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116章 陈忠西域探军情

大唐中兴 第116章 陈忠西域探军情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第116章节:陈忠西域探军情

乾元元年冬,长安城外的灞桥边,寒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李倓一身玄色劲装立在桥头,身后三千玄甲军已列成整齐方阵,甲叶在雪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他手中紧攥着一枚鎏金虎符,目光落在面前单膝跪地的男子身上——此人便是陈忠,追随李倓多年的贴身护卫,专司潜伏探报之事。虽能说一口流利的粟特语,可对河西四镇的陌生地界,他并无十足把握,此次西行,他特意带上了西域胡商马鲁克——此人在河西四镇经商二十年,山川路径、部落分布烂熟于心,是常年与唐军贸易的胡商首领主动举荐,愿为唐军效力。

“陈忠,此次潜入河西,凶险胜似刀山火海。”李倓的声音被寒风卷得发颤,却字字清晰,“吐蕃号称占据河西四镇,可兵力虚实、部落民心、粮草囤积,我们一概不知。你需伪装成粟特商人,查清这三件事,尤其是沙陀部的动向——传闻他们世代居住敦煌,与吐蕃素有旧怨。”

陈忠抬头,露出一张饱经风沙的脸,眼角的疤痕在雪中更显狰狞。他双手接过李倓递来的锦盒,里面是伪造的粟特商队通关文牒、十锭马蹄金,还有一枚刻着“建宁”二字的玉佩。“殿下放心,马鲁克与沙陀部首领朱邪尽忠有十年生意往来,凭他的引荐,属下定能见到朱邪首领探明实情。若属下十日未归,便请殿下另遣他人。”

说罢,陈忠将锦盒揣入怀中,转身走向拴在一旁的骆驼。他身旁的马鲁克早已整装待发,这位胡商留着卷曲的胡须,身着同色系的粟特长袍,腰间挂着玛瑙串成的护身符——那是沙陀人认可的通商信物。陈忠换上的尖顶毡帽镶着貂毛,深蓝色织锦长袍上绣着卷草纹,腰间挂着银质酒壶和一串波斯银币,两人的骆驼背上都驮满了长安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些都是西域最紧俏的货物,足以掩人耳目。玄甲军士兵悄悄为他们牵来缰绳,陈忠与马鲁克一同朝李倓拱手一礼,骆驼踏着积雪,渐渐消失在西去的尘烟中。

出了玉门关,便是茫茫戈壁。白日里烈日当空,黄沙被晒得滚烫,鞋底踩上去滋滋作响;到了夜间,寒风如刀,冻得人牙齿打颤。马鲁克引着陈忠走在废弃的烽燧遗迹间,这是他常年走私货物的秘道,能避开吐蕃的主要巡逻路线。“前面到疏勒河古道了,吐蕃人常在那设卡,等会儿你少说话,看我应对。”马鲁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从行囊里摸出两块盐巴——这在戈壁中比金银还珍贵。行至第三日正午,领头的骆驼突然焦躁地刨着蹄子,发出不安的嘶吼。陈忠与马鲁克对视一眼,迅速将短刀藏在袖袍中,同时弯腰整理着骆驼背上的货物,装作清点货物的模样。

远处尘烟滚滚,一队吐蕃骑兵疾驰而来,大约二十余人,个个腰佩弯刀,肩扛长矛,马鞍旁还挂着劫掠来的牛羊皮毛。为首的吐蕃百夫长勒住马,三角眼扫过陈忠的装束,用生硬的汉话喝道:“停下!你是哪里来的商人?要往何处去?”

陈忠与马鲁克连忙翻身下驼,马鲁克抢在前面躬身行礼,用流利的粟特语夹杂着吐蕃话说道:“尊贵的将军,我们是从长安来的粟特商人,要去敦煌贩卖丝绸和茶叶。这位是我的伙计,汉语说得好,却不懂吐蕃话。”他说着朝陈忠递了个眼色,陈忠立刻配合地露出憨厚的笑容,从货堆上扯下一匹艳红色的丝绸,双手递了过去。

那百夫长接过丝绸,用刀鞘挑了挑,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他突然一把揪住陈忠的衣领,将他拽到面前,鼻尖几乎要贴到陈忠脸上,用生硬的汉话喝道:“长安来的?最近唐军在边境活动频繁,你该不会是唐军的细作吧?”陈忠的心猛地一沉,却依旧保持着木讷的神情。马鲁克连忙上前,将两块盐巴塞进百夫长手中,陪着笑道:“将军说笑了!他是我远房表弟,只会算账搬货,连刀剑都拿不稳。您看这通关文牒,是河西节度使府签发的,我们上个月还在焉耆和您的部下做过生意呢。”

他缓缓从怀中掏出锦盒里的文牒,双手奉上。百夫长接过翻看了几页,又让手下搜遍了陈忠的全身和货物,除了金银和货物外,并无任何可疑之物。这时一名吐蕃士兵凑到百夫长耳边低语了几句,陈忠隐约听到“丝绸值钱”的字眼。百夫长狠狠推了陈忠一把,将文牒扔在地上:“滚!敦煌城里有大相的军队,若敢作乱,定将你挫骨扬灰!”

