权力,反而会成为他的绊脚石。”

“我们是在赌。”中岛惠子轻声道。

“是。”田中健坦然承认,“赌的是更高层的眼光和魄力。赌赢了,我们就能撕开一道口子;赌输了……”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据点内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众人重新投入工作,但所有人的眼角余光都不由自主地瞥向主控台。空气中弥漫着期待、焦虑与未知。这步棋,关乎生死。

中岛惠子重新坐直身体,将注意力集中到监控屏幕上。她快速调出建议书的发送日志和接收回执,再次确认无误。然后,她打开了加密通讯器的特定频道,准备接收任何可能的回复。

神谷直人则走到声纳监控台前,虽然主要的威胁暂时转向陆上,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依然仔细检查着水下传感器阵列传回的实时数据流,确保没有异常信号潜入。

上原健太则带着队员,开始例行检查据点的防御工事和隐蔽设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转入防御状态。

时间在沉默中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突然,中岛惠子随身携带的、经过特殊加密的平板电脑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震动。她迅速拿起,快速操作了几下,脸色微微一变。

“社长,姜峰的加密信道有回复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中岛惠子快速解码信息,低声念出:“建议书摘要已通过‘清风’渠道安全送达目标终端。但韩系的人反应很快,正在试图组织‘小范围内部讨论’,意在提前定性、设置障碍。重点提防海洋局孙巡视员和政研室李处长,此二人是韩家喉舌。另,省委层面暂未明确表态,但已有涟漪。风急,慎守。”

“果然来了。”田中健眼神一冷,“韩本山这是要抢在高层表态前,制造‘此项目争议巨大’的舆论。”

“我们要不要主动联系林博士,请她在学术层面施加影响?”中岛惠子问道。

“暂时不要。”田中健摇头,“林博士是技术权威,过早卷入行政博弈反而不利。我们要相信建议书本身的质量。现在比的是耐心和定力。继续监控,尤其是省委政研室那边的动向。”

就在这时,神谷直人突然抬起头:“社长,声纳阵列捕捉到一组异常低频信号,特征与之前‘水鬼-III’撤离时的尾迹有相似之处,但信号更微弱,方位在西北方向,距离约50海里,正在缓慢移动。”

“可能是中村修平留下的监视哨戒艇,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田中健走到声纳屏前,眉头微锁,“保持追踪,但不要主动探测,避免打草惊蛇。看来,海下的眼睛,一直没有完全离开。”

据点内刚刚因建议书成功送出而稍有缓和的气氛,再度凝重起来。陆上博弈暗流涌动,海上威胁若隐若现,这盘棋的复杂性,远超预期。

北江市,省委大院。

常务副省长宋泽群办公室的外间,静谧得只能听到空调系统低沉的送风声和指尖敲击键盘的细微声响。机要秘书孙磊端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带有醒目的红色加密标识提示框——

【“清风通道”紧急报送,“望乡礁”项目战略建议摘要】。

孙磊扶了扶金丝眼镜,身体微微前倾,熟练地输入双重密码,点开了文件。随着快速浏览,他脸上惯有的平静被一丝惊讶取代,继而转为凝重。这份建议书的切入角度和战略高度,完全超出了寻常企业项目的范畴,直指省级海洋战略的核心议题,论证扎实,视野开阔。他拿起内部红色保密电话,按下直通里间的快捷键。

“省长,”他声音平稳,但语速稍快,“‘望乡礁’项目方刚通过‘清风通道’发来一份战略建议书摘要,内容……颇具深度和冲击力,涉及海洋权益前沿存在、科技创新引领以及与国防安全需求协同发展等关键议题,论证也相当严谨。您是否现在过目?”

