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港综:枭雄崛起,从铜锣湾开始 > 第167章 碎镜重圆与蛛丝马迹

第一百六十七章:碎镜重圆与蛛丝马迹

油麻地警署的问询室里,灯光惨白,空气凝滞。观测者坐在冰冷的金属椅子上,面对黄志诚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锐利眼睛,以及旁边负责记录的警员,感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他知道自己必须极度小心。任何一句失言,都可能给林琛,给自己,甚至给那些他无法理解的庞大存在带来灭顶之灾。

“再说一遍,你和林琛是什么关系?昨晚在货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些‘奇怪的东西’具体指什么?还有,刚才医院里的异常,你怎么解释?”黄志诚的问题如同连珠炮,每一个都敲打在观测者精心构筑的防线上。

观测者深吸一口气,维持着表面的镇定,重复着那套半真半假的说辞:“我是他的一个远房表亲,刚从国外回来,想跟他做点正经生意。昨晚他带我去看一个旧仓库,说是考虑租下来做货仓,没想到突然冲进来一帮人,二话不说就动手...他们用的武器很奇怪,像是某种高压电棒,但威力大得多,打在身上又麻又痛,还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林琛为了救我,被打成重伤...至于刚才医院的事,我完全不知道,我当时在楼下,听到警报才跑上去的...”

他刻意将细节模糊化,并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偶然被卷入的亲戚”,增加一丝可信度。同时,他将对方的武器描述成“高压电棒”的升级版,这既能解释林琛的怪异伤势,又勉强符合“科技”范畴,不至于太过离奇。

黄志诚死死盯着他,试图从他眼神、微表情、甚至脉搏呼吸中找出破绽。观测者的表演堪称完美,那种劫后余生的后怕、对林琛的担忧、以及对未知武器的恐惧都表现得恰到好处。但黄志诚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绝对没说实话,至少没有说全。

“远房表亲?做什么生意?联系方式给我。还有,你说的高压电棒,具体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黄志诚步步紧逼。

观测者早有准备,报出了一个事先安排好的、经得起简单核查的身份和一家皮包公司,并对“武器”进行了更详细的、却依旧停留在推测层面的描述。

问询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黄志诚用尽了各种技巧,甚至试图用医院异常来诈他,但观测者始终守住了底线,没有泄露任何关于“静谧花园”、“净界”、系统、混沌核心等核心信息。

最终,由于缺乏任何实质性证据,加上观测者表面身份并无问题,黄志诚只能暂时放人,但明确告知他不得离开港岛,随时接受传唤。

看着观测者离开警署的背影,黄志诚烦躁地一拳砸在墙上。他知道这人是关键,却拿他毫无办法。那种明明接近真相却又被无形墙壁阻挡的感觉,让他无比憋屈。

“黄sir,杨sir电话,一线。”一个警员过来通知。

黄志诚立刻回到办公室接起电话。

“人放了?”杨锦荣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放了,问不出东西,嘴很严,但肯定有问题。”黄志诚咬牙道。

“嗯。医院那边的数据报告出来了,仪器损毁原因是瞬间过载,类似被高能电流击中,但现场没有找到任何电源或爆破物痕迹。脑电波在异常爆发前有极其短暂的超高频波动,无法用现有医学解释。”杨锦荣平静地陈述着,“这件事,暂时列为高度机密,所有资料封存,对外统一口径是医疗设备故障引发的小范围混乱。”

“杨sir!这明明...”黄志诚急了。

“照做。”杨锦荣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另外,关于林琛和那个观测者,你的调查方向调整一下。”

“调整?”

“暂时停止追究‘货仓袭击’的真相。你的新任务是,利用这次事件,摸清港岛范围内,还有哪些人,或者哪些势力,对林琛的‘异常’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特别是那些...不属于任何已知社团,甚至不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黑白两道’的人。”

黄志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像那些黑衣人一样的?”

“或许类似,或许不同。注意观察,记录,但不要主动接触,更不要发生冲突。有任何发现,直接向我汇报。”杨锦荣顿了顿,补充道,“记住,你现在的角色是‘观察者’,而不是‘行动者’。这是命令。”

电话挂断。黄志诚握着话筒,久久不语。杨锦荣的话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却又给他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他意识到,自己正被推向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棋局边缘,而他自己,甚至看不清棋手是谁。

......