陈忠连忙捡起文牒,拍掉上面的沙尘,躬身道谢后牵着骆驼继续前行。直到吐蕃骑兵的身影消失在戈壁尽头,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刚才那一瞬间,他几乎以为自己要暴露,若不是早有准备,恐怕此刻已成为刀下亡魂。

又行两日,远远望见敦煌城的轮廓。城墙依旧是大唐时的模样,青灰色的砖石上却插满了吐蕃的狼头旗,城门处由吐蕃士兵严密把守,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接受仔细盘查。马鲁克将骆驼拴在城外的胡杨林里,从怀中摸出半块刻着狼头印记的木牌:“这是朱邪首领早年给我的通商令牌,你先拿着,我去引开城门西侧的哨兵。”陈忠接过木牌,塞进衣襟,只背着一个装满茶叶的小包袱,独自走向城门。

城门下的景象让陈忠心头一紧。几名吐蕃士兵正将一名沙陀青年按在地上,青年的母亲哭着扑上去阻拦,却被士兵一脚踹倒在地。“这小子敢违抗征兵令,拖去军营打五十军棍!”为首的士兵厉声喝道,手中的皮鞭狠狠抽在青年身上。周围的沙陀人纷纷低头,脸上满是愤怒与无奈,却没人敢出声反抗。

陈忠不动声色地走上前,将一包茶叶塞给守门的士兵:“将军行行好,让我过去吧,家里人还等着我做生意呢。”士兵掂了掂茶叶包,挥挥手让他进城。穿过城门,陈忠才发现城内的景象比城外更惨。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关着门,偶尔有开门的,也只是些贩卖劣质皮毛的小摊。几名吐蕃士兵扛着粮食从一户人家出来,女主人追在后面哭喊,却被士兵用长矛逼退。

他找了一家仍在营业的粟特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个卷发碧眼的粟特人,见陈忠是同行,倒也热情。夜里,陈忠悄悄塞给老板一锭银子,问道:“老板,这敦煌城里怎么这般景象?吐蕃人来了之后,生意都没法做了。”老板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别提了!吐蕃人占了河西四镇后,就开始强征青年入伍,还要每家每户缴纳粮食。沙陀部最惨,上个月反抗了一次,被吐蕃人杀了一百多口,首领朱邪尽忠也被软禁了好几天。”

“朱邪尽忠首领现在在哪?”陈忠心中一动,连忙追问。老板喝了一口酒,道:“就在城里的沙陀部落营地,不过吐蕃人派了兵看守,轻易进不去。你问这个干什么?”陈忠从袖中摸出那半块狼头木牌,压低声音道:“我是马鲁克的伙计,他说朱邪首领欠他一批茶叶钱,让我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结款。”老板瞥了一眼木牌,脸色缓和了些:“马鲁克我认识,是个守信的商人。但现在真不是谈生意的时候,吐蕃人查得紧,不少外来商人都被当成细作抓了,你晚上要是敢去,就从营地东侧的排水渠绕过去,那里哨兵换班有半柱香的空隙。”

当晚,陈忠趁着夜色悄悄溜出客栈,马鲁克则在客栈门口支起篝火,煮着劣质的马奶酒,与巡逻的吐蕃士兵闲聊,为陈忠打掩护。敦煌城不大,沙陀部落的营地在城西北角,正如客栈老板所说,东侧果然有一道低矮的土墙,墙外是一条散发着恶臭的排水渠。陈忠脱下长袍裹住头脸,只露双眼,将玉佩和短刀藏在腰间,深吸一口气,踩着渠底的烂泥,借着土墙的阴影摸到营地边缘。他找准哨兵换班的间隙,纵身跳过土墙,落在一堆干草后面。

营地里一片寂静,只有几顶帐篷里还亮着灯光。陈忠贴着帐篷的阴影前行,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压抑的哭声。他探头一看,只见一顶帐篷里,几名沙陀妇女正围着一个受伤的青年抹眼泪,青年的腿上缠着渗血的布条,正是白天在城门口被打的那名青年。“吐蕃人太欺负人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沙陀部的男人都要被他们征光了。”一名妇女哭着说道。

