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流民到皇帝 > 第49章 第一堂课

流民到皇帝 第49章 第一堂课

作者:墨风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6:24:34

贾诩在狼牙堡安顿了下来。杨帆兑现了承诺,给了他一处相对独立、干净的石屋,每日饭食管饱,虽无珍馐,却也胜过他之前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日子。最初几日,这位新加入的老书生显得异常安静,甚至有些畏缩。他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只是在自己的小屋附近缓缓踱步,用那双看似浑浊实则锐利的眼睛,默默地观察着堡内的一切。

他看冯源带着几个略识字的妇人,在堆积如山的物资前焦头烂额地记录、分发,因人手不足和缺乏方法而错误百出,引来阵阵抱怨。

他看周丕操练士兵,只知强调勇力与服从,军纪维系全靠个人威望和临时起意的赏罚,缺乏明确、恒定的标准。

他看那些半大的孩童和少年,如同野草般在堡内空地追逐打闹,或是帮着做些杂活,眼中除了对食物的渴望,便是一片蒙昧的空茫。

他也看到了杨林紧闭的房门,听到了里面偶尔传出的、因试验失败而发出的沮丧叹息。

他没有急于向杨帆献计,只是看,静静地看。如同一个老练的猎手,在出手前,必须先摸清猎物的习性与环境的每一处细节。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贾诩求见杨帆。

军议堂内,油灯的光芒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粗糙的石壁上。贾诩依旧是一副谦卑的姿态,微微佝偻着腰,但眼神深处那丝怯懦似乎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冷静。

“堡主,”贾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杨帆耳中,“老朽观察数日,心中有些许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但说无妨。”杨帆放下手中关于周边势力动向的简报,正色道。他知道,这几日的沉寂,正是贾诩在积累和判断。此刻开口,必有分量。

贾诩微微颔首,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老朽有三条陋见,或可解堡主眼下燃眉之急,亦为长远计。”

“其一,在于‘明数’。”他缓缓道,“堡内人口近八百,然底数不清,犹如盲人夜行。何人能战,何人能工,何户有几口,存粮几何,耗用几多,皆是一笔糊涂账。冯夫人虽尽力,然无章法,终是事倍功半。老朽建议,即刻建立简易户籍。以户为单位,登记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若能记起)、有何特长。不必追求精美,可用木片、竹简甚至平整石板替代纸张,由识字的几人分头进行,统一格式。此举耗时不会太长,一旦完成,堡内人丁底细一目了然,征发役力、分配粮饷、乃至征兵,皆有据可依。此乃‘知人’,乃立身之本。”

杨帆眼中精光一闪。这个问题困扰他已久,贾诩一言切中要害。建立户籍,看似简单,却是将一群流民转化为有组织人口的基石。

“其二,在于‘立规’。”贾诩放下第二根手指,“周将军勇猛,士卒用命,然赏罚随心,久之必生怨望,亦难以激励后进。老朽建议,设立‘功过簿’。凡作战英勇、缴获颇丰、提出有益建议、精通某项手艺且愿传授者,记功,依据功劳大小,赏赐粮食、布匹、兵器,乃至提升职位。凡临阵脱逃、违反军纪、私斗、偷盗、怠工者,记过,视情节轻重,予以训诫、鞭笞、扣发口粮,乃至逐出堡垒甚至处决。规矩需简明扼要,公之于众,令所有人知晓何为荣,何为耻。由堡主指定公正之人(可暂由冯夫人或老朽兼任)负责记录,定期公布,严格执行。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凝聚人心。”

杨帆缓缓点头。绝对的公平难以做到,但明确的规则和相对公正的执行,远比人治要稳定和高效。这能将军队的战斗力、民众的生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其三,在于‘育才’。”贾诩放下最后一根手指,目光扫过窗外那些奔跑嬉闹的孩童,“乱世之中,刀兵固然重要,然文教乃传承之基,亦是为堡主培养未来肱骨之途。堡中孩童少年,正值蒙昧,若任其荒废,不过重复父辈之路,成为只知厮杀的武夫或浑噩的平民。老朽建议,开设蒙学。无需高深经义,只需教导他们识最常用的数百字,懂得最基本的数算,知晓忠义、纪律之理。可由老朽,或堡内其他略通文墨者,每日抽出一两个时辰授课。此举短期内或见不到成效,然十年之后,这些受过启蒙的少年,便是堡主最可靠、也最具潜力的根基。他们中,或可出良将,或可出能吏,或可出巧匠。此乃百年大计,望堡主慎思。”

育才!杨帆心中震动。前两条是解决眼前困境,而这第三条,则是放眼未来!在这个知识被垄断的时代,贾诩提出的蒙学,无异于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这需要魄力,也需要远见。培养自己的人才体系,才能摆脱对外部人才的绝对依赖。

三条建议,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每一条都精准地戳在狼牙堡目前最痛的点上,又为未来铺下了道路。

杨帆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贾诩郑重地行了一礼:“先生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杨帆受教了!此三条,请先生全权负责推行!堡内所有人、所有资源,先生皆可调用,若有阻挠,军法从事!”

贾诩浑浊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动容。他看得出,杨帆并非虚言客套,而是真正理解并决心采纳他的建议,并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权力。这种知遇之感,对于颠沛半生的他而言,尤为珍贵。

他深深躬身:“蒙堡主信重,贾诩必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日子,狼牙堡悄然发生着变化。

贾诩首先找到了冯源,将户籍登记的方法和格式详细告知。冯源如获至宝,立刻召集了堡内所有识字的**个人,包括那名曾经的记账先生和两位略通文墨的妇人,分配区域,开始挨家挨户进行登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流民出于警惕或愚昧,不愿如实告知信息,甚至有人隐瞒家中壮丁数量。贾诩便请杨帆下令,配合周丕派出的几名军士维持秩序,言明登记是为了更公平地分配口粮和任务,隐瞒者将受罚。软硬兼施之下,户籍登记工作总算磕磕绊绊地开展起来。

接着,贾诩草拟了功过条例,非常简单,只有十几条,却涵盖了作战、生产、纪律等主要方面。杨帆召集所有队正以上人员,亲自宣读讲解,并宣布即日起施行。由冯源暂时兼任书记官,记录功过,杨帆亲自裁定赏罚。第一次当众奖励了几名在前次反击战中表现突出的士兵,并惩罚了两名因私斗致人受伤的壮丁后,堡内的风气为之一肃。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堡主的喜怒,还有一套明确的规则需要遵守,立功真的能受赏,犯错必然被惩罚。

最后,便是蒙学。贾诩在堡内找了一处能遮风避雨的宽敞窝棚,作为临时学堂。他亲自用木炭在几块相对平整的木板上写下最基础的几十个文字和数字。第一天开课,来的孩童并不多,只有二三十个,大多是冯源和几位队正家的孩子,还有一些无所事事的半大少年被强制要求前来。贾诩站在前面,没有急于教授知识,而是先讲了一个关于“知识如何让一个弱小部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的、经过他改编的、浅显易懂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

杨帆悄悄在学堂外驻足片刻,听着里面传来的、贾诩那不再怯懦而是带着一种奇特韵律的讲述声,以及孩子们偶尔发出的惊奇疑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希望。

这不仅仅是第一堂课,这是狼牙堡文明与秩序的火种,正在这片充满血腥与混乱的荒原上,被悄然点燃。贾诩的价值,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初步,也是最深刻的体现。内政的规范化与文教的起步,标志着狼牙堡开始从单纯的军事据点,向着一个真正势力的方向,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