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42章 中军帐审?首恶伏法

大唐中兴 第42章 中军帐审?首恶伏法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乾元元年腊月二十一的太阳,总算舍得把暖光洒在邺城头上。中军帐里的炭盆烧得正旺,火星子 “噼啪” 蹦到铜盆边,把案上堆着的叛军卷宗都烘得带了点温度。李倓刚坐下,就看见阿依古丽抱着个陶碗凑过来,碗里是刚煮好的奶粥,还飘着两颗红枣 —— 是崔九娘早上送来的,说给 “指挥有功的公主补补”。

“殿下,你闻闻,这奶粥比草原的马奶酒还香!” 阿依古丽用木勺搅着粥,热气熏得她眼睛眯成缝,狼毛披风随手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绣着狼头的棉甲,“等审完那些叛军,我分你一半,孙小五说红枣是他从农户家换的,甜得很。”

李倓刚点头,帐帘就被掀开,周虎裹着一身寒气冲进来,手里攥着个麻绳捆着的木牌,上面刻着 “叛军粮道统领” 五个字,边角还沾着点焦黑 —— 显然是从烧粮道的叛军身上搜出来的。“殿下,叛军余党都押到帐外了!带头的三个,就是烧粮道的主谋,嘴硬得很,刚才还跟守卫吵,说‘要杀要剐给个痛快’!”

“痛快?哪有那么容易。” 阿依古丽放下陶碗,摸出腰间的套马索,铜环在手里转了个圈,“草原上处置偷马贼,还得先让他看着马群哭半天呢,这些烧百姓粮的,得让他们先听听农户的骂声。” 正说着,孙小五抱着账本跑进来,差点被帐帘绊倒,账本散了一地,他蹲在地上捡,嘴里还念叨:“崔九娘姑娘让我记清楚,哪些叛军是被强征的,哪些是主动作恶的,别判错了……”

李倓笑着帮他捡了本账本,递过去:“别急,审的时候一个个来,你在旁边记,凡是主动参与烧粮道、杀百姓的,都标红;被强征的,标蓝,按‘只追首恶’的规矩来。” 孙小五用力点头,把账本抱在怀里,跟在李倓身后,活像只护着谷子的小麻雀。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嚷,程千里的声音混在里面,带着点不耐烦:“都老实点!再吵把你们的马镫卸了,让你们走着回营!” 阿依古丽挑了挑眉,对周虎说:“你看,程将军这脾气,比草原的冬风还冲,不过…… 比之前骂回纥骑不懂战阵的时候,倒是顺眼多了。”

第一个被押进来的叛军将领,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叫张老三(跟之前牺牲的玄甲队老兵重名,周虎特意跟他确认过,不是一个人),他被两个士兵架着,还梗着脖子喊:“我是奉史朝义的命令烧粮道!要杀就杀,别磨磨蹭蹭!”

李倓坐在案后,手指敲了敲案上的卷宗,声音平静:“史朝义跑了,你却留在这儿烧粮道,可知你烧的粮里,有张家庄三百户农户的过冬粮?王大娘的儿子,就是因为去粮道护粮,被你们砍伤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

张老三眼神闪了闪,却还是嘴硬:“打仗哪有不烧粮的?唐军不也烧过叛军的粮吗?” 这话刚落,阿依古丽就从怀里摸出个烤红薯(是早上揣的,还没吃完),掰了块扔过去,正好砸在他脑门上,红薯泥沾了一脸。

“你还好意思说!” 阿依古丽叉着腰,嗓门比刚才亮了三分,“唐军烧叛军的粮,是因为叛军抢了百姓的粮!你们烧的是百姓自己的粮!草原上的狼都知道,冬天不抢牧民的存粮,你连狼都不如!” 张老三被砸得懵了,抹了把脸上的红薯泥,还想反驳,却被周虎瞪了一眼,吓得把话咽了回去。

李倓拿起一支红笔,在卷宗上画了个叉:“张老三,参与烧粮道,杀害护粮百姓三人,按律当斩。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张老三脸色瞬间白了,刚才的嚣张劲儿全没了,“扑通” 一声跪下,哭着喊:“殿下饶命!我是被史朝义逼的!我要是不烧粮道,他就杀我全家!”

“你烧粮道的时候,怎么没想过百姓的全家?” 孙小五在旁边小声嘀咕,却被张老三听见了,他抬头瞪着孙小五,却被周虎一脚踹在膝盖上:“老实点!孙兄弟说的没错,你烧粮的时候,怎么不心疼百姓?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李倓挥了挥手,让士兵把张老三押下去,又让人带第二个叛军将领进来。这个将领叫李二狗,比张老三瘦,进来就吓得腿软,跪在地上直磕头:“殿下,我没主动烧粮!是张老三逼我的!我就帮着搬了个火把,别的啥也没干!”