“首领正在和长老们商量对策,希望能想出办法。”另一名妇女道。陈忠心中一喜,正想上前询问首领的帐篷在哪,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连忙躲到一顶帐篷后面,只见两名吐蕃士兵提着灯笼走过,嘴里还说着吐蕃语。陈忠屏住呼吸,等他们走远后,才继续前行。

营地中央的一顶大帐篷里,果然亮着灯火,里面传来低沉的说话声。陈忠趴在帐篷外,透过羊毛毡的缝隙往里看,只见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坐在正中的毡毯上,面容刚毅,正是马鲁克描述的朱邪尽忠。周围坐着几名沙陀长老,个个面色凝重,手里的旱烟袋许久都没抽上一口。

“吐蕃大相派人来传令,要我们再交出五百名青年和三千石粮食,否则就血洗沙陀部。”朱邪尽忠的声音沙哑,“我们已经交不出人了,再这样下去,部落就要灭族了。”一名长老道:“首领,不如我们投靠唐军吧?听说建宁王李倓带着大军在边境,或许能帮我们赶走吐蕃人。”

“唐军?”朱邪尽忠苦笑一声,“安史之乱,唐军自顾不暇,把河西四镇丢给了吐蕃。现在他们真的会来帮我们吗?万一投靠了唐军,吐蕃人报复,我们更受不了。”陈忠听到这里,知道时机成熟,他轻轻咳嗽一声,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帐篷里的人都吓了一跳,几名长老立刻拔出腰间的短刀,朱邪尽忠的手也按在了身侧的弯刀上。“你是谁?怎么进来的?”朱邪尽忠的声音带着警惕的沙哑。陈忠躬身行礼,缓缓从怀中摸出那半块狼头木牌,又将刻着“建宁”二字的玉佩放在木牌旁:“首领安好,我是马鲁克的朋友陈忠,奉建宁王李倓殿下之命而来。马鲁克在城外接应,让我带这半块令牌为证。”

朱邪尽忠盯着那半块木牌,眼中的警惕渐渐消散——这是他十年前亲手刻给马鲁克的,另一半还在自己手中。他挥了挥手,让长老们收起刀,沉声道:“马鲁克怎么不自己来?建宁王派你来找我,有什么事?”陈忠直起身,朗声道:“马鲁克在城外牵制吐蕃哨兵。殿下知道沙陀部受吐蕃欺压,特派我来转告首领,唐军愿与沙陀部结盟,共同对抗吐蕃,光复河西四镇。”

“建宁王的意思?”朱邪尽忠皱起眉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唐军的人?”陈忠从怀中掏出那枚刻着“建宁”二字的玉佩,递到他面前:“这是殿下的贴身玉佩,首领若不信,可以派人去边境查证。”朱邪尽忠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边的长老。长老们传看了一圈,脸上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唐军真的愿意帮我们?”朱邪尽忠问道。陈忠道:“殿下说了,只要沙陀部愿意结盟,唐军不仅会帮你们赶走吐蕃人,还会奏请朝廷,免除沙陀部五年的赋税。”“免税五年?”朱邪尽忠和长老们都露出动心的神色,这对饱受吐蕃掠夺的沙陀部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一名长老道:“首领,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朱邪尽忠沉吟片刻,突然站起身,走到帐篷中央,从墙上取下一面黑色的旗帜。旗帜上绣着一头威风凛凛的狼头,狼头的眼睛用红丝线绣成,栩栩如生。“这是沙陀部的狼头旗,是我们部落的象征。”朱邪尽忠将旗帜递给陈忠,“你把它带给建宁王殿下,就说沙陀部愿意与唐军结盟,只要唐军出兵,我们沙陀部愿为先锋。”

陈忠接过狼头旗,心中激动不已:“首领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心意带给殿下。唐军很快就会出兵,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赶走吐蕃人。”朱邪尽忠道:“吐蕃人在敦煌城里有五千精兵,粮草囤积在城西的粮仓。我派几名亲信送你出城,顺便把吐蕃的布防图交给你。”

就在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和喊杀声。一名沙陀士兵冲进来,惊慌地道:“首领,吐蕃人杀进来了!说是接到举报,有唐军细作潜入营地!”朱邪尽忠脸色大变:“定是客栈里有人告密!”他一把拉住陈忠,将布防图塞进他手中,“你快从后门走,马鲁克在城外胡杨林等你,把这个交给建宁王!我们来挡住吐蕃人!”

