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61章 萨米尔的纳米医疗机器人

光年低语 第61章 萨米尔的纳米医疗机器人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广寒宫的材料科学实验室,永远弥漫着一股混合着臭氧、金属烧结和奇特聚合物的气味。这里不像艾莉丝的“深渊”那般充满数据的静谧咆哮,也不像林海研究室那样堆积着理论的沉重,这里是物理规则被反复捶打、锻造、赋予新形态的地方。此刻,萨米尔正站在一个高度封闭的无尘操作台前,透过多层强化玻璃,凝视着内部悬浮在淡蓝色缓冲液中的一抹极其细微的、几乎不可见的银色“尘雾”。

他的眼底有着与林海相似的疲惫血丝,但驱动他的并非哲学的困惑,而是一种工程师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执拗。月尘肺的阴影依旧笼罩着所有舱外作业人员,地球送来的特效药物供应时断时续,而更隐秘的担忧,来自于艾莉丝私下分享的、关于基因“回声”序列与深空辐射潜在关联的警告。在可能到来的、环境更为严酷的深空航行或未知威胁面前,传统医疗手段显得笨重而脆弱。人类需要一种能够从内部进行防御、修复,甚至进化的微观卫士。

纳米医疗机器人,“萤火虫”项目,应运而生。

“第307次生物相容性测试,”萨米尔对着录音设备低语,声音因长时间缺乏睡眠而沙哑,“载体采用改造后的噬菌体蛋白衣壳,内部核心为碳-钛复合结构,搭载量子点标记与微型化学合成单元。表面修饰了基于月球稀有元素合成的仿生磷脂层,力求最大程度规避免疫系统识别。”

操作台内,精密的注射器将极其微量的“银色尘雾”注入一个透明培养皿中。皿内漂浮着的是从志愿者(萨米尔自己在首次测试中贡献了样本)体内提取的、经过精心培养的人类肺部上皮细胞。高倍显微镜的图像实时投射到旁边的光幕上。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萨米尔屏住呼吸,观察着细胞与纳米机器的第一次接触。

没有预想中的排斥反应。没有细胞膜的剧烈波动或溶解。那些微小的“萤火虫”仿佛融入了细胞液的背景中,只有在其内部量子点被特定频率的激光激活时,才会在显微图像中闪烁出极其微弱的光芒,标示出它们的位置。

“初步接触,无急性毒性反应。细胞活性指数维持在98.7%。”萨米尔记录着,紧绷的肩膀略微放松了一毫。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测试。他模拟月尘环境,将标准月壤颗粒引入培养皿。光幕上可以看到,那些原本缓慢漂浮的纳米机器人,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迅速而精准地朝向月尘颗粒聚集,利用其表面的催化活性位点,开始分解、包裹那些尖锐、带有静电、对人体细胞极具破坏性的无机物颗粒。

“主动清除功能激活,效率……达到预设目标的92%。”萨米尔的声音带上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但这还不够。

他引入了低剂量的伽马射线,模拟太空辐射。一部分细胞开始出现凋亡迹象,dNA损伤标记物上升。就在这时,另一部分预先负载了特定修复酶和核苷酸前体的“萤火虫”开始行动。它们并非盲目地释放修复物质,而是通过其内部的微型传感器检测到损伤细胞的特定代谢信号后,才被激活,如同微小的外科医生,精准地锚定在受损的染色质区域,释放修复因子。

“靶向修复功能验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提升35%,dNA损伤修复速率加快270%。”萨米尔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成功了,至少在细胞层面。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实验是不可避免的下一道关卡,也是伦理和风险的深渊。他选择了与人类生理结构较为接近的小型月面适应型啮齿动物(一种经过基因改良、能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生存的实验鼠)作为首批对象。

将“萤火虫”注入实验鼠体内后,萨米尔动用了基地最先进的**成像系统进行追踪。光幕上,代表纳米机器人的光点,如同真正的萤火虫群,随着血液循环系统遍布全身,最终按照预设的程序,大部分聚集在肺部、肝脏和骨髓等代谢活跃或容易受损的组织。

