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光年低语 > 第32章 萨米尔的月壤烧结砖技术

光年低语 第32章 萨米尔的月壤烧结砖技术

作者:代码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04

---

广寒宫基地的扩张,如同一株疯狂生长的钢铁藤蔓,其根系贪婪地向月面之下、月壤深处蔓延。生活舱、科研模块、工业区、仓储中心……每一个新模块的落地,都意味着对更多、更坚固、更可靠的建筑材料近乎无限的渴求。从地球运输建材的成本高昂到令人窒息,即便是通过已实现千吨级运力的“天梯一号”,其运力也早已被能源、精密设备、人员补给和量子计算机组件等更高优先级的物资挤占殆尽。

月球,必须自己养活自己,尤其是在“血肉”——建筑材料——之上。

萨米尔?贾马尔的材料实验室,刚刚因“静电防护纳米膜”的成功而获得的短暂欢呼,迅速被一个新的、更为沉重和基础的问题所淹没:如何用月球上取之不尽的“泥土”——月壤,制造出承载人类梦想与重量的砖石。

最初的想法直接而传统:模拟地球上的混凝土。萨米尔和他的团队尝试了无数种配方,将月壤作为骨料,试图寻找一种可行的月球“水泥”将其粘合。他们试过从地球带来的有限化学添加剂,试过利用月球水冰矿提取的水进行水合,甚至试过利用宇航员尿液中的尿素作为塑化剂。但结果无一例外地令人沮丧。

月壤缺乏地球土壤中的关键矿物成分,其颗粒尖锐却缺乏级配,制成的“月壤混凝土”要么强度低得可怜,一捏就碎;要么在月球巨大的昼夜温差下迅速开裂、粉化;更别提月壤本身的高辐射性和静电特性对内部结构的长期侵蚀。陈锋需要的不是勉强可用的糊墙泥,而是能够支撑起大型穹顶、承受陨石微撞击、隔绝辐射、历经数十年而不倒的“钢铁脊梁”的替代品。

“又失败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沮丧地将一块刚刚脱模、却已经布满龟裂的灰色试块摔在工作台上,试块应声裂成几瓣。“这已经是第3-b号配方了!强度还不如一块饼干!”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月尘、化学试剂和失败情绪的压抑气息。工作台上堆满了各种形状怪异、颜色深浅不一的失败品,像一座座微缩的、绝望的废墟。

萨米尔没有像往常一样发火。他只是沉默地拿起那几瓣碎片,粗壮的手指仔细摩挲着断裂面,目光深沉。他走到观察窗前,看着外面正在进行地基平整的“广寒宫二期”扩建工地。巨大的工程机甲在挥舞着铲斗,扬起的月尘如同永不消散的浓雾。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建材,陈锋的蓝图将永远停留在蓝图上。

“我们或许从一开始思路就错了。”萨米尔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总想着把地球的经验生搬硬套过来。但这里不是地球。这里没有大气,没有水分,却有无限的真空、强烈的太阳辐射和……热量。”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扫过实验室角落里一台用于测试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小型太阳能聚焦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粘合’?为什么不能……‘焊接’?”

“焊接?”助手艾娃疑惑地重复。

“没错!”萨米尔的眼中重新燃起火焰,“月壤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地球上的陶瓷、玻璃原料类似!如果我们不用粘合剂,而是直接施加极高的热量,将月壤颗粒本身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让它们自然凝结、烧结在一起呢?就像古人烧制陶器,或者像地球上的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

这个想法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利用月球丰富的太阳能,直接将月壤“烧”成砖!无需从地球运输大量粘合剂,原料取之不尽,过程似乎也相对简单!

实验室的气氛瞬间被点燃。新的方向意味着新的希望。

但很快,现实的重锤再次落下。

他们首先尝试了直接用高功率激光束照射压实的月壤块。月壤表面迅速融化、玻璃化,形成一层光滑的釉质,但热量无法有效传导至内部,内部颗粒依旧松散。制成的“砖块”外强中干,一敲就碎,而且由于受热不均,极易变形、开裂。

“热量控制!关键是热量的控制和传导!”萨米尔盯着那块失败的、带着扭曲琉璃光泽的砖块,如同盯着一个难解的谜题。“我们需要的是整体均匀的烧结,而不是表面烧灼。”

他们尝试了在月壤中混合低熔点的添加剂来促进烧结,但添加剂的来源和成本又成了问题。他们尝试了不同粒径的月壤颗粒进行级配,希望留下热量传导的微观通道,效果微乎其微。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消耗着时间和宝贵的能源。实验室旁边的废弃物堆里,各种奇形怪状、颜色黢黑的烧结失败品越堆越高。

