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念力的范围带动精神力、以及太极空间可以感知的范围已经来到了900米。
念力的力量已经很大了。
或许要不了多久,重机枪这样的武器就对宋河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桩功也慢慢开始进入了正轨。
虽然提升不是很大,但每天微弱的提升依旧被宋河的念力看在眼中。
而且宋河还因为对自己的开发,弄出一个类似于“内视”的能力。
可以看清楚自己的**。
身上的肌肉纤维变得粗壮,坚韧了许多。
身体强度是肯定在缓缓增加着的。
念力修行上,七级左右的疼痛开始慢慢下降。
所以宋河再次加大了对受体的刺激,始终把高等级的疼痛控制在七级左右。
低等级的疼痛控制在三级左右。
这样一来,宋河的提升也会开始慢慢变大。
基本上和修仙的概念差不多。
筑基期吸收的天地灵气肯定是要比炼气期更多更快的。
之前,宋河一直觉得念力这东西,是没有境界的。
但获得了《清泉流水》之后,宋河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念力的修行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但并不像是修仙一样,每个等级和每个等级之间有所谓“瓶颈”之类的东西。
也并不意味着每个等级之间的战斗力会有什么质变。
念力的修行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
但量变引起质变这句话本来就很唯心。
需要达到什么量才能质变?
你根本就说不清。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清泉流水》修炼出来的念力就是拥有很多水的特性。
比如用《清泉流水》修炼出来的念力是呈现液态的。
此时宋河的念力已经有了开始化作一滴水的前兆。
这种说法没什么依据,因为宋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念力是处在什么地方的。
按理来说,人的精神力这东西,应该是储存在脑子里面的。
但宋河缺有一种强烈的想法,那就是没了脑子,宋河依旧能以“念力体”的形式直接存在。
念力,应该是存在于更加虚无缥缈的“灵魂”上面的一种能力。
宋河目前按照所谓“水”的特质,给念力的修行暂时定下了一个比较模糊的修行境界划分:
雾、雨、流、泉、溪、河、湖、海
当然,这是宋河一厢情愿定的境界。
具体的境界划分,宋河还是不太清楚具体有没有所谓的境界。
计算机系统的事情,宋河这几天一直在不断的优化,优化各种接口,端口之类的。
准备弄出一个相对全面的万能接口,亦或者是直接让以后地球上所有的接口都用宋河的标准。
很多端口那是根本没有任何规律的。
举个和这个很恰当的例子。
全世界有60%的火车轨道的宽度是1435毫米,也就是1.435米。
你猜这数字是怎么来的?
完全不是因为什么承载量什么安全之类的问题。
起因居然是欧洲马车的宽度?
按宋河的想法来,直接给定在了两米。
而宋河现在在码代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在做这个事儿。
但里面类似这种的例子太多了,不得不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宋河预估系统写好,到超算运行,大概从原来的一个星期变成了现在的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
但系统写好,也并不代表着就能让超算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只是能用而已,还不知道把这些标准改了具体会有哪些bug。
还需要写各种配套的软件。
软件的bug还需要维护。
哎,宋河已经开始预料到自己后半生的凄惨码农生活了。
头顶凉凉的风吹来,脑袋上的头发很有可能不保。
随随便便吃了顿饭,宋河暂时将这些烦恼压下。
目前也没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想要大规模的培养出合格的程序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起身掸了掸身上的雪,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但此时并不是完全黑暗的。
雪地通过折射保留了一部分的光线,使得夜晚的原始森林并不是黑暗的。
像是晚上太阳下去,但天还有些擦亮的感觉。
摇了摇头,化作一头雄健的海东青飞上了天空。
冬天晚上的大兴安岭还是很安静的。
宋河也不是在找什么草食系动物。
大兴安岭冬天夜间活动的大型动物,大概就只有黑熊、东北虎和猞猁了。
当然,这里指的黑熊,是没有冬眠的一些特殊个体。
宋河主要的猎物还是东北虎和猞猁。
这两种动物的药用价值和毛皮价值都很高。
不过宋河发现的第一只符合自己预期的猎物,还是一头正在冬眠的黑熊。
神识扫到这头黑熊的时候,宋河都是一愣。
缓缓落在一处枯木上,宋河变了回来。
这是一根非常大的枯木,直径大概在两米多,不到三米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