电话那头沉寂了数秒,传来宋泽群沉稳而听不出喜怒的声音:“哦?就是海洋局报上来、有些争议的那个项目?摘要发我内网桌面,我五分钟后看。”

“好的,省长。”孙磊放下电话,熟练地将文件转发至常务副省长办公室的保密电脑。这条绝密渠道的信息,此刻理论上应只有宋副省长及其最核心的秘书知晓。他清楚,这份文件已经引起了宋副省长的注意,但这仅仅是漫长博弈的第一步。

几乎在同一时间,省海洋局海洋资源开发处副处长韩春明(韩本山堂兄)那间宽敞却略显俗气的办公室里,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省委政研室老刘”。

韩春明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按下接听键:“哎呦,刘处,今天怎么有空想起我来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却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急促:“韩局,长话短说。刚收到一份北江市转来的‘望乡礁’项目补充建议书,走的是公开程序,但内容……口气不小啊,直接把项目拔高到省海洋战略层面了,说什么‘前沿支点’、‘安全协同’。你们局里之前知道这个动向吗?这项目不是一直有些争议吗?”

韩春明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里暗骂田中健动作真快。他马上打了个哈哈,敷衍道:“哦?有这事?可能是项目方补充论证材料吧,完善手续嘛。我们按程序研究研究,感谢老兄第一时间通气啊!”

挂断电话,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变得阴沉起来。他烦躁地扯了扯领带,立刻又抓起保密电话,快速拨通了一个号码。

“大哥!”电话一接通,他的声音就带上了几分气急败坏,“那边动手了!走了明线,把一份拔高到战略层面的建议书直接捅到政研室了!这是想绕过我们,把事闹大,裹挟省里表态啊!”

电话那头,韩本山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声冰冷的嗤笑:“想玩乾坤大挪移?哼,蚍蜉撼树!你立刻去安排,在他们搞什么‘内部讨论’的时候,把调子给我定死!就抓住‘外资背景涉密’、‘程序违规越级上报’、‘历史遗留区域安全风险’这几个死穴往死里打!我马上让老赵、老孙他们配合你唱好这出戏。绝不能让这锅生米煮成熟饭!”

“望乡礁”据点内,空气因等待而显得粘稠。在发出建议书并收到姜峰关于韩系开始活动的预警后,田中健并未枯坐等待命运的裁决。他走到巨大的电子海图前,深邃的目光扫过那片代表“望乡礁”的蓝色区域,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北江市里那场无声的厮杀。

“省里的棋,我们已经落子。但等待对方应手,需要时间,而且变数太多。”他转过身,声音冷静而清晰,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内回荡,“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宋省长一个人的判断上。北江市这盘棋,我们还有一步棋可以走,必须走。”

中岛惠子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接口道:“您是说……省海洋局的彭国宏局长?”

“没错。”田中健的目光锐利如刀,“他现在坐镇省海洋局,无论海域使用论证的最终审批,还是项目总体规划的拍板,都绕不开他这把椅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南江厂竞标时和他打过交道,此人圆滑世故,但极其看重实际政绩和利益交换。如今他位高权重,更需要能拿得出手、写在述职报告上的亮点工程。”

“但他是韩本山多年的老朋友,交情不浅,会愿意帮我们吗?”神谷直人推了推眼镜,提出务实的安全顾虑。

“不是帮我们,是帮他自己。”田中健一针见血,揭示了政治博弈的核心,“如果‘望乡礁’项目真能凭借这份建议书,获得省里认可,成为省级战略试点,那么作为主管局长,他就是现成的功臣和主要推动者之一。这份政绩,远比韩本山能给他的那些灰色利益更光明正大,也更有利于他的仕途。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清晰地看到这种可能性,并且让他隐约感觉到……韩本山的阻挠,正是在挡他的路,坏他的前程。”

他转向中岛惠子,指令明确:“惠子,立刻联系姜峰。注意方式,不要暴露我们的最终意图。让姜峰以‘例行汇报项目进展、请教审批流程、探讨未来发展前景’为名,看似不经意地向彭局长透露省里已经开始关注‘望乡礁’项目的风声,仔细观察他的第一反应。如果彭局长流露出哪怕一丝兴趣或沉吟,姜峰可以顺势、且非常谦恭地提出,投资方代表(就是我)久仰彭局长,衷心希望能有机会拜访请教,当面汇报更详细的规划,聆听指导。”