阿依古丽凑到案前,眯眼瞅着他:“你没主动烧粮?那你腰间的刀上,怎么有百姓的血?我昨天让巴特查过,你砍伤了两个护粮的流民军,还抢了王小子的棉袄,是不是?” 李二狗的脸瞬间红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承认:“是…… 是我一时糊涂,殿下饶命!”

李倓翻了翻卷宗,发现李二狗确实是被张老三胁迫的,只是中途抢了百姓的东西,便对他说:“你虽未主动烧粮,却伤人抢物,按律贬为庶民,发配到关中屯田,五年内不得返回家乡。” 李二狗赶紧磕头谢恩,被士兵押下去的时候,还不忘回头对孙小五说:“多谢小先生记着我是被胁迫的!我以后一定好好屯田,再也不打仗了!”

第三个叛军将领叫王虎,是烧粮道的主谋之一,进来的时候还想反抗,被士兵按在地上,他却还是喊:“我不服!你们唐军凭什么判我?史朝义还会回来的!到时候你们都得死!” 程千里正好从帐外进来,听见这话,一脚踩在他背上,声音冷得像冰:“史朝义跑的时候,连你的家眷都没带,你还在这儿替他卖命?我看你是脑子被烧粮的火熏坏了!”

王虎被踩得喘不过气,却还是嘴硬:“我就是不服!” 阿依古丽从案上拿起一张纸,扔在他面前 —— 是张家庄农户联名写的状纸,上面按满了红手印,“你自己看,这是百姓告你的状纸,你烧了他们的粮,还杀了李大爷的孙子,他们都盼着你伏法。你不服也没用,按律,斩!” 王虎看着状纸上的红手印,终于没了力气,瘫在地上,再也不说话了。

三个首恶审完,帐外传来崔乾佑的声音,带着点紧张:“殿下,臣…… 臣带犬子崔明来领罪。” 李倓让士兵把他们带进来,看见崔明低着头,手里攥着个布巾,布巾上绣着崔家的族徽,却已经被揉得皱巴巴的。

崔乾佑刚跪下,就对李倓说:“殿下,犬子年少无知,一时糊涂参与了烧粮道,臣愿代他受罚!之前臣戴罪立功,打开东门,都是犬子帮着说服家丁的,求殿下饶他一命!” 崔明也跟着跪下,声音带着哭腔:“殿下,是我不对,我不该听叛军的话烧粮道,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别杀我爹!”

阿依古丽坐在旁边,啃着剩下的烤红薯,插嘴道:“崔老爷,你也别太着急,殿下说了‘只追首恶’,你儿子虽然参与了烧粮道,却没杀人,也帮着开东门,罪不至死。不过…… 也不能轻饶,得让他受点教训,知道烧百姓的粮是错的。”

李倓点了点头,对崔明说:“崔明,你参与烧粮道,按律当判流放,念你有戴罪立功之举,就贬为庶民,流放西北,去安西都护府屯田。那里有回纥商队往来,你要是好好屯田,以后还能跟着商队回河北看看。” 崔明愣了愣,随即磕头谢恩:“谢殿下!我一定好好屯田,再也不犯错了!”

阿依古丽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对了,西北有个姓秦的姑娘,叫秦玉微,是当地的大族,管着屯田和流放犯的事,她可厉害着呢,骑术比男人还强,你要是敢偷懒,她能用套马索把你吊在树上晒半天!” 崔明吓得一哆嗦,赶紧说:“我一定好好干活,绝不偷懒!” 崔乾佑也松了口气,对李倓说:“多谢殿下开恩!臣以后一定好好帮着发放粮种,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

孙小五在旁边记完账,抬头对崔乾佑说:“崔老爷,崔明流放西北,路上的粮草我已经帮他准备好了,还有两件棉袄,是农户送的,说让他路上穿暖点。” 崔乾佑感激地看着孙小五:“多谢孙小先生!臣以后一定多帮着农户修水渠,报答他们的恩情。”

李倓让士兵把崔明带下去准备流放的东西,对崔乾佑说:“你回去后,继续管理崔家粮栈,把粮栈里的粮食都拿出来,分给邺城的百姓,尤其是张家庄的农户,他们的粮被烧了,得让他们先度过这个冬天。” 崔乾佑点头应下,躬身退了出去,脚步比进来时轻快了不少。

崔家父子走后,程千里还站在帐里,手里攥着个东西,犹豫着要不要上前。阿依古丽看见他,笑着说:“程将军,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是给我的马镫零件吗?上次我的马镫松了,你还说回纥的马镫不结实呢。”

程千里的脸微微一红,走上前,把手里的马镫零件递给阿依古丽 —— 是个玄铁做的马镫环,上面刻着朔方军的花纹,边缘还磨得很光滑,显然是用了很久的。“这个…… 是朔方军的马镫加固环,套在马镫上,不容易松动。上次你说回纥骑兵训练多,马镫容易坏,下次训练,我教你们朔方军的马镫加固法,比你们草原的方法结实。”

