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中兴 > 第33章 朔方旗至?寒营疑云

大唐中兴 第33章 朔方旗至?寒营疑云

作者:小说份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5:29:05

乾元元年腊月十四,冀州城外的风雪忽然凝住了。

最先察觉异常的是营门口的岗哨孙小五。他裹着打补丁的粗布袄,手里的长枪冻得发僵,却突然竖起耳朵 —— 原本呼啸的北风像被一柄无形的刀斩断,紧接着,远处地平线泛起一道乌铁色的浪。那浪头越来越近,孙小五眯眼细看,才发现是密密麻麻的玄甲军,甲片在雪光中连成铁板,马蹄踏碎冻土的声响隔着三里地都能听见,震得他脚边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赵将军!朔方军旗号!” 孙小五扯开嗓子喊,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巴特正帮阿依古丽检查飞鹰鞍的铜钉,听见喊声立刻攥紧狼牙棒,回纥骑兵们也下意识地按住腰间弯刀,马鞍上的铜饰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李倓披着那件半旧棉甲,快步登上营墙了望,目光掠过阵中那杆鎏金狼头纛 —— 那是郭子仪的中军标志,当年香积寺之战,这面旗曾跟着老将军大破叛军,救下被困的长安百姓。

玄甲军在营外三里处停下,队列纹丝不动。雪粒子落在甲胄上,积了薄薄一层,却无一人抬手拂去。李倓整了整衣襟,翻身跃下营墙:“备马,随我迎见。” 周虎连忙牵过他的枣红马,马鬃上还沾着昨夜训练的草屑。他瞥见自家将军腰间那枚不起眼的鱼符,悄悄将弯刀往腰后挪了挪 —— 这是建宁郡王的信物,眼下李倓还以 “赵将军” 的身份行事,绝不能露馅。

郭子仪的马就在阵前,是匹通体乌黑的西域名驹,马鞍左侧悬着柄镶嵌七颗铜钉的铁鞭。见李倓过来,老将军翻身下马,玄色披风扫过积雪,露出里面绣着卷草纹的锦袍。他比传闻中更显魁梧,眼角的皱纹里嵌着风霜,目光扫过李倓肩头的棉甲补丁,忽然笑了:“赵将军这身行头,倒比我当年守灵武时还俭朴。”

“军中无虚饰,郭令公见笑了。” 李倓拱手行礼,动作标准利落。他余光瞥见郭子仪身后立着个高大将领,身高七尺有余,腰悬横刀,刀鞘上刻着西域缠枝纹,眼神像淬了冰 —— 正是朔方军副将程千里。此人早年在西域屡立战功,却因心胸狭隘被高仙芝斥责过 “心狭如妇”,后来跟着郭子仪收复洛阳,倒也攒了些军功,便越发傲气起来。

程千里的目光先落在李倓身上,见他棉甲破旧,嘴角撇了撇;再转向旁边的阿依古丽,见她一身回纥服饰,羊皮袄领口还缀着狼毛,鼻孔里忽然哼了一声。那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李倓和阿依古丽听见:“回纥人倒是会趁势掺和,收复长安、洛阳时要分粮帛,打范阳时要占草场,如今到了河北,又想拿些什么好处?” 他说话时,手指在横刀的刀柄上轻轻敲击,节奏不快,却带着十足的挑衅意味。

阿依古丽的手指瞬间扣住了马鞍上的飞鹰鞍铜饰。那铜饰是回纥骑兵的身份象征,翅膀上刻着葛逻支可汗的印鉴,当年香积寺之战,她族弟就是戴着这枚铜饰,率回纥骑兵从叛军侧翼突破,才帮唐军打开了长安城门。“程将军这话,怕是忘了去年洛阳城外的事。” 阿依古丽的声音清亮,带着草原人特有的爽朗,“当时叛军把唐军困在邙山,若不是回纥骑绕后截断粮道,程将军能顺利收复洛阳?”

程千里脸色一沉,刚要开口反驳,郭子仪却先摆了摆手:“千里,休得胡言。回纥与唐有盟约,香积寺、洛阳、范阳三战,都多亏了葛逻支可汗的援军,这话不能乱说。” 老将军的语气带着几分严厉,程千里虽不服气,却也只能悻悻地闭了嘴,只是手指仍在刀柄上摩挲,显然没咽下这口气。

中军帐里,伙夫刚烧开的奶茶还冒着热气,乳白的水汽混着帐外飘进来的雪粒,在帐壁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郭子仪的目光已落在沙盘上,那是李倓让人用冀州黑土掺雪堆成的,连漳水的浅滩、邺城的城墙都捏得分明。

红、黄、蓝三色石子在沙盘上摆得规整:红色聚在冀州西侧的滹沱河谷,是阿依古丽统领的回纥骑兵;黄色沿漳水铺开,像一道弧形的墙,是流民军组成的盾阵;蓝色守在后方的粮道沿线,是巴特掌管的后勤营,每个石子旁还插着小木牌,写着兵力和将领姓名。老将军拿起根木杆,拨了拨红色石子,木杆顶端的铜头蹭过沙盘,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回纥骑驻在这里,是防着叛军从漠南绕后?”