“明白!”中岛惠子重重点头。她深知,这是一步险棋,直接触碰韩本山的传统势力范围;但更是一步妙棋,利用彭国宏的政绩需求和可能存在的微妙心态,离间其与韩系的关系。若能成功,至少能让彭国宏保持中立,甚至可能将其转化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从而在北江市层面撕开一道口子。

与此同时,在韩本山的遥控指挥下,一场小范围、非正式却至关重要的“内部讨论会”,在省委政研室一间小型会议室里悄然进行。与会者包括政研室一位负责海洋经济研究的副处长、海洋局韩春明副处长,以及两位“恰好在省城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海洋大学的赵教授和环科院的孙高工。室内茶香袅袅,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赵教授率先发言,扶了扶厚厚的眼镜,语气带着学究式的挑剔和固有的保守:

“理念嘛,听起来是挺宏大的,前沿存在、科技引领,口号很响。但是,诸位要清楚,承担这种战略任务的,通常应该是国家队。一个民营企业,还是外资背景,其能力、信誉尤其是持久的责任心,是否足以担当?我表示深深的怀疑。再者,项目选址非常敏感,历史上是军用靶场,所谓存在未爆弹药的概率‘极低’,但‘极低’不等于‘没有’!科学讲究的是万无一失,一旦小概率事件发生,后果谁能承担?!”

孙高工紧接着发言,语气更直接,矛头直指核心:“赵教授说得在理。我特别关注的是‘与国防安全协同’这个提法。说得轻巧!涉及军事敏感区域的数据采集和监测活动,政策红线非常明确,岂能由外资企业主导?这里面的数据安全、技术保密风险如何管控?‘陨星档案’事件的教训,我们科技界可是记忆犹新啊!”他再次抛出了这个模糊却极具杀伤力的词汇,意在引发联想,制造恐慌。

韩春明副处长在一旁不时点头,恰到好处地补充几句,强调“依法行政”、“程序合规”和“风险管控”的极端重要性,将技术争议巧妙引导向规则和责任的层面。政研室的副处长则不动声色地记录着,偶尔插话询问一两个细节,不轻易表露倾向。一场看似客观的学术讨论,实则为项目设置障碍的舆论铺垫战已然打响。

而在省海洋局局长办公室,彭国宏也刚刚仔细翻阅完了那份通过公开渠道送来的、装帧精美的建议书全文。他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城市的天际线,手指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敲着光滑的红木桌面。这份建议书所展现出的格局、视野以及对政策把握的精准度,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是一丝欣赏。他当然清楚韩本山对这个项目的打压态度,但他更关心的是,这个项目如果能真正落地、做好,是否能成为他主政省海洋局期间一个闪亮的政绩工程,一个能写入个人履历的标杆。

这时,内部通话器红灯闪烁,秘书的声音传来:“局长,秘书科的姜峰科长说有事向您汇报,关于‘望乡礁’项目的最新情况,您看……”

彭国宏目光微动,沉吟了足足三四秒,才平静答道:“让他进来。”

姜峰恭敬地推门而入,步履沉稳。他走到办公桌前适当距离站定,身体微躬,语气平和、措辞严谨地汇报了项目方已按程序向省委相关部门递交了补充材料,以及他“听说”省委层面已有领导开始关注此事的“非正式消息”。他全程语气客观,不带任何倾向性,完全是一副恪尽职守、汇报工作动态的姿态。

彭国宏安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任何波澜,只是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似乎微不可察地放缓了些。直到姜峰汇报完毕,他才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依旧落在窗外。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片刻后,他看似随意地、仿佛闲聊般问了一句:“投资方那边……除了报材料,还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或反应吗?”

