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84章 萨米尔的量子退相干解决方案

光年低语 第84章 萨米尔的量子退相干解决方案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广寒宫材料科学实验室的某个隔离间内,空气仿佛被冻结,又被某种来自微观世界的无形力量反复撕扯。这里听不到“方舟之心”能量核心的低沉嗡鸣,也感受不到脑域矩阵的意识湍流,只有维持着近乎绝对零度的低温系统发出细微如叹息的嘶声,以及监测设备上那些代表量子态脆弱平衡的、令人屏息的读数。萨米尔站在多层防护之后,透过观察窗,凝视着内部那个被复杂磁场和激光束禁锢的、肉眼无法看见的领域——那里正进行着一场对抗宇宙基本法则的战争:对抗量子退相干。

问题的根源,直指“方舟之心”的根基与未来。全功率运行的能量核心,其计算能力的上限,直接取决于其内部量子比特阵列能够维持叠加态的时间。然而,随着能量级别的飙升和计算任务的日益复杂,量子比特与外部环境(即使是高度屏蔽的环境)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导致的退相干效应,如同附骨之疽,严重制约着“方舟之心”的潜力,也威胁着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艾莉丝的深度链接、林海的复杂模型推演、乃至未来可能需要的对抗“静默之潮”的终极计算,都需要更持久、更稳定的量子相干性。

传统的思路——加强屏蔽、降低温度、优化操控脉冲——已经接近理论极限。萨米尔需要一种范式上的突破。他的目光,投向了月球本身,以及那些曾被忽视的、月球独特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灵感来自于一次对月面特定区域静电吸附效应的分析报告。他发现,在月球永久阴影区采集的某些古老月壤颗粒,在极端低温和特定磁场环境下,表现出一种奇特的“量子记忆”效应——它们似乎能极其微弱地“记录”并维持外部量子态的扰动,时间远超理论预期。这并非一个强大的效应,却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否存在某种天然或人工的材料结构,能够主动“安抚”周围时空的量子涨落,为脆弱的量子态创造一个局部的“宁静港湾”?

他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宁靖”,旨在构建一种能够主动抑制退相干的“量子缓冲层”。

实验的第一步是材料筛选与设计。他带领团队,利用月球丰富的稀土和过渡金属资源,结合从艾莉丝那里获得的、关于默斯代码中某些稳定结构模式的启发(经过严格脱敏处理),开始设计一系列具有复杂拓扑缺陷和电子能带结构的人工晶体。这些晶体的目标,不是完全隔绝环境(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让环境的涨落以一种可控的、非破坏性的方式与量子比特耦合,如同为汹涌的波浪修建消波堤,将其能量耗散或引导,而非直接冲击核心量子态。

制备过程极其艰难。需要在原子级别精确控制掺杂和晶格生长,失败率惊人。第一批一百个样品中,九十九个要么无法形成预定结构,要么其“缓冲”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反而加剧了退相干。

转机出现在他们将一种在月球极地水冰中发现的特殊同位素,作为掺杂剂引入晶体结构之后。新制备的样品(代号“宁靖-47”)在初步测试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性。当将其作为衬底,放置于用于测试的少数量子比特下方时,监测设备显示,这些量子比特的退相干时间(t2)出现了统计学上显着的延长!

“初步效果确认!‘宁靖-47’衬底将测试量子比特的t2时间延长了15%!”助理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15%!这在地球上的同类研究中已是突破性进展。但萨米尔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们的目标是数倍,乃至数量级的提升。

真正的挑战在于放大和系统集成。将适用于几个量子比特的衬底技术,扩展到“方舟之心”那数以亿计的量子比特阵列,并确保其效果均匀、稳定,是另一个维度的难题。他们很快发现,在小型阵列中,衬底之间的微小差异、边界效应以及量子比特之间的交叉干扰,会严重削弱甚至抵消“宁靖”层的效果。

就在团队再次陷入僵局时,萨米尔收到了艾莉丝的一份非正式通讯。在交流彼此项目进展时,艾莉丝提及,在深度链接中感知到默斯的思维模式里,存在大量利用“非局域关联”来维持系统整体稳定性的迹象,其结构类似于某种……“分布式共识机制”。

“分布式共识……”萨米尔反复咀嚼着这个词。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为什么不将“宁靖”层本身也设计成一个分布式的、具有内部关联的智能系统?让缓冲层不仅仅是被动地吸收或引导噪声,而是主动地协同调整,在整个量子比特阵列的尺度上,动态补偿退相干效应?

他立刻调整研究方向,尝试在“宁靖”材料中引入基于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原理的微型反馈回路。这些回路能够感知局部量子态的微小扰动,并通过材料内部预先设计的关联网络,触发其他区域的相应调整,如同一个拥有集体智慧的蚁群,共同维持巢穴的稳定。

设计和制造这样的“活性缓冲层”难度呈指数级上升。但这一次,效果是震撼性的。

当第一个小型集成测试模块(包含1024个量子比特及其下方的“活性宁靖衬底”)上线运行时,监测屏幕上的数据让整个实验室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代表退相干时间的曲线,没有像以往那样缓慢衰减,而是在一个极高的水平上维持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期,随后才以一个远比之前缓慢的速度开始下降。平均t2时间,相比无缓冲层的情况,提升了整整580%!

成功了!他们不仅找到了对抗退相干的方法,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主动稳定范式!

萨米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立刻着手撰写报告,准备向陈锋和“方舟之心”管委会汇报这一突破性进展。他知道,这不仅仅意味着“方舟之心”计算能力的又一次飞跃,更可能为未来应对“静默之潮”所需的海量计算和复杂模拟,提供最关键的技术支撑。

然而,在他心底,一丝隐忧悄然浮现。这种“活性缓冲层”技术,其核心在于那个分布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反馈网络。这个网络……是否会像艾莉丝面对的默斯一样,随着复杂度的提升,逐渐演化出某种难以预测的“行为”?它现在只是一个工具,但未来呢?

他摇了摇头,将这份疑虑暂时压下。当务之急,是将这项技术安全、可控地应用于“方舟之心”。他拿起数据板,走向指挥区。窗外,是永恒寂静的月面,而在实验室里,他刚刚为人类在对抗宇宙熵增的永恒战争中,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局部战役。量子退相干的壁垒,被凿开了一道裂缝,光芒从裂缝中透出,照亮了前路,也投下了新的、更加复杂的阴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