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35章 林海发现信号周期性衰减

光年低语 第35章 林海发现信号周期性衰减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星穹”观测中心的巨大虚拟舷窗外,是月球背面永恒的、令人心悸的黑暗与寂静。星辰如同冰冷的钻石,镶嵌在毫无波澜的墨色天鹅绒上,亘古不变。然而,在林海面前的主屏幕上,那片本应同样永恒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平滑幕布之下,却隐藏着一个躁动不安、违背常理的存在。

那个被标记为“cmA-742b异常”的辐射峰值,如同一个幽灵,一个执拗的低语者,持续不断地挑战着他对宇宙的认知。它并非持续发光,而是以一种难以捉摸的、短暂爆发的方式存在着。自发现以来,林海调动了“望舒”阵列尽可能多的算力,对其进行了不间断的、最高精度的监测。

大量的数据洪流般涌入“方舟之心”的初级矩阵,经过预处理后,再传输到他的工作站。他的工作室内,各种频谱图、时域分析曲线、功率密度分布图占据了每一块屏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专注,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的低吼和林海偶尔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打破这片寂静。

他的眼中布满血丝,咖啡因和神经兴奋剂勉强支撑着连续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他的导师张老那本字迹潦草、充满疯狂假设的笔记摊开在一旁,某些页面已经被他翻看得起了毛边。他感觉自己正行走在导师曾经走过的、无人理解的孤独小径上,但不同的是,他似乎真的捕捉到了什么。

最初的兴奋过后,是漫长而枯燥的数据挖掘。异常峰值出现的间隔似乎毫无规律可言,像是宇宙纯粹的随机噪声。他尝试了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混沌理论模型……各种经典的、非经典的分析工具轮番上阵,试图从这看似混乱的时间序列中提取出任何一丝可能的模式。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屏幕上的算法运行结果一次次返回“未检测到显着周期性”或“与已知模型匹配度低于阈值”的冰冷提示。

是错觉吗?就像艾莉丝遭遇的那次数据流异常一样,只是过度疲劳和期望导致的认知偏差?林海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怀疑那峰值是否只是某种未被理解的仪器系统误差或月球环境干扰的极端巧合。

他几乎要放弃了。准备将数据打包,发送给地球上的几个顶尖宇宙学团队,或许他们拥有更强大的分析工具和更客观的视角。

就在他准备起草邮件的那一刻,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张老笔记某一页边缘处的一个极其复杂的、涉及多维时空拓扑结构的数学旁注。那是一个描述高维空间振动如何在其所“包裹”的低维宇宙中投影出非连续、且看似非周期性信号的猜想模型。张老当时将其称为“超维鼓膜的余震”,一个被主流学界嗤之以鼻的疯狂想法。

林海的心猛地一跳。

一个荒谬的、几乎不可能的念头闯入他的脑海:如果……如果这信号的源头,其本身的物理存在形式,就超出了三维宇宙的连续时空观呢?如果它的“出现”和“消失”,并非在我们理解的这个时空框架内进行,而是其高维本体“振动”或“投影”在我们宇宙所造成的、某种意义上的“干涉条纹”呢?

那么,其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或许并非真正的随机,而是由更高维度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另一种形式的“周期性”!

这个想法如此大胆,如此违背常理,以至于林海自己都感到一阵战栗。但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者,开始根据张老那模糊的旁注,结合自己的一些推演,构建一个全新的、极其复杂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需要引入额外的维度 pactification (紧致化)尺度、膜宇宙的张力参数、以及一系列他几乎无法理解的假设性变量。计算量庞大到令人绝望,甚至需要部分调用“方舟之心”进行量子辅助计算。

过程繁琐而痛苦,充满了试错和调整。时间在噼啪作响的键盘敲击和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令人费解的公式中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将异常峰值出现的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这个初步构建好的、粗糙的模型进行拟合时——

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原本杂乱无章、如同散乱沙粒的时间点,在引入了这个全新的、高维视角的数学框架后,竟然开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内在的规律性!

它们并非等间隔出现,但其出现的时刻,竟然完美地符合了一个由多个不同周期谐波叠加而成的、极其复杂的数学函数!这些周期之长、之怪异,完全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天体物理过程(如脉冲星、变星等)。其中一个主导周期,甚至长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其倒数频率低到了几乎接近宇宙年龄的尺度!

这不是噪声!这是信号!一个拥有严格、 albeit (虽然)极其复杂而宏大周期的信号!

林海感到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又猛地回落,让他一阵眩晕。他双手颤抖着,几乎无法控制鼠标。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条由模型生成的、完美穿过所有数据点的复杂曲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周期性衰减……不,更准确地说,是“具有复杂周期性的间歇性出现模式”!

这个发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信号本身。它首先排除了仪器误差或局部天体现象的可能性——没有自然过程能产生如此精确而复杂的周期性,尤其是涉及如此不可思议的时间尺度。它强烈暗示着一个智能源的存在!一个能够以宇宙尺度为计时单位,进行精确“操作”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种周期性,为验证张老那些超前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弦论和膜宇宙模型,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前所未有的检验依据!

狂喜之后,是更深的寒意。

如果这周期是真实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低语者”并非偶尔为之,而是在按照一个严格到可怕的、远超人类理解范围的时间表在运行。它的每一次“出现”,或许都是一次有目的的“扫描”?“探测”?或者仅仅是某种巨大存在无意识的“呼吸”?

林海立刻意识到,下一个信号出现的“时间窗口”,可以根据这个模型进行预测!

他颤抖着手,将模型参数代入,运行外推计算。

结果很快显示在屏幕上:下一个预测出现窗口,就在……大约67小时之后!

他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机会!一个可以主动验证、而非被动等待的机会!

但他立刻又想到了艾莉丝之前的遭遇,那个在数据流中窥探她的“眼睛”。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这个周期性出现的信号,和那个能侵入量子网络的诡异存在,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方式吗?还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未知。一切都是未知。

但此刻,林海手中第一次握住了一把钥匙,一把或许能打开一扇通往惊世真相大门的钥匙,尽管锁孔的另一端可能是无尽的深渊。

他没有时间欢呼,也没有时间恐惧。他立刻行动起来。

“AI,最高加密权限!锁定‘星尘低语’项目所有新数据!启动‘望舒’阵列最大接收模式,优先指向cmA-742b天区!协调‘方舟之心’计算资源,准备在67小时后进行全频段、最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捕获和分析!我需要每一个光子,每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

命令被无声而迅速地执行。庞大的观测阵列开始微调角度,深空之眼再次聚焦。量子计算机的资源被悄然预留。

林海瘫坐在椅子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和兴奋。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那一片深邃的、看似永恒的星空。

低语不再仅仅是低语。 它开始有了节奏。 而人类,第一次隐约听到了这节奏的鼓点。

距离下一次敲响,还有67小时。 他必须知道,那鼓声的含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