姜峰心中凛然,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但他谨记田中健“切忌操之过急”的指示,面上依旧保持谦恭,谨慎地回答:“听说投资方非常重视省局的指导意见,希望能更深入地领会我省海洋发展的整体思路,以便更好地完善方案,确保项目完全符合规范。他们私下表示,如果有机会,衷心希望能当面向您请教学习。”

彭国宏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挥了挥手,淡淡道:“我知道了。情况我了解了。你先去忙吧。”

“是,局长。”姜峰躬身行礼,稳步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局长办公室内重归寂静。

彭国宏缓缓转过座椅,目光再次落到桌上那份厚重的建议书上,眼神变得愈发深邃难测。韩本山的全力阻挠,省里悄然开始的关注,投资方恰到好处的主动示好与尊重……这盘围绕“望乡礁”的棋,似乎在他不经意间,已经悄然布下了这么多棋子。

他需要好好权衡一下,下一步,自己该如何落子。是继续站在老友韩本山一边,还是……为自己谋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澜沧省国安局大楼,

澜沧省国家安全局大楼,顶层。局长林世盛的办公室宽敞而简洁,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北江市的全景,但加厚的防弹玻璃和可调节的百叶窗,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彻底隔绝,营造出一种专属于权力与秘密中心的、令人屏息的静谧。空气中有新打印文件的淡淡油墨味,却压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如同硝烟散尽后的冷冽。

林世盛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台灯冷白的光线像探照灯一样,照亮了他面前摊开的一份文件。那是机要部门每日呈报的《省内重大动态摘要(涉外部份)》中的一页。

标题是:【北江市“望乡礁”生态旅游与科研实验场项目(外资)背景摘要】。

内容客观、平实,甚至有些枯燥:投资方为“东亚远景投资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实际控制人及项目负责人为倭籍人士田中健;项目计划投资额;选址位于北江市以东海域的“望乡礁”;近期与省市两级海洋、发改部门接洽情况;项目宣称主打生态环保与新能源科研。

任何其他局长看到这份摘要,或许只会将其视为又一个需要例行关注的外资项目。

但林世盛不是任何其他局长。

当他的目光扫过“田中健”这三个字时,办公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那不再是文字,而是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了一个被刻意封存的、充满铁锈、血腥与深海压力的记忆闸门。

几天前家宴上的那一幕,并非简单的“失态”,此刻以全新的残酷意义在他脑中重现——女儿林雨晴兴致勃勃地谈起这个项目时,坐在对面的陈平手中筷子那突兀的停顿,那不是错愕,是创伤后应激的生理性颤抖;他身边的顾晓芬下意识地抓紧丈夫的手臂,眼中闪过的不是惊悸,是几乎要溢出来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与憎恨。

“南江往事……”

林世盛心中默念着这个词汇,每一个音节都沉重如铅。他现在完全明白了。那不是什么商业纠纷,那是战争。

是他,林世盛,亲自在幕后指挥了那场直捣黄龙的“新灯塔”行动。是他批准了陈平与秦品潜入那座冰穹基地,利用“樱花密钥”给予田中健的“极光”系统致命一击。他记得捷报传来时的心情,也记得随后传来的、基地坍塌、数千人葬身冰海的惨烈战报。他更清楚地知道,陈平他们的“海鳗”号在深海与田中健的“黑龙”号展开了何等绝望的搏杀,最终险死还生。

那是一场胜利,但也是一场惨胜,是所有亲历者心中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疤。

而如今,这个本该死在崩塌基地或深海之中的男人,这个被倭国自己用鱼雷“清理”的失败品,这个曾试图建立技术独裁、甚至用“极光”系统践踏人类伦理的狂人……

不仅活着,还换了个冠冕堂皇的身份,来到了他的眼皮底下,要在他守护的海域里,进行所谓的“生态旅游”和“科研”?

荒谬!无耻!挑衅!

一股冰冷的怒意,如同深海寒流,瞬间席卷了林世盛的全身。但这怒意并未表现在脸上,只是让他敲击桌面的手指,停顿了零点一秒。

这绝非简单的职业审慎。这是一种基于血与火、基于国家利益被严重威胁过的高度战略警觉。一个能操控“极光”那种反人类系统、能在惨败后从国家级的清理中逃脱、并能迅速换壳重来的敌人,其危险等级远超寻常商业间谍或情报人员。让他靠近“望乡礁”这种敏感海域,无异于放任一颗不知何时引爆的深海炸弹。

