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48章 雪夜粮车遇叛军

大唐中兴 第48章 雪夜粮车遇叛军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粮队行至河中府地界时,已是护粮行程的第五日。鹅毛大雪连下了两夜,原本平整的驿道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牛车碾过之处,留下两尺宽的深深辙印,每前行一步都异常艰难。周俊勒马回禀时,睫毛上的雪沫已凝成冰碴:“殿下,前面是野猪岭,坡陡路滑,粮车怕是要滞涩半个时辰。”

李倓抬手抹去眉骨的积雪,目光扫过队伍中段 —— 五十辆粮车如同黑色巨蟒伏在雪地里,车夫们正用木杠撬动陷在雪窝里的车轮,呵出的白气瞬间被寒风吹散。他翻身下马,靴底踩碎冰层的脆响格外清晰:“让弟兄们轮换推车,每辆粮车加派两名士兵,务必在黄昏前翻过岭去。”

南霁云策马从后队赶来,腰间环首刀的刀穗结了层薄冰:“殿下,河中府的接应部队按约定该在岭下等候,此刻却不见踪影,会不会出了变故?” 他说着抬手搭在眉骨,望向岭下白茫茫的河谷,风雪模糊了视线,连飞鸟的踪影都寻不见。

李倓心中一沉。临行前李豫特意叮嘱,河中府守将王承业是其心腹,定会派兵接应,如今迟迟不见人影,莫非是叛军提前动了手脚?他刚要传令周俊带人探路,西侧林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紧接着便是马蹄踏雪的轰鸣 —— 两百余骑身着黑色号衣的叛军自林中猛冲而出,弯刀于雪光中折射出凛冽寒芒。

“是安禄山的‘曳落河’散骑!” 南霁云厉声喝道。他曾与这伙叛军交手,深知其劫掠成性,专挑粮道下手,“他们的目标是粮车,快护好粮草!”

叛军骑兵已奔至近前,为首者挥舞鎏金弯刀,厉声嘶吼:“把粮车留下,饶尔等不死!” 话音未落,箭矢已如雨点般射来,一名车夫惨叫着中箭倒地,鲜血瞬间染红了身下的白雪。

李倓目光飞速扫过战场:野猪岭东坡地势平缓,西侧是密林,北侧为深沟,粮车正好卡在狭窄路段,退无可退。他瞥见粮车两侧绑着的改良弩箭 —— 这是出发前江若湄特意让人加装的,弩身用桑木加固,配备的钢镞箭刃锋利,穿透力远胜普通箭矢。

“周俊!立刻将粮车首尾相连,组成圆阵!” 李倓高声下令,“所有弩手登车,把弩箭架在车辕上!”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车夫们也顾不得恐惧,合力推动粮车。五十辆牛车迅速围成直径三丈的圆阵,车辕朝外,形成天然屏障。弩手们踩着粮袋登上车辕,将改良弩箭架于预设木槽之上——此弩箭无需全力擘张,仅需扳动机关即可发射,射速较普通弩箭快三倍。

“放箭!” 李倓挥剑直指叛军。

数十支弩箭同时破空而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扎入叛军阵中。为首的叛军小校刚扬起弯刀,便被三支弩箭贯穿胸膛,直挺挺从马背上坠落。叛军骑兵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冲锋的势头戛然而止。

“殿下这弩箭好生厉害!” 周俊在阵中大喊,“钢镞能透三层甲!”

李倓却眉头紧锁:叛军虽被击退一波,但人数仍占优势,久守必失。他转头看向南霁云,目光锐利如刀:“南将军,你带五十骑从东侧密林绕后,袭扰他们的后队。记住,只许佯攻,待他们阵型大乱,咱们再合力突围。”

“末将明白!” 南霁云翻身上马,摘下背上的长弓,“弟兄们跟我来!” 五十名骑兵紧随其后,马蹄踏过积雪,很快消失在东侧的密林里。

叛军休整片刻,又发起第二轮冲锋。这次他们学乖了,分散成数队从不同方向进攻,弯刀劈砍在粮车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弩手们交替发射,箭雨密集如织,却仍有几名叛军突破箭阵,挥舞弯刀砍向车辕。

“守住车阵!” 李倓拔剑出鞘,策马冲向一名攀上粮车的叛军。剑光一闪,叛军惨叫着跌落马下。他余光瞥见西侧叛军阵脚微动,知道南霁云已开始行动,立刻高声传令:“第一队弩手射左翼,第二队射右翼,留中间缺口!”

弩箭突然转向,叛军左右两翼顿时混乱。就在此时,南霁云率骑兵从东侧林中冲出,长弓连发,箭箭命中叛军后队。“安禄山眼瞎了!你们还替安庆绪卖命?” 他高声呼喊,声音在风雪中传得很远。

叛军本就是临时拼凑的散骑,听闻 “安庆绪” 三字,顿时人心浮动。几名士兵面面相觑,旋即掉转马头欲逃。叛军头目见状暴怒,挥刀斩落一名逃兵,喝道:“谁敢退,便是此等下场!”

可混乱一旦滋生,便如瘟疫般蔓延。南霁云抓住时机,率骑兵直冲叛军后队,环首刀左劈右砍,叛军骑兵纷纷溃散。李倓见状,立刻下令:“打开车阵,全军冲锋!”

