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 第21章 捷报进京

赵风点头,目光扫过城角晾晒的甲胄——那是大雪龙骑的战铠,甲叶上的血渍已被雪水冲刷干净,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他忽然想起那日分粮时,有个断了腿的老丈抱着他的腿哭,说儿子被乌桓人挑死在门前,如今总算能闭眼了。

这哭声像根刺,扎在他心里,也让他更明白:一时的胜利不够,得让边境真正安稳下来。

三日后,斥候从北边传回消息:踏顿带着残兵逃回乌桓王庭,被首领丘居力劈头盖脸骂了半日,据说帐外的雪地里跪满了求情的长老,才保住他一条命。

乌桓各部落一时人心惶惶,抢粮的事暂且搁下,只传丘居力在帐中拍着案几吼:“开春!等开春草长起来,必踏平安平!”

消息传到安平,赵风正在校场看士兵操练。新缴获的四千匹乌桓战马被圈在一旁,鬃毛油亮,蹄子刨着冻土,引得不少骑兵眼馋。

他捻着手指沉吟——乌桓人虽退,狼子野心未死,开春后的反扑只会更狠。眼下辽东军虽胜,可一万五千步兵折损近四千,骑兵虽有大雪龙骑撑场面,总数也不过一万,真要硬碰硬,未必能稳占上风。

“传令下去,”赵风转身对典韦道,“从流民里再挑五千精壮,编入步兵营;骑兵营扩编两千,就用这四千匹乌桓马,让大雪龙骑的校尉带他们,日夜操练马鞍马槊,开春前必须形成战力。”

典韦瓮声应下,双戟在掌心转了个圈:“主公放心,保证练得他们比狼还凶!”

可赵风心里清楚,光有兵不够。那日清点文武名册时,他看着竹简上的名字:武将有赵云、黄忠、典韦、黄叙、夏侯兰,文臣有郭嘉、戏志才、陈群、钟繇,虽都是一时俊杰,可比起将来要面对的风浪——黄巾百万之众,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还有那些藏在乱世里的枭雄——这点人手,终究是单薄了。

他想起记忆里那些尚未出头的名字:那在谯县乡野里练刀的许诸,那在辽东隐居的管宁邴原,那在常山还没投军的少年颜良文丑,还有那在南阳耕读、等着“卧龙”之名传遍天下的诸葛孔明……这些人,如今多半还在乡野间蛰伏,像埋在土里的明珠,等着被人发掘。

“奉孝,”赵风回头看向正抱着暖炉的郭嘉,“年关将近,我打算亲自去趟各地寻访一番。”

郭嘉抬眼,目光亮了亮:“主公是想……访些人才?”

“正是。”赵风望着校场尽头的炊烟,语气沉了几分,“黄巾之乱已露端倪,洛阳城里那位陛下还在醉生梦死,这天下,怕是要乱了。

咱们要守得住辽东,要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光靠手里的兵不够,得有更多能臣猛将,跟咱们一起扛。”

戏志才恰好从帐中走出,手里拿着新拟的春耕章程,闻言接口道:“主公远见。如今各路诸侯还在观望,正是咱们寻访人才的好时机。只是岁末天寒,路途难行……”

“难行,也得去。”赵风攥紧了拳,指节泛白,“等开春乌桓再来,等黄巾战火燃起,再想找机会,就晚了。”

城楼下,分完粮草的百姓开始清扫街道,孩童的笑声混着士兵的呼喝,在寒风里荡开。

赵风望着北方乌桓的方向,又转头望向中原腹地,眼底的光越来越亮——这场乱世棋局,他不仅要入局,还要带着手里的牌,一步步走到最前面去。

而眼下第一步,就是把那些散落的棋子,一个个捡到自己手里来。

光和七年深秋,朔风卷着枯叶拍打德阳殿的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塞外胡笳的哀鸣。

殿内地龙烧得再旺,也驱不散那股从金砖缝里渗出来的浸骨寒意——那寒意里,有深秋的肃杀,更有大汉朝堂摇摇欲坠的沉郁。

龙椅上的灵帝刘宏裹着三层锦袍,领口绣着的金龙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哑色。他脸色蜡黄如陈年宣纸,颧骨却透着不正常的潮红,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喘息,胸腔里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絮,嗬嗬作响。

可那双半眯的眼睛里,偶尔闪过的精光却依旧锐利,像病虎伏在山巅,纵然气息奄奄,威慑力也未曾消减半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张让的公鸭嗓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尖细中透着几分拿捏好的不耐烦。这位权倾朝野的常侍垂手侍立,貂珰在鬓角晃悠,眼角的余光扫过阶下群臣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他太清楚,这群人里,有多少是冲着陛下的病体来的,又有多少,是盯着袁家那四世三公的招牌摇尾巴的。

太尉杨彪执笏出列,袍角扫过金砖,带起细微的尘土。他花白的胡须在胸前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压抑的焦虑:“陛下,臣有急奏。

目下已近冬节,塞外草枯,乌桓三部饥寒交迫,必生寇边之心。往年渔阳、右北平遭其洗劫,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今年更有探报,乌桓大人苏仆延已联合峭王蹋顿,聚众两万余,正往辽东安平而来,其意不善啊!”

话音未落,殿内已是一片低低的骚动,像被惊动的蜂群。

“安平乃辽东咽喉,若被攻破,辽西、右北平皆危矣!”

“可边军早已缺饷三月,士卒冻馁,甲胄朽坏,如何迎敌?”

“要不……再征些粮草送去?可郡县府库也早已空了,去年征的‘助军钱’,至今还压着百姓的骨头呢……”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声越来越杂,却没一句能落到实处。灵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锦袍滑落肩头,露出里面绣着云纹的中衣。他喘着粗气,枯瘦的手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却依旧稳稳地指着阶下:“够了!朕要的是退敌之策!不是听你们哭穷!”

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相击的脆响,瞬间压下了所有议论,“养着你们这群三公九卿,食汉禄,着官袍,连群茹毛饮血的蛮子都挡不住,留着何用?!”

“陛下息怒!”

“臣等罪该万死!”

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额头叩在冰冷的金砖上,咚咚作响,像在敲丧钟。杨彪跪在最前,老脸涨得通红,喉头滚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他知道,国库空虚,边军疲敝,这话问得再狠,也确实无人能答。

就在这死寂得令人窒息的时刻,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甲胄碰撞的脆响,一个小黄门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发髻都散了,嘶声喊道:“陛下!辽东急报!八百里加急!”

灵帝浑浊的眼中骤然亮起一丝光,那光刺破了病气的阴霾,他挣扎着坐直身子,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快!宣信使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