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 第111章 收服张秀

一旁的戏志才此时也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若有所思地补充道:“在拟定处置令的时候,可以将张绣、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明确地区分开来,只列举他们‘从逆’的过错,而对他们‘为恶’的事情则一概不提。

这样一来,既给足了他们面子和台阶,也能让外界知道主公是一个重情重义、爱惜人才之人。”

赵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赵云身上,沉声道:“子龙,事不宜迟,你现在就立刻前往天牢去见张绣叔侄二人,并将我的话转达给他们:念及你们之间的师门情义,我可以对他们以往的过错既往不咎。

若是他们肯归降于我,张绣可以统领他原来的本部兵马,专门训练枪卒;

张济也会被授予校尉之职,跟随在他侄子的身旁。但若是他们执意不肯归顺,那就只能按照军法来处置了。”

“末将领命!”赵云拱手,转身时白袍如流云,大步出了议事厅。

其余人等亦领命行事,武将们离去时甲叶铿锵,谋士们则围向案前,由戏志才执笔拟定文书。

两天之后,在天牢的深处,一片阴暗潮湿。

董卓被囚禁在最里面的一间囚室里,他曾经作为相国时所穿戴的金冠蟒袍已经被换成了破旧的囚服。

他的头发散乱如枯草一般,毫无生气地垂落在双肩上。

他那原本锐利的双眼此刻也变得浑浊不堪,只是茫然地望着头顶上方的天窗,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和活力,整个人就像一块麻木的石头。

突然,囚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一名狱卒走了进来,满脸怒容地呵斥道:“董卓,你这逆贼!还不快快跪下!”

然而,董卓却只是淡淡地哼了一声,那嘶哑的嗓音中透露出无尽的虚妄和不屑:“吾乃相国,尔等岂敢如此无礼!要杀便杀,何必如此聒噪!”

与董卓相邻的囚室里,李傕和郭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傕像一摊烂泥一样瘫坐在地上,他的裤脚已经被自己的尿液湿透,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当他看到狱卒从门前走过时,他突然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猛地扑上去,死死抱住狱卒的腿。

嚎啕大哭起来:“差爷啊!求求您高抬贵手,通融通融吧!我等愿意投降啊!只要能保住性命,我等愿意为赵将军牵马坠蹬,绝无二话啊!”

郭汜见状,也急忙跟着磕头求饶,他的额头不停地撞击着坚硬的地面,很快就撞得鲜血直流。

但他似乎完全顾不上这些,只是一个劲地哭喊着:“都是董卓那老贼逼我们的啊!我等也是迫不得已啊!求赵将军开恩,饶我等一命吧!”

他们的哭嚎没传到斜对面的囚室。张绣身着囚服,却依旧脊背挺直,手中虽无长枪,指节却习惯性地扣着囚床边缘。

模仿握枪的姿态——那是师父教给他们师兄弟三人的“持枪定气”之法。他叔父张济站在一旁,神色焦虑,却没敢打断他的沉思。

“师弟。”

熟悉的声音响起,张绣猛地抬头,见赵云白袍银甲立在囚室门口,手中虽无枪,周身却透着枪术高手的凌厉气场。

他愣了愣,随即偏过头,语气带着几分不甘:“赵师兄?你如今跟着赵风师兄,倒是风光。”

“师父当年教我们,学枪是为了护人,不是为了跟着乱臣贼子蹉跎。”赵云走进囚室,语气平和却坚定,“如今我随兄长(赵风)讨逆除董,正是需要人手平定乱世的时候。

他念及师门情义,知道你从未为恶,特让我来劝你——归降吧,别让师父的枪法,埋在天牢里。”

张绣紧攥拳头,喉结耸动:“我虽未曾屠戮百姓,然终究为董卓部将,归降岂非叛国?”

“董卓祸乱朝纲,残害苍生,何以为明主?”赵云趋前一步,声线低沉,“昔日师父曾问吾等,学枪所为何事?你言‘为护一方安宁’。

而今主公予你此契机,使你率麾下枪卒,剿贼寇、保百姓,此乃汝应行之正道。

且若不降,非但自身武艺无用武之地,叔父张济亦将随你殒命,此果乃汝所愿见?”

张济此时赶忙趋前,扯了扯张绣的臂膀:“绣儿,赵将军所言甚是!你师父昔日对我亦有恩,赵风将军尚念旧情,吾等切莫错失此良机!”

张绣凝视着叔父那如热锅上蚂蚁般焦急的面庞,脑海中又回荡起师父的谆谆教诲,再联想到自己那身威震北地的枪王绝技,若命丧天牢,实乃心有不甘。

他沉默须臾,忽地昂首,双眸之中已没了先前的傲慢之气,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坚毅果敢:“好!我愿归降。但我有一个条件——若赵风师兄日后忘却了师父‘护民’的教诲,我张绣必将提枪离去!”

“主公心怀天下,必不会辜负于你。”赵云微微一笑,伸手轻拍他的肩膀,“走吧,随我去拜见主公。”

与此同时,在李儒的囚室之中,贾诩的劝降依然遭到了拒绝。李儒身着一袭素衣,宛如高洁的雅士,他将《孙子兵法》小心翼翼地卷好,放置在案几之上,那挺直的脊背。

恰似那宁折不弯的青松:“文和,我追随董公多年,他虽有过错,却对我恩重如山。赵将军固然是一代明主,但我此生只愿侍奉一主,你请回吧。”贾诩望着他,最终也只能无奈地转身离去。

三日之后,洛阳城南门刑场之上。

阳光如碎金般洒满刑台,百姓们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刑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手中紧紧攥着石块和烂菜,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满是对董卓一党的愤恨。

当董卓被押上刑台时,百姓们的怒骂声犹如惊涛骇浪般席卷而来,杂物如密集的雨点般砸在他身上,直到此刻,他那原本浑浊的眼眸中才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然而,却发不出哪怕半点声音。

李儒被押上来时,神色沉稳如渊,对着百姓微微拱手,仿佛在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从容不迫;

而李傕、郭汜则如烂泥般瘫软在地,被刽子手像拖死狗一样拖着上刑台,哭天抢地地求饶,却只换来百姓如潮水般更凶的唾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