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72章 萨米尔的零重力焊接突破

光年低语 第72章 萨米尔的零重力焊接突破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近地轨道,“铸星”实验室舱段。

这里没有重力,没有方向,只有被精密仪器发出的幽蓝和莹白光芒照亮的复杂金属结构,以及悬浮其中、如同凝固在琥珀中的工程师们。萨米尔?贾马尔漂浮在主实验台前,整个人被包裹在一套臃肿但极其精密的远程操作服里,他的双手插在触觉反馈手套中,眼睛紧贴着高分辨率显微目镜,呼吸缓慢得近乎停滞。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那微观尺度下的方寸之地。

两根直径仅有人类头发丝百分之一的超纯度铱铂合金细丝,在精密的纳米机械臂的夹持下,于真空环境中缓缓靠近。它们的末端已被预处理好,原子层面的清洁度是任何地面实验室都无法企及的。这是“方舟之心”量子计算阵列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内部连接单元之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庞大系统的纠错能力。

在地球上,焊接它们已属极高难度的工艺。而在太空,在零重力、高真空、巨大温差交错的极端环境下,传统焊接方式几乎毫无用武之地。表面张力失衡、材料微观结构在无对流情况下的异常晶粒生长、甚至宇航员最轻微的心跳传导至机械臂……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干扰,都足以导致焊点脆弱、电阻异常,乃至彻底失败。

过去三个月,萨米尔团队已经失败了上百次。消耗的珍贵合金材料足以让联合太空署的财政官员心脏骤停。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方舟之心”的最终完工日期被迫推迟,也意味着应对深空未知威胁的人类最强计算大脑,迟迟无法全功率运转。

压力如山。萨米尔甚至能感觉到来自月球基地的陈锋(虽远在月球,但其关注的压力无形存在)、来自地球指挥中心的雷将军,以及更深层处,那来自星辰之间、仿佛随时可能逼近的沉默观察者的目光。

他深吸一口气,操作服内的循环系统提供了富含氧气的空气,让他保持绝对清醒。

“启动最终序列。脉冲能量输出设定在理论值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三,频率调制按第七优化模型进行。”萨米尔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出,平静,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这参数与他最初的理论计算相差甚远,是经历了无数次痛苦失败后,用海量失败数据喂养AI模型,迭代出的最优解。

“能量输出确认。” “频率调制确认。” “环境振动隔离系统已提升至最高级别。连我们的心跳都快被它过滤掉了。”一个年轻的助手的声音带着玩笑,试图缓解凝重的气氛,但效果甚微。

萨米尔没有回应。他的全部精神都已灌注到那两根即将接触的合金丝上。他的手指在触觉反馈手套中微调,纳米机械臂做出了相应的高精度移动。他能“感觉”到原子尺度的距离正在消失。

这不是传统的热焊接。萨米尔摒弃了激光、等离子体等所有会产生明显热影响的方案。他借鉴了导师生前未能完成的量子隧穿效应研究(与林海研究的弦论及引力波解码有一定理论基础上的遥远关联),并结合了艾莉丝在神经网络算法上的一些灵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

“量子共振冷焊”。

其原理是利用特定频率和能量的极微观尺度脉冲,精确激发待连接材料接触区域的电子云,使其发生可控的量子隧穿效应,瞬间在原子层面实现共享和重构,形成完美的金属键合。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极低,且被严格限制在几个原子层的范围内,几乎不破坏材料的原有晶体结构。就像让两个冰冷的物体,在精确计算的“共鸣”中,自然而然地融合为一体。

理论完美无缺。但实践,如同在风暴中穿针引线。

合金丝的末端接触了。

就是现在!

萨米尔的眼神一凝,右手食指沉稳地按下了触发钮。

没有炫目的光芒,没有四溅的火花。只有在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的监视屏幕上,能看到接触点区域的颜色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仿佛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自然而不留痕迹。

一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据流,瞬间刷满了旁边的监控屏幕。能量波动曲线、量子隧穿概率、晶格振动频谱、结合处电阻值……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实验室里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几个人压抑的呼吸声。

萨米尔的目光死死锁在最终的结果反馈区。

突然,一个绿色的指示灯亮起。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一排象征着各项指标完美的绿色指示灯依次亮起,最终,一个最大的、标志着“焊点完美成型”的绿色徽标,在主屏幕中央缓缓旋转起来。

成功了?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是监控AI那平无感情的电子音响起:“检测编号x-727焊点。结合强度:达到理论值101.2%。导电性能:优于本体材料0.3%。热影响区:零。晶格畸变:未检测到。综合评定:完美(perfect)。”

完美!

这个词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凝固的气氛。

“成功了!教授!我们成功了!”年轻的助手们首先爆发出欢呼,失重状态下他们几乎要手舞足蹈地飘起来,只能用力拍打着身旁固定的仪器外壳,发出砰砰的响声。

萨米尔没有动。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将眼睛从显微目镜前移开。操作服下,他的双手在微微颤抖,那不是因为疲劳,而是极度紧张后的释放。他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憋了整整三个月。

他透过实验室的舷窗,望向外面无垠的黑暗宇宙,以及那颗悬挂其中的蓝色星球。突破了。零重力环境下,最坚固、最稳定、最精密的焊接技术,终于被他握在了手中。

这不仅仅是两根合金丝的连接。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在太空环境中建造和维修大型精密结构成为了可能。天电梯的节点站将获得更可靠的维护保障;“方舟之心”的建造进程将大大加速;未来可能受损的飞船部件,将可以在轨道上直接修复;甚至人类梦想中的深空世代飞船,其最核心的龙骨和结构,也将因为这项技术而成为可能。

这是真正通向星辰大海的“粘合剂”。

“记录所有数据,备份至‘方舟之心’核心数据库,加密等级‘创世’。”萨米尔的声音依旧平静,但仔细听,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颤抖,“启动下一组重复性验证实验。我要在二十四小时内,看到一百次完全一致的‘完美’结果。”

“是!教授!”助手们的声音充满了干劲和兴奋。

喜悦是短暂的,科学需要的是可重复的严谨。萨米尔深知这一点。但他允许自己在这一刻,拥有短短几秒钟的成就感。他想起了在地面实验室里,那些因为微重力环境模拟不佳而一次次失败的日夜;想起了材料在异常晶化后呈现出的丑陋断口;想起了团队成员的沮丧和自己一度产生的怀疑……

但现在,这一切都值得了。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操作服内袋里一张小小的、有些磨损的全息照片,那是他和已故导师的合影。导师未能亲眼看到的理论,今天,由他在太空之中变成了现实。

就在这时,他的个人通讯频道亮起了一个优先级极高的加密信号。来自月球基地,发信人:陈锋。

萨米尔接通了通讯。

“萨米尔,”陈锋的声音直接从加密频道传来,省略了所有寒暄,直奔主题,但语气中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急切,“我刚收到‘摇篮’(节点站)的初步数据报告。你那边如果有了结果,我需要最快速度知道。‘方舟之心’的基座微重力浇筑遇到了点麻烦,部分预埋精密构件的连接强度不达标。如果你的新焊接技术可行,我需要一支装备了此技术的维修队,最快下一班运输舰出发。”

萨米尔几乎能想象出陈锋此刻紧锁眉头盯着数据屏幕的样子。他看了一眼刚刚完成第一个完美焊点的设备,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像素点。

“陈总,”他回答道,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自信,“我想,你的麻烦,有解决方案了。”

他的突破,来得正是时候。人类的钢铁脊梁,又将增添一分至关重要的坚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