于公,这是他作为国安局长,对曾成功抵御的威胁再次靠近的本能防御。

于私,这是他对曾并肩作战、付出惨痛代价的战友(陈平)的基本交代。

心念电转,所有的情绪被瞬间压缩、冷却,化为一个清晰、冷酷的决策。他按下内部通讯器的按键,动作沉稳,力度却透着一股金石之音。

“李正,进来一下。”

片刻后,门被无声地推开。李正悄无声息地走到办公桌前,身姿挺拔如枪,他立刻敏锐地察觉到办公室内的气压低得异常,局长平静的面容下,眼神冷冽如西伯利亚的冻土。

“局长。”

林世盛将那份摘要推向桌沿:“关于这个‘望乡礁’项目,以及投资方‘东亚远景公司’和其负责人田中健,启动一次最高优先级的、非接触式的背景符合性核查。”他特意加重了“田中健”这个名字的读音。

李正拿起文件,目光快速扫过,心脏猛地一缩。他跟随林世盛多年,极少听到局长用这种浸透着冰碴的语气提及一个名字。

“重点放在几个方面,”林世盛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一、动用所有境外开源情报库,交叉比对田中健及其公开的核心团队(中岛惠子、神谷直人)的履历,我要知道他们在‘新灯塔’崩塌前后那段所谓的‘空白期’,究竟在哪里,做了什么。

二、追查‘东亚远景’的资金链,我要知道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皮包公司背后,每一分钱的最终源头,是否与倭国某些未公开的基金、乃至中村修平的‘影逝众’有关联。

三、重点核查‘南江往事’时间点前后,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海事安全数据库中有无与田中健或‘黑曜石’残余势力相关联的、未被公开的严重犯罪记录,尤其是涉及非法武器交易、生物技术滥用或危害海上公共安全的行为。”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锁定李正:“调查方式严格限定在境外开源情报和数据库交叉比对。知情范围,仅限你一人。没有我的明确指令,绝对不准启动任何主动侦察,不准接触任何相关方——包括项目方、地方部门,尤其是陈平夫妇。”

他顿了顿,语气降至冰点:“我们的目的,是评估一个极度危险的旧敌重返战场所带来的潜在威胁等级。我要的是事实,是能让我们看清他这次想干什么的铁证。在拿到确凿证据、证明他正在或即将危害我国国家安全之前,他,在法律上,依然是一个外国投资者。明白这其中的分寸吗?”

“明白!保证严格遵守程序,控制范围!”李正重重点头,他完全理解了任务的极端敏感性和潜在危险性。拿起文件,敬礼,转身离去,每一步都悄无声息,却带着千钧重担。

办公室内重归死寂。林世盛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窗外是北江市的繁华盛世,而他却仿佛能看到遥远的海平面上,正有一片代表着过往噩梦的乌云,再次缓缓压境。

陈平夫妇的反应不是涟漪,而是警报。田中健的到来,绝非投资那么简单。这盘棋,对方已经落下了第一子,悄无声息,却直指要害。

他拿起保密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雨晴啊,”他的声音瞬间变得温和,充满了父亲的慈爱,“晚上回家吃饭吗?……嗯,你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他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语气依旧轻松,却像柔软的丝绸包裹着一块冷钢:“对了,你上次提的那个‘望乡礁’项目,报告我看了,想法很前沿,很有吸引力。”

接下来的话,他说得缓慢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误解的重量:“不过啊,和背景复杂的国际伙伴打交道,尤其是技术合作,一定要坚持最高的专业标准和最严格的安全底线。核心数据、科研细节,必须处在绝对可控的范围内。记住,安全,是比任何学术突破都更重要的事。爸爸希望你永远在阳光下搞科研。”

电话那头的林雨晴沉默了两秒,父亲的声音温暖依旧,但那句“在阳光下搞科研”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某个被忽略的阴暗角落。

“知道了,爸。”她的声音依旧轻快,但语气已然不同,“我们会注意的,您放心。”

挂断电话。林世盛站在窗前,一动不动。

深渊已然回响,棋局悄然开幕。他必须知道,田中健这次卷土重来,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