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我媳妇是憨批 > 第131章 被什么东西划伤了

重生:我媳妇是憨批 第131章 被什么东西划伤了

作者:海小鳐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5 05:56:34

顾重久就盯着宁小啾。

见她咔吧咔吧眼,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挠了挠头顶,把呆毛给挠得炸了起来,似乎察觉了点什么,想开口的样子。

管她是准备喷火,还是准备说什么难听的,不让她张口就对了。

他果断道:“前堂隔席寿糕已上,轮到我们小辈呈寿礼给祖母贺寿,祖母定想见你准备的心意,我是来找你赶紧回去的,若十皇子和杨姑娘没看够鱼,不妨先在此多待片刻,何时看够我再让人带二位回去。”

他这一打岔,宁小啾就忘了刚才自己察觉的那一丝不对劲了。

立即和二人商量,“啊,我要去给祖母送寿礼,你俩要搁这儿看吗?”

“不,我也们一起回去。”

杨飞飞和陈执一起摇头,没有宁二娘,谁能用树枝叉出那条肥鱼?

几人就这么默默回了宴席上,各归各位,开启了下半场的吃吃喝喝。

确实也如顾重久所言,小辈们正在进行拜寿献礼环节。

中规中矩的一众拜礼中,宁小啾大大方方送上的琉璃宝莲灯,让太夫人眉开眼笑,这小姑娘,果然和她想的一样,是个利落的。

寿宴结束时,太夫人身边的嬷嬷找了过来。

当着周围一众人,陈嬷嬷先递给宁小啾一个锦盒。

然后才笑着对老夫人道:“伯老夫人勿怪,我们太夫人腿脚不便,今儿又累着了,不能亲自相送,只让老奴代她送亲家出府,另外让二姑娘有空时常来府里陪她老人家说说话。”

陈嬷嬷是太夫人身边得力的贴身嬷嬷,单独送礼给宁小啾,又邀请宁小啾时常过府陪着说话,就是明白告诉安宁伯府及等着看热闹的人。

这门亲事,定国公府是打心眼里认可了。

旁人还没怎么地,老夫人乐得笑开了花。

之前她过去和太夫人聊天的时候,太夫人态度还没这么热络,吃完席就称上了亲家,可见是二丫头得了太夫人眼缘了。

这可真是太好了,她和大郎的心终于可以放肚子里去了。

天知道,自从拿显灵一事洗白,实则是派王嬷嬷过去以脖颈的伤威胁,赖上定国公府这门亲事后,她这颗老心啊,是七上八下的。

唯恐哪天一睁眼,人家就上门退亲了。

这下可算是落实了二丫头的名分。

老夫人高高兴兴,带着定国公府送的比旁人多一倍的回礼,一家子浩浩荡荡返回安宁伯府。

安宁伯的马车前头带路,一大家子朝文华街绕了一圈,把苏家苏子裕接上了车。

今晚伯府也准备开个其乐融融的宴席,不管为啥,反正老夫人高兴就要开个家宴,把两位表亲都要喊上,热闹。

刚走到文华街西街口,安宁伯的马车头马突地嘶鸣一声,一个前蹄抬高,差点把马车给撅翻。

“怎么回事?”安宁伯吓一跳,喝问。

车夫安抚了头马,宁淮景跳下马车查看,这一看不要紧,一看就嚷嚷道:“是咱的马屁\/股被什么东西划伤了,哎呀,怪不得呢,这划得老深,可不疼嘛。”

宁小啾听见他嚷嚷,掀帘就要下去。

被老夫人瞪了一眼,“老实坐着,哪里就显着你了,你爹和二叔还有大郎都在前面。”

宁小啾老实了,不下去就不下去,掀车帘总不能不许吧?

透过车帘,就只能看见宁淮景的背影,此时他正掐腰对着巷道上方指指点点。

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一片杂乱的枝丫,从一户人家的墙上无所顾忌地伸出来,枝丫上叶子稀稀落落,倒是那刺,又尖又长,张牙舞爪地,看着就发怵。

大概是马跑得靠墙太近了,正好被那尖刺拉了一下。

“这家人怎么回事?”下马车的宁彦生皱眉看着伸出墙外,占了三分之一巷道的刺枝,让车夫去敲门,“这野山楂的刺最是坚硬,就算不是划伤咱家的马,划伤行人可怎么好?让他们出来把树枝给锯了。”

二老爷已经有京官正式编制了,这京都坊间巷道,事关百姓民生安全,管管也是分内之事。

苏子裕也对下车的安宁伯道:“这家人不大好相与,最近不少马车和行人被这树枝剐蹭刮伤,也有人找上门,但这家人,有一个瘫痪的郎君,一对年迈的父母,一个二十余未出阁的妹妹,三个年纪小的娃娃,还有,还有一个在花楼洒扫的女人……”

文华街紧邻永昌坊,因为距离贡院比较近,会试前后,文华街是聚集文人最多的地方。

苏子裕就是住在文华街的秋华客栈里,还有一个大燕闻名的状元楼,足有三层,在文华街独领风骚。

在文华街住上一个月,街头街尾的新闻不知道十分,也能知道个八分。

这一家人,因着这棵嚣张的山楂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家人成分挺复杂,宁俊生皱眉,看着较真的二弟,暂时没言语。

车夫敲半天门,竟然无人应声。

倒是把他们隔壁邻居,一个中年男人给敲出来了。

从门缝里看站着的几人衣饰不凡,还有数辆马车,就知道邻居老铲头家的树枝又刮着人了。

一边开门,一边高声对几人道:“别敲了,这时候就老铲儿子在家躺着,敲破了他也起不来,没吃大亏就别计较了,等他家那个彪悍的闺女来家,一刀砍过来你们也得怂,赶紧走吧,走吧哈。”

马屁\/股被划伤不过是件小事,除了二老爷官威风没逞着,并不妨碍安宁伯府一行人高高兴兴回府搞宴席。

安宁伯接苏子裕过府,是为了给杨家侄子杨珺饯行的。

离会试结束已近半月,对此次成绩心里有数的学子,不少早已经踏上返家的旅途。

大燕会试录取贡士名额,随着建朝日久越来越少。

从太祖初建朝第一批取士五百后,递次减少,至今上,只取前二百人。

可全大燕朝三年积攒来赶考的学子,足有八千五百多人。

想在近万人中,拔得百分之二的概率,想想就知道有多难了。

杨珺就是心里有数,他一直觉得以自己的资质,能中了举人就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若非姑母与三叔都去信催着父亲让他来京,他早就在黄陂县里谋到职了。

说不定,将来还能承继祖父的县丞之职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