“正是。” 李倓上前一步,指着沙盘北侧的幽州方向,“史思明在幽州囤积了三万骑兵,上个月还派探子去漠南联络奚族,若他们从漠南突袭粮道,我军前线必乱。回纥骑机动性强,一日能奔三百里,可随时驰援。” 他指尖点向黄色石子,“流民军大多是河北本地人,漳水沿岸的浅滩、密林都熟,叛军若想从漳水偷渡,他们一眼就能识破,正好设伏。”

郭子仪的木杆在沙盘上顿了顿,力道透过木杆传到沙盘边缘,震得几颗小石子微微跳动。他抬头看向李倓,眼神里带着赞许:“回纥马快,流民心齐,” 老将军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的风雪,“倒比纯正规军多份韧劲儿。只是河北这地界,人心比地形更难测 —— 当年安禄山起兵,河北二十四州,倒有二十州望风而降,如今这些士族,怕是还没断了跟叛军勾结的心思。”

阿依古丽这时上前,将一个油布包裹的物件放在案上。她解开层层油布,露出张泛黄的羊皮地图,地图用狼毫勾勒,线条粗细不均,却标注得密密麻麻,红色的圆点沿着漠南草原一直连到冀州,旁边还用回纥文写着距离。“郭令公,这是漠南至冀州的骑兵通道。” 阿依古丽指着地图上一个标着 “狼山” 的地方,“去年打范阳时,我族弟就从这里带骑兵绕到叛军后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葛逻支可汗说了,若河北需支援,回纥可从漠南调兵三万,十日便能抵达,粮草自备,不用唐军出一粒米。”

地图边缘还绣着回纥狼图腾,银色的丝线在烛火下闪着光,与郭子仪腰间的狼头纛纹样隐隐呼应。老将军接过地图,指尖抚过标注 “滹沱河谷” 的位置,指腹触到羊皮上粗糙的纹理,忽然想起当年在河西与葛逻支并肩作战的日子:“你族弟的骑射术,如今该精进了吧?当年他还只会用套马索套羊,现在都能领兵打仗了。”

阿依古丽眼睛一亮,嘴角弯起个弧度:“可汗常说,当年郭令公教他的‘回马枪’,现在成了回纥骑兵的必修课。上个月漠南围猎,他还一枪挑了头黑熊,说要留着熊皮给您做垫子呢。” 帐内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连一直绷着脸的程千里,嘴角都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起了范阳之战时,回纥骑兵帮朔方军挡下叛军冲锋的场景。

可程千里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傲气,他上前一步,目光落在红色石子上,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回纥骑术再好,怕是也不适应河北的地形。漠南是草原,骑马能放开了跑,可河北多河多滩,马跑起来收不住脚,到时候别没拦住叛军,倒把自己人撞乱了阵形。” 他说着,故意用靴尖踢了踢沙盘边缘的红色石子,一颗石子滚进漳水的模型里,溅起细小的雪粒。

阿依古丽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她弯腰捡起那颗石子,放回原来的位置,手指轻轻按了按,像是在确认石子是否摆稳:“程将军怕是忘了,去年范阳城外的高粱地,比河北的河滩还难走。当时叛军躲在高粱地里放冷箭,是回纥骑下马牵马走,才绕到他们后方的 —— 我们回纥人,不是只会在草原上骑马。” 她解下腰间的飞鹰鞍铜饰,放在案上,铜鹰的尖喙正对着程千里,“这飞鹰鞍,去年在范阳的泥地里救过不少骑兵的命,鞍底的防滑纹,就是专门为中原地形改的。”

程千里的手指猛地攥紧刀柄,指节泛白。他想起范阳之战时,自己的马陷在泥里,还是个回纥骑兵伸手把他拉了上来,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硬邦邦的一句:“战场形势万变,去年能成,不代表今年也能成。” 他刚要再说,郭子仪却咳嗽了一声,老将军的目光扫过来,带着几分警告,程千里只好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转身站到帐边,不再言语。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崔九娘掀帘进来时,风雪跟着灌了进来,吹得烛火晃了晃。她裹着件青布披风,披风下摆都湿透了,沾着雪粒,脸颊冻得通红,手里还提着个布口袋,袋口扎得紧紧的,却仍有细小的沙粒从缝隙里漏出来,落在地上沙沙作响。

“郭令公,赵将军,” 崔九娘的声音发颤,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急。她把布口袋往案上一倒,黄澄澄的粟米里混着不少细沙,落在铜盘里发出刺耳的声响,有些沙粒还沾着霉味,显然是存放了很久的陈粮。“刚清点昨天从崔家粮栈运来的粮草,发现有三成都是这样的掺沙粮,还有两袋已经发霉了,根本不能吃。” 她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递到郭子仪面前,账册的封皮上盖着 “冀州崔氏” 的朱印,边缘还刻着细小的魏碑体,“这是崔家给的账册,上面写着‘上等粟米’,可实际送来的,连中等都算不上。”