圆阵缓缓裂开一道缺口,三百朔方精骑如猛虎出笼般冲出,弩手们也跳下车辕,手持短刀加入战局。叛军腹背受敌,再也支撑不住,为首头目大喊一声 “撤”,便带着残兵朝西侧逃去。

“别追!” 李倓勒住缰绳。他深知穷寇莫追,且粮车安全才是首要任务。士兵们停下追击,开始清理战场,雪地上散落着叛军的尸体与兵器,还有不少丢弃的粮袋。

“殿下,缴获粮食百石!”周俊兴冲冲跑来,手中提着一袋糙米,“都是叛军从附近村落劫掠的,正好补充咱们的损耗!”

李倓点头,目光落在几名被俘的叛军身上。南霁云正用刀指着一名俘虏盘问,见李倓过来,便将刀架在俘虏脖子上:“快说,你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河中府守将王承业是不是被你们杀了?”

俘虏吓得浑身颤抖,结结巴巴道:“不……不是我们杀的……王将军上周便被安庆绪的人软禁了……”

“安庆绪?” 李倓心中一动,“他如今在何处?安禄山近况如何?”

俘虏咽了口唾沫,不敢隐瞒:“安…… 安将军已掌洛阳兵权。老贼……哦不,安禄山大人眼疾愈发严重,自上月起便已看不清东西,整日在宫中打骂宫人,连严庄大人都不敢靠近……”

这话如惊雷炸响,印证了此前李泌对安氏父子权力更迭的预判。李倓与南霁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 安庆绪掌权,意味着叛军内部可能生变,平叛的局势或许会更加复杂。

清理完战场,粮队重新启程。翻过野猪岭,便看到河谷里站着一队唐军,为首者正是王承业的副将。他见到李倓,立刻跪倒在地:“末将参见殿下!王将军被安庆绪软禁,末将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特来接应粮队!”

李倓扶起他,语气平静:“起来吧。先带我们去临时转运仓休整,明日一早继续赶路。”

当晚,粮队在转运仓宿营。南霁云手持一支改良弩箭,在烛火下细细端详:“殿下这弩箭之锐利,可抵千骑。若睢阳有此利器,尹子奇的攻城队定讨不到好去。”

“这是江主事让人改良的。” 李倓想起江若湄临行前的叮嘱,“她说这弩箭采用东汉流传的扁平钢镞形制,穿透力极强。待平叛后,定让工部大量打造,装备全军。”

南霁云感慨不已:“建宁王麾下既有江主事这般能臣,又有殿下这般将才,大唐复兴指日可待。”

次日清晨,粮队继续前行。没有了叛军的骚扰,行程顺利了许多。第九日傍晚,远远便望见睢阳城墙,虽布满战火痕迹,城门紧闭,但城楼上飘扬的大唐旗帜,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是南将军回来了!” 城楼上突然传来欢呼声。张巡拄着长矛立于城头,嗓子虽哑得说不出话,仍奋力挥舞着手臂。许远亦在一旁,见粮车至,激动得老泪纵横。

粮车缓缓驶入睢阳,百姓们纷纷涌到街头,虽面带菜色,却眼神明亮。一名老妇捧着半块树皮饼,塞到李倓手中:“殿下,这是俺家仅存的口粮,您尝尝……”

李倓眼眶一热,将饼还给老妇:“老人家留着自己吃,后续粮草很快便会运到。”

当晚,张巡让人写下谢表,托南霁云转交给李倓。表中详细描述了睢阳的困境,感激李倓雪中送炭,并称 “殿下此举,救睢阳十万军民于水火,功在社稷”。

三日后,粮队返程途经灵武,李倓入宫复命。肃宗坐在龙椅上,接过张巡的谢表,脸上露出笑容:“朕早说过你能办妥此事。睢阳守住,东南财赋便无虞了。”

他顿了顿,又道:“念你护粮有功,朕封你为‘忠勇公’,赏绢帛二百匹。”

李倓心中一凉。“忠勇公” 虽是正二品的虚衔,却无半点实权,肃宗显然仍是对他心存猜忌。但他面上依旧恭敬:“儿臣谢父皇恩典。能解睢阳之困,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儿臣不敢独功。”

肃宗似乎没听出他话中的深意,挥了挥手:“下去歇息吧。郭子仪在河北战事吃紧,你好好休整,日后还有用得到你的地方。”

离开行宫,李泌已在宫门外等候。见李倓出来,他递过一杯热茶:“‘忠勇公’虽是虚衔,却也是陛下的一种认可。如今安庆绪掌权,安禄山眼疾加重,叛军内部必生嫌隙,这正是咱们的机会。”

李倓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先生放心,儿臣明白。只要能平叛复唐,有无实权并不重要。”

他抬头望向灵武的天空,雪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金光。远处的盐池方向传来亭户凿盐的叮当声,织锦工坊的烟囱也升起了袅袅炊烟。李倓知道,睢阳的粮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硬仗要打 —— 但只要民心还在,将士用命,总有一日,大唐的旗帜会重新飘扬在长安城头。

而此刻的洛阳,安庆绪正站在安禄山的寝宫之外,听着宫内传来的打骂声与惨叫声。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转身对身边的严庄道:“父亲的眼疾越来越重了,再这样下去,咱们迟早会被他拖垮。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严庄躬身应诺,眸中隐现一缕阴鸷。一场围绕权力的血腥阴谋,正在洛阳的深宫之中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