观测者走出警署,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知道黄志诚不会轻易相信他,放他走很可能也是放长线钓大鱼。他必须更加小心。

他没有立刻返回医院附近,而是拐进几条小巷,确认无人跟踪后,走进一家嘈杂的网吧,开了一台最角落的机器。他需要查点东西。

他回忆着那张从图书馆得到的、画着能量回路图谱和诡异符号的纸条。那个符号...他一定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片段。

他避开所有常规搜索引擎,通过几层加密代理,接入了一个深网中的灰色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以收集整理全球各种超自然事件、神秘符号和未解之谜的碎片信息而闻名。

他尝试着绘制出记忆中那个符号的大致轮廓(不敢完全绘制,以免触发某些未知警报),进行模糊匹配。

数据库飞速滚动,排除了大量无关信息后,最终筛选出了寥寥几条相似度较高的记录。

一条记录指向某个早已解散的、研究地外文明的极端秘密社团的内部徽记片段,但细节不符。 另一条记录关联到二战时期纳粹某神秘学部门的一些残破文献,符号只有局部相似。 最后一条,也是最模糊的一条记录,显示该符号的某个变体,曾出现在几起极其离奇、被各国政府极力掩盖的“全球性超自然失忆事件”的零星现场报告中,但没有任何官方承认的解释。

所有记录都残缺不全,语焉不详,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刻意抹去相关的信息。

观测者看着屏幕上那些支离破碎的线索,眉头紧锁。这个符号背后代表的,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古老和恐怖。它似乎与某些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隐秘力量息息相关。

而林琛,以及他身上的系统碎片、混沌核心,难道也是这巨大谜团的一部分?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寒意。

......

医院病房内,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林琛依旧沉睡,但内部的变化却并未停止。系统碎片发出的那道“强化骨骼与神经”的指令,如同最精密的纳米机器人,正悄无声息地作用于他的身体。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消耗着混沌核心转化来的大量能量。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之前因爆发而略有损耗的元气正在加速恢复,甚至一些陈年的暗伤和骨骼的微小裂纹,都在被悄然修复和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也变得更加敏锐,这从他偶尔出现的、更加清晰和快速的指尖颤动就能看出端倪。

更重要的是,在那新生能量脉络的支撑下,他意识深处的意志碎片,变得更加活跃。

它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外界模糊的刺激,开始尝试主动地去“回忆”和“整理”。

那些因穿越、系统激活、江湖搏杀、以及最近一系列诡异事件而变得混乱不堪的记忆碎片,如同被打碎的镜子,开始在那意志碎片的驱动下,缓慢地、艰难地重新拼凑。

一幅幅画面在他意识中闪过: 现代都市的办公室...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 铜锣湾喧嚣的街头... 昌叔看似和蔼却精明的脸... 陈浩热血冲动的眼神... 东星马仔凶狠的刀光... 后巷里黑衣客冰冷的目光... “静谧花园”绝望的挣扎... 黑爪疯狂的嘶吼与那片阴影中的实验室...

这些记忆碎片依旧混乱,时间线交错,但却不再是毫无意义的混沌。一种基于逻辑和情感的初步归纳正在自发进行。

我是林琛。 我来自另一个世界。 我有了一个系统。 我在混社团。 我有了兄弟,也有了敌人。 我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可怕事情... 我...还活着...

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的“自我认知”,如同风中残烛,终于在那片混乱的意识废墟上,重新点燃。

随着这认知的出现,那新生能量脉络的运转,似乎变得更加顺畅了一丝,与肉身的结合也更加紧密。

仿佛灵魂的锚点,正在一点点找回自己的位置。

窗外,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暖橙色。

一名穿着外卖服的小哥,骑着电动车“恰好”经过医院门口,头盔下的目光似无意地扫过林琛病房的窗口,车速没有丝毫变化,很快汇入车流。

不远处公园的长椅上,一个看报纸的老人,轻轻扶了扶老花镜,镜片边缘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数据流。

杨锦荣的“捕蝇草”,已然就位,无声地编织着监控的网络。

而在林琛的病房内,谁也没有注意到,床头柜上,一个果篮里摆放的几个新鲜橙子中,其中一个的果蒂处,嵌着一颗比米粒还要微小的、几乎与果蒂颜色融为一体的透明晶体。

晶体内部,有一点几乎看不见的银光,极其缓慢地闪烁着,如同沉睡的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