陈忠点点头,跟着两名沙陀亲信从帐篷的后门出去。营地里已经乱成一团,吐蕃士兵举着刀冲杀,沙陀人拿起武器反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鲜血溅满了营地的土地,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夜空。陈忠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朱邪尽忠手持长刀,正与几名吐蕃士兵搏斗,他的身上已经沾满了鲜血。

“快走!”沙陀亲信拉了陈忠一把,带着他往营地后方的戈壁跑去。吐蕃士兵发现了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砰砰”几声,箭矢擦着陈忠的耳边飞过,钉在地上。陈忠和两名亲信拼命奔跑,戈壁滩上的石头硌得脚生疼,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

突然,一名亲信惨叫一声,中箭倒地。另一名亲信回头看了一眼,对陈忠道:“你带着旗帜和布防图快走,我来挡住他们。”说着便拔出短刀,转身冲向追兵。陈忠眼眶一热,咬着牙继续奔跑,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沙陀部的信任,一定要把情报带回去。

跑了大约半个时辰,陈忠终于看到了胡杨林里的篝火。马鲁克正牵着两匹骆驼焦急地张望,看到陈忠浑身是血地跑来,立刻迎上去:“怎么样?拿到情报了吗?”陈忠掏出狼头旗和布防图,声音沙哑:“幸不辱命,快走!”两人来不及多说,翻上骆驼,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

返程的路比来时更凶险,吐蕃人因为沙陀部的反抗,加强了沿途的盘查,还张贴了画着陈忠样貌的通缉令。好几次遇到吐蕃巡逻队,都是马鲁克用粟特商人的身份和提前准备的财物周旋,才让两人化险为夷。行至第五日,戈壁中突然刮起沙尘暴,黄沙遮天蔽日,骆驼受惊狂奔,陈忠死死抓住缰绳,将狼头旗和布防图紧紧抱在怀中,马鲁克则在一旁高声呼喊,引导骆驼向避风的凹地跑去。等风沙过后,两人都成了“土人”,脸上、身上全是伤口,却唯独情报完好无损。

第九日黄昏,陈忠终于看到了长安城外的玄甲军大营。他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催着骆驼加快速度。大营门口的士兵看到他,立刻通报了李倓。李倓亲自迎出大营,看到陈忠浑身是伤,衣衫褴褛,连忙上前扶住他:“陈忠,你回来了!情况怎么样?”

陈忠从怀中掏出狼头旗和布防图,递到李倓面前:“殿下,沙陀部愿意与唐军结盟,这是他们的结盟信物狼头旗。吐蕃虽占河西四镇,但部落离心,只要我们联合西域各部落,一定能赶走吐蕃人。”李倓接过狼头旗,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狼头,眼中闪过精光。

当晚,李倓的大帐里灯火通明。广平王李豫、侍谋军国大事李泌、兵部尚书程千里已等候在此,李倓亲手铺开布防图,陈忠坐在一旁,将敦煌的见闻、沙陀部的处境及吐蕃的布防细节细细道来。“吐蕃看似掌控河西,实则根基不稳,沙陀部便是我们破局的关键。”李倓手指布防图上的敦煌位置,“《西域经略策》必须增补‘联部落、孤吐蕃’的核心方略。”

李豫率先开口,语气凝重:“安史之乱未平,朝廷财力物力皆向河北倾斜,此时联结沙陀部,粮草与军械能否供应得上?”陈忠连忙起身答道:“广平王放心,沙陀部储有部分粮草,且愿为先锋,我们只需支援箭矢与甲胄便可。”李泌抚须颔首:“沙陀部久居河西,熟悉地形,其狼头旗在西域诸部中颇有声望,拉拢他们,便能顺理成章联络粟特、回鹘等受吐蕃压迫的部落,形成掎角之势。”兵部尚书程千里随即补充:“臣已查核,郭子仪将军在邺城虽战事吃紧,但已稳住阵脚。臣可从关中调派三万镇兵驰援河西,再从西州、庭州调回边军策应,兵力足以支撑初期结盟后的军事行动。”

李倓拿起狼头旗高高举过头顶,李豫、李泌与程千里同时起身。“沙陀部举旗相向,朝廷上下同心,何愁河西不复?”李倓声音铿锵,“明日便由李泌先生草拟结盟诏书,程尚书统筹军械调运,我与广平王入宫面圣,请准册封朱邪尽忠为河西讨击使!”帐内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帐幔,将寒夜的霜气都驱散了几分。

窗外的雪停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亮了西去的道路。陈忠站在帐外,望着远处的戈壁,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一场收复西域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他带回的狼头旗,将是这场大战的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