转机来自一次意外的“污染”。一名研究员在搬运月壤样本时,不小心将一小撮用于静电纳米膜实验的、经过特殊处理的碳纳米管材料洒进了准备烧结的月壤模具中。由于碳纳米管极其昂贵,他们舍不得废弃那批原料,便抱着侥幸心理依旧进行了烧结实验。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次制成的砖块,虽然颜色因为碳纳米管的混入而显得更深,但其结构强度却有了惊人的提升!断裂面显示,内部烧结得更加均匀和致密。

“是碳纳米管!”萨米尔几乎是扑到了电子显微镜前观察断裂面,“它们形成了微观的导热网络!像毛细血管一样,将热量更快速、更均匀地传递到了月壤块内部!促进了整体烧结!”

然而,狂喜之后是更大的现实问题。碳纳米管的制备成本极高,产量有限,根本不可能用于大规模制砖。

“我们必须找到替代品!”萨米尔斩钉截铁,“一种在月球上更容易大量获取的、能起到类似导热介质作用的材料!”

他们几乎翻遍了月球已知的所有矿物清单和勘探报告。最终,目光落在了一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上——月球极区水冰开采后残留的某些矿渣,以及月壤本身富含的钛铁矿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微粒。这些材料经过特定的电化学处理和纳米化研磨后,能否模拟出碳纳米管的部分导热效果?

新的实验开始了。方向是正确的,但过程依旧曲折。纳米化研磨的能耗、电化学处理的最佳参数、这些“月球本土添加剂”与不同来源月壤的最佳配比……无数个变量需要优化。

萨米尔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他的眼睛因长期盯着高温烧结炉而布满血丝,手上沾满了洗不掉的月尘和焦黑。他时而对着数据板咆哮,时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思考。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第几百次失败后,一个完美的配方诞生了。

采用来自风暴洋特定区域的细颗粒月壤,混合百分之五经过纳米化处理的钛铁矿渣作为导热介质,不加任何外来水分,使用经过精确聚焦和能量控制的太阳能炉阵列,在特定的升温-保温-降温曲线下进行烧结。

当烧结炉冷却完毕,打开炉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萨米尔戴着手套,亲手从炉中取出了那块砖。

它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深灰偏黑的颜色,表面略带粗糙的质感,却异常坚实。它不像地球的砖那样规则光滑,却自有一种粗犷而坚实的力量感。

萨米尔将其放在压力测试仪下。

数值开始攀升……100兆帕…200兆帕…500兆帕… 远远超过了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最终,在达到惊人的650兆帕时,砖体才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碎裂开来。而断裂面显示,内部烧结极其均匀致密,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孔隙。

“成功了……”艾娃喃喃自语,眼泪几乎要流下来。

实验室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欢呼声!人们相互拥抱,击掌,有人甚至将月尘抛向空中——尽管这严重违反了实验室规章,但萨米尔这次没有阻止。

接下来是严格的性能测试。抗辐射性优异!隔热性能良好!真空稳定性极佳!在模拟月面极端温差(-173°c至127°c)下循环上百次,强度仅有微小衰减!甚至对微陨石撞击也有一定的抗性!

“月壤烧结砖”——萨米尔将其命名为“玄武岩砖”,以地球上古火山岩的坚硬和耐久为其命名——获得了彻底的成功。

消息传出,整个基地沸腾了。

陈锋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他用力拍着萨米尔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意味着月球基地的建设将不再受制于地球的建材运输,可以真正实现指数级的扩张!穹顶之下,人类将拥有真正由月球自身血肉铸就的、坚固的家园。

很快,在广寒宫基地边缘,第一座实验性的太阳能烧结窑拔地而起。巨大的聚焦镜面将灼热的阳光反射到窑内,将一车车来自月球的“泥土”,烧制成一块块黝黑、坚实、承载着人类未来的砖石。

萨米尔站在烧结窑前,感受着那灼人的热浪。他看着一块刚刚出炉、还散发着高温的“玄武岩砖”被机械臂夹起,送往建设中的二期工程。

他的脸上没有笑容,只有深深的疲惫和一种沉静的满足。这砖,没有纳米膜的高科技光环,没有量子纠缠的神秘莫测,但它却是最基础、最坚实的那部分“钢铁脊梁”。

它源于月球的尘土,最终也将化为月球的一部分,默默支撑起一个文明迈向深空的脚步。

这或许,正是最坚实的回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