郭子仪接过账册,手指捏着纸页,纸页边缘已经发脆。他翻开账册,目光快速扫过,忽然停在十二月初十那一页,上面写着 “付叛军粮五千石,收银百两”,墨迹还未完全干透,显然是刚写上去没多久。老将军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在那一行字上重重按了按:“崔家是冀州大族,祖上曾是窦建德的部下,当年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崔家就一直对李唐心存不满。如今敢私通叛军,怕是早有反心了。”

“这**猾之徒!” 巴特一拳砸在案上,案上的奶茶碗晃得溅出茶水,洒在羊皮地图上,留下一小片深色的印记。他伸手就要去抓狼牙棒,“俺这就带弟兄们去抄了崔家粮栈,看他们还敢不敢掺沙!”

“慢着。” 李倓拦住他,“现在没有实据,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崔家在冀州根基深,族丁就有上千人,若逼急了他们,说不定会直接投靠叛军,到时候咱们腹背受敌。” 他看向帐外,雪似乎下得更大了,营外的篝火被风吹得忽明忽暗,“得先查清楚,崔家给叛军送了多少粮,还有没有其他士族跟他们勾结。”

周虎这时往前一步,单膝跪地,铠甲的铜片碰撞出 “哐当” 一声。他低着头,声音坚定:“郭令公,赵将军,末将请命!今夜潜入崔家粮栈,查探虚实!” 他腰间的弯刀还在颤动,刀鞘上的缺口是去年护粮时被叛军砍的 —— 当时粮商也在粮里掺沙,害得多名士兵吃坏了肚子,他对这种事最是痛恨。

李倓看向郭子仪,见老将军微微点头,便沉声道:“准了。带五个精干弟兄,换上百姓的粗布袄,别带兵器,只揣把短匕防身。若遇不测,就放响箭为号,营里会派兵接应。” 周虎领命起身,刚要往外走,却被程千里叫住:“等等。”

程千里从腰间解下一个黑色的腰牌,扔给周虎。腰牌是玄铁做的,上面刻着 “朔方军左营” 四个篆字,边角还沾着点暗红色的血迹 —— 想来是早年在西域作战时留下的。“拿着这个。” 程千里的语气依旧生硬,却少了几分敌意,“崔家粮栈附近有州府的巡兵,都是些见风使舵的货色,看见这腰牌,不敢拦你。”

周虎接过腰牌,入手沉甸甸的。他朝程千里拱了拱手,声音里带着几分真诚:“谢程将军。” 程千里别过脸,没再说话,只是手指不再敲击刀柄,反而轻轻摩挲着腰牌留下的痕迹,像是在回忆什么。

周虎转身掀帘而去,帐外的风雪立刻裹住了他的身影,只有他的脚步声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浅浅的印记,很快又被新雪覆盖。郭子仪重新看向沙盘,木杆重重落在崔家粮栈的位置,木杆顶端的铜头陷进黑土里:“崔家粮栈在冀州东门,离叛军驻守的邺城只有百里,若他们真要通敌,粮草一日就能送到邺城。” 老将军抬头看向李倓,眼神变得凝重,“明日一早,你带流民军去漳水西岸布防,我让程千里带朔方军守东门,先把崔家的粮道堵了再说。”

“是。” 李倓拱手应下,目光落在沙盘上的黄色石子上,想起王石头他们举着破盾训练的样子 —— 这些流民军,大多是失去家园的百姓,若崔家真把粮草送给叛军,他们怕是又要饿肚子了。

阿依古丽将羊皮地图重新折好,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茶渍,然后塞进郭子仪手里:“若崔家敢反,回纥骑随时可以出击。” 她顿了顿,想起葛逻支可汗的嘱托,“可汗说,回纥与唐盟誓,共讨叛军,只要能平定河北,回纥什么都不要,只愿与大唐继续通商,让草原的皮毛能换中原的茶叶。”

程千里站在一旁,听着阿依古丽的话,手指轻轻敲了敲案边。他想起去年在洛阳,回纥骑兵把缴获的叛军粮草分给百姓,想起范阳城外,回纥兵帮唐军修补马鞍,那些画面,似乎比眼前的沙盘更真切。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闷闷地说了句:“今夜我带朔方军巡营,重点守着东门粮道,防着崔家狗急跳墙。”

郭子仪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帐内众人:“好。今夜各营加强戒备,轮班值守,绝不能出岔子。” 他拿起那枚飞鹰鞍铜饰,放在案上与羊皮地图并排,铜鹰的尖喙正对着地图上的漠南草原,仿佛随时要展翅飞去,将河北的消息带给远方的回纥援军。

帐外的风雪更紧了,中军帐的烛火摇曳不定,将沙盘上的三色石子照得忽明忽暗。远处传来朔方军换岗的梆子声,“咚、咚、咚”,三下,又三下,敲在冀州的寒夜里,敲得人心头发紧。周虎的身影还没回来,崔家粮栈的方向,似乎有隐约的火光闪过,在雪雾中若隐若现,不知道是巡兵的火把,还是粮栈里藏着的猫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