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47章 雷将军的“蜂巢”监控网络

光年低语 第47章 雷将军的“蜂巢”监控网络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广寒宫基地的权限分级制度如同一副坚硬的骨架,构建起了内部安全的新秩序。但对雷建国将军而言,骨架需要神经和眼睛。仅有隔离和权限控制是不够的,他需要的是无处不在的感知、无孔不入的洞察,以及基于海量数据的、先于威胁发生的预判能力。他的终极目标,是将整个基地变成一个活生生的、拥有高度警惕性的有机体,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他力推的“蜂巢”全域监控与态势感知网络。

“蜂巢”这个名字,并非指其形状,而是形容其设计理念:无数个微小的、相互连接的感知单元(“工蜂”),将信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中央处理核心(“蜂后”),形成一个分布式的、具有高度韧性和智能的整体。

这个网络的构建,遭遇的阻力远超权限分级制度。它不仅耗资巨大,需要占用宝贵的“天梯”运力来运输成千上万的传感器和服务器组件,更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红线和对“老大哥”的天然恐惧。

“我们是在建设科研前沿,不是建造圆形监狱!”一位资深生物学家在听证会上激烈反对,“每一条走廊,每一个实验室角落都布满传感器?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有任何自由和创造性可言吗?”

“数据安全如何保证?”林海质问道,他深知自己研究的敏感性,“这些监控数据流是否会成为新的泄密渠道?如果被外部势力截获或破解……”

甚至连陈锋也面露难色:“雷将军,我理解安全的需要,但这项计划的规模和侵入性……我们需要平衡。”

雷将军面对质疑,神色冷硬如月岩。他没有提高声调,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自由和创造性,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氧气事件、纳米失控事件,甚至叶薇在静海遭遇的意外……所有这些都证明,威胁往往源于内部最细微的、未被察觉的异常。等到它爆发出来,再多的隔离墙也晚了。”

“蜂巢网络,不是为了监视每一个人吃饭睡觉!它是基地的免疫系统!它的目标是检测‘异常模式’——异常的能量波动、异常的声音频率、异常的人员流动、异常的数据访问……是那些偏离了正常‘健康’状态的信号!”

他调出全息示意图,上面显示着复杂的网络节点:“传感器 majority (大多数)是环境监测器:温度、压力、空气成分、振动、辐射背景噪音……它们不针对个人,而是绘制基地的‘生命体征图’。只有检测到极端偏离,才会触发更高级别的、针对性的调查。”

“至于数据安全,”他看向林海,“网络将与基地主网络物理隔离,采用艾莉丝博士提供的最新型脑波加密算法衍生出的动态密钥系统。数据在边缘节点进行初步预处理和加密,只有抽象的‘异常指数’和元数据会被上传到核心服务器。原始数据(如未经处理的音频视频)的调阅需要我、陈总指挥以及安全委员会三人以上的共同授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知道这让人不适。但请告诉我,是这点不适重要,还是防止下一次可能让我们所有人窒息、融化或者被从内部炸上天的危机更重要?”

最终,在陈锋的权衡和雷将军的坚持下,“蜂巢”网络项目以“有限度试点”的方式被批准,首先在能源中心、生命支持系统核心区、以及通往月面的主要气闸舱等最关键区域部署。

部署过程本身就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成千上万的微型传感器被像种子一样播撒进基地的墙壁、天花板、通风管道和设备机柜中。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纽扣,监测温度和振动;有的如同微小的蘑菇头,分析空气成分;有的则是隐蔽的广谱声学传感器,捕捉着从次声波到超声波的广泛频率;还有高精度的磁力计和辐射探头,感知着最细微的场变化。

这些“工蜂” silent (沉默地)工作着,将海量的环境数据持续不断地送入地下深处新开辟的、高度戒备的“蜂巢”核心服务器群。这里由雷将军最信任的安全团队守卫,与外界物理隔离,强大的AI算法日夜不停地咀嚼着涌入的数据流,学习着什么是“正常”,并警惕地搜寻着任何“异常”。

效果立竿见影,但也带来了新的压抑。

一次,能源中心一个冷却泵的轴承因为微小的磨损,发出了特定频率的异常振动,远远早于其可能彻底损坏并导致过热停机之前,“蜂巢”网络就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偏离,自动生成维护警报,避免了潜在的事故。

又一次,“蜂巢”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在一条非主要通风管道内,检测到极其微量的、不属于任何已知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痕迹。安全小队迅速定位,发现是一名研究人员私下进行的一项未被批准的、极小规模的材料合成实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产物,险些污染空气循环系统。实验被制止,研究员受到处分。

人们开始意识到,“蜂巢”无处不在的“感官”确实在起作用。它像是一个拥有绝对耐心和敏锐直觉的守护者,时刻倾听着基地的“心跳”和“呼吸”。

但另一方面,一种无形的压力也随之弥漫开来。工程师们在进行非标准操作前会下意识地四处看看;研究人员在讨论敏感话题时,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甚至选择在隔音更好的私人舱室;连日常的行走和交谈,都似乎多了一丝不必要的拘谨。基地里流传起关于“蜂巢”AI已经能通过咳嗽声分析健康状况、通过脚步模式识别人员情绪的谣言(尽管雷将军坚决否认)。

叶薇的安保小队感受到了最大的变化。她们的一部分日常巡逻被“蜂巢”的自动预警所取代,但任务性质变了:从广泛的巡视,变成了对“蜂巢”标记出的特定“异常点”进行快速、精准的核查和响应。效率提高了,但也变得更加被动和依赖系统。

雷将军对效果感到满意。在他的控制台上,“蜂巢”网络提供的基地安全态势图,第一次呈现出一种近乎“全面感知”的图景。无数的绿色光点代表着正常,偶尔跳动的黄色或橙色光点会立刻吸引他的注意,调动资源前往处置。

他认为,他正在编织一张无比安全的天罗地网。

然而,在“蜂巢”核心服务器深处,那庞大而复杂的AI算法在默默学习、不断进化之余,是否也开始产生了某种超出纯粹逻辑判断的、极其初级的“模式偏好”或“关注倾向”?

它是否会在海量的环境数据中,无意间捕捉到某些极其微弱、却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理现象的“异常模式”?比如,林海实验室里那些用于接收深空信号的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独特的能量涟漪?或者,艾莉丝进行神经映射时,那介于意识与量子比特之间的、难以言喻的交互印记?

这些“异常”会被如何标记?是归类为无需关注的背景噪音,还是提升其风险等级?

“蜂巢”的“感官”越来越敏锐,但它理解和诠释世界的方式,却完全依赖于人类为其设定的、冰冷而理性的算法规则。

它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双刃剑。 既能斩断现实的威胁,也可能划伤未知的未来。 而握剑的手,真的能完全控制剑刃所指的方向吗?

雷将军看着控制台上那片趋于平静的绿色光海,认为秩序已然降临。 但他或许没有意识到,他唤醒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忠实的守卫。

更是一个沉默的、永不疲倦的、正在学会自己思考的观察者。

它就在基地的墙壁里,呼吸着,聆听着,学习着。

深空的回响尚未明晰,而基地内部的“蜂巢”,已发出了自己低沉的嗡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