然而,意外发生了。

在持续观察的第四十八小时,一只实验鼠体内的部分“萤火虫”信号突然出现了异常的、非随机的聚集,并且开始不受控制地复制其携带的化学合成单元,产生了一种未曾预料到的副产物——一种微量的、但具有神经兴奋性的生物碱。虽然剂量极低,不足以对实验鼠造成明显伤害,但这个迹象敲响了警钟。

“程序错误?还是环境因素触发了未知的催化路径?”萨米尔的心沉了下去。纳米机器的自我复制或不受控的化学合成,在体内将是灾难性的。他立刻叫停了后续**实验,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排查和修正这个致命缺陷上。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雷将军的通讯请求接了进来。背景是“铁幕”安全中心那标志性的冷色调灯光。

“萨米尔博士,”雷震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没有太多寒暄,“我注意到你的‘萤火虫’项目进入了**实验阶段。根据‘方舟守护’计划安全条例,任何具有潜在生物安全风险的项目,都必须接受最高级别的监控和评估。我需要你提交全部实验数据,尤其是关于……可控性方面的验证报告。”

萨米尔感到一股压力。雷将军的介入在他的预料之中,但在项目遇到瓶颈的此刻,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他简要汇报了进展和刚刚发现的问题,强调了正在进行的修正工作。

“失控风险……”雷震重复着这个词,目光锐利,“博士,在当前的形势下,任何内部的不稳定因素都必须被消除。我希望你能理解,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将极大提升我们在未知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但如果失控……它也可能变成最致命的武器。我需要你确保,‘萤火虫’的控制器,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通讯结束后,萨米尔久久沉默。雷将军的话提醒了他一个他一直在回避的问题:技术的双重性。“萤火虫”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如何确保它不会被滥用?

几天后,经过对代码和材料结构的反复优化,萨米尔引入了第三重安全机制——一种基于表观遗传标记响应的“生物密钥”。只有当纳米机器人检测到宿主细胞特定的、健康的表观遗传信号时,其大部分高级功能(如修复、合成)才会被完全激活。如果宿主细胞处于癌变或严重病变状态,或者接收到外部强制激活指令却缺乏对应的生物密钥,“萤火虫”将进入休眠或自我降解模式。

新一轮的**实验开始了。这一次,没有再出现异常聚集或不受控合成。纳米机器人完美地执行着清道夫和修复者的任务,甚至在一只因意外暴露在高强度辐射下的实验鼠体内,成功地抑制了急性放射病的发作,挽救了其生命。

成功的那一刻,实验室里只有萨米尔一个人。他没有欢呼,只是静静地坐在操作台前,看着光幕上那只劫后余生、正在恢复活力的实验鼠的生命体征数据。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复杂的成就感交织在一起。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萤火虫”还需要经过更大型动物、乃至最终的人体临床试验。它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携带特定的基因编辑工具(与艾莉丝的研究结合)、针对未知病原体设计中和剂、甚至在未来,直接参与人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改造。

他拿起一份样本报告,走向陈锋的办公室。他需要汇报进展,申请下一阶段的资源,同时,也要与陈锋和艾莉丝探讨,如何为这项技术建立牢不可破的伦理和安全壁垒。

穿过广寒宫明亮的中央走廊,萨米尔看到不远处,叶薇正带着一队机甲驾驶员走过,他们的外骨骼上还沾着月尘。他握紧了手中的数据板。这些奋斗在危险一线的人们,正是“萤火虫”未来要守护的对象。

微观世界的卫士已经初具雏形,它们如同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虽然渺小,却承载着在冰冷宇宙中守护生命之火的希望。然而,萨米尔也清晰地意识到,这希望之光的背后,同样潜藏着能被轻易扭曲成毁灭之焰的影子。技术的缰绳,必须牢牢握在理智与良善的手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