阿依古丽接过马镫环,放在手里掂了掂,笑着说:“多谢程将军!我就知道你不是真的讨厌回纥骑,之前你说我们不懂中原战阵,是因为没看见我们在范阳的表现吧?” 程千里的脸更红了,摸了摸鼻子:“之前是我不对,不该小瞧回纥骑兵,你们的套马索在战场上很有用,尤其是对付叛军的骑兵。”

周虎在旁边凑趣:“程将军,你这是要跟公主学套马索吗?我跟你说,公主的套马索可厉害了,上次在粮道,她一索子就套住了叛军的小头目,比我的弯刀还快!” 程千里瞪了周虎一眼,却还是小声说:“套马索…… 在西北可能用得上,安西都护府多草原,要是遇到马贼,套马索比刀管用。”

阿依古丽眼睛一亮,从腰间解下一根备用的套马索,递给程千里:“这根套马索送给你!是用草原的牛筋做的,比中原的麻绳结实,下次我教你怎么甩,能套住奔跑的马。你教我们马镫加固法,我教你套马索,咱们互相学习,以后在西北打仗,也能配合得更好。”

程千里接过套马索,手指摸了摸牛筋,感受着上面的粗糙纹理,突然笑了:“好,互相学习。之前在冀州,是我太固执,以后不会了。回纥骑兵和朔方军,都是大唐的军队,该一起对付叛军和吐蕃。” 阿依古丽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对嘛!草原和中原,本来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帐外传来巴特的声音,喊着:“公主,该给投降的叛军分粮了!农户们都把粮运来了,说要给他们留点过冬的粮!” 阿依古丽站起身,对程千里说:“走,一起去分粮!让你看看回纥骑怎么跟农户打交道,以后你去西北,也能跟当地的牧民好好相处。” 程千里点了点头,跟着阿依古丽往外走,手里的套马索和马镫环,在阳光下闪着光,活像两个和解的信物。

中军帐外的空地上,农户们正忙着把粮袋卸下来,崔九娘带着老周和几个伙计,给投降的叛军分粮,每人两斗粟米、一件棉袄。阿依古丽走过去,看见王大娘正给一个叛军递馒头,笑着说:“王大娘,您还给他馒头啊?他之前可是帮着叛军烧粮道的。”

王大娘笑着摇头:“姑娘,他也是被强征的,家里还有老娘等着他呢。给他个馒头,让他路上吃,别饿坏了。咱们河北人,不记仇,只要他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是好百姓。” 那个叛军接过馒头,感动得哭了,对王大娘说:“大娘,谢谢您!我以后一定好好种地,再也不打仗了!”

程千里站在旁边,看着这场景,心里暖暖的。他之前总觉得回纥骑兵和农户合不来,现在才发现,只要真心对百姓好,不管是草原人还是中原人,都能好好相处。阿依古丽递给他一个馒头,笑着说:“程将军,尝尝王大娘做的馒头,比军营里的杂面馒头好吃多了!” 程千里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确实很香甜,比他之前吃过的任何馒头都好吃。

周虎和王石头带着流民军的弟兄们,帮着农户搬运粮袋,孙小五则在旁边记账,偶尔还跟叛军聊几句,问他们家里的情况,要不要给家里带封信。崔明也过来帮忙,他已经换了身粗布棉袄,手里抱着个粮袋,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很开心:“孙小先生,我帮着分完粮再走,也算是为邺城的百姓做点事。”

李倓站在远处,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心里踏实下来。邺城收复了,首恶伏法了,百姓们开始恢复生活,河北的乱局,终于慢慢平息了。他想起之前在范阳的日子,想起香积寺之战牺牲的弟兄们,现在看来,他们的血没有白流,大唐的中兴,终于有了希望。

夕阳西下,把中军帐的影子拉得很长。阿依古丽和程千里坐在粮袋上,一个教他甩套马索,一个教她马镫加固法,周虎在旁边起哄,说要跟他们比谁的技术好。孙小五抱着账本,坐在他们旁边,偶尔帮他们递个东西,王大娘则端来一锅热粥,让大家趁热喝。

崔明分完粮,背着行李准备出发去西北,他回头对众人说:“各位放心,我一定好好屯田,等我回来,给大家带西北的葡萄干!” 阿依古丽笑着挥手:“别忘了,西北有秦姑娘看着你,要是偷懒,我让她用套马索吊你!” 崔明笑着点头,转身消失在夕阳里,脚步坚定,没有一丝犹豫。

帐外的炭盆还在烧着,火星子蹦得很高,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暖暖的。程千里甩了甩套马索,虽然还不熟练,却已经能套住远处的粮袋,阿依古丽笑着鼓掌:“程将军,进步很快嘛!以后去西北,你就能帮着回纥商队对付马贼了!” 程千里也笑了,这是他第一次在河北的军营里,笑得这么轻松,这么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