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21章 古槐下的药香与旧事

逍遥兵王的战斗 第221章 古槐下的药香与旧事

作者:简爱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5:42:16

离开陶窑,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了约莫半日,远远望见一片青砖灰瓦的村落,村口立着棵需三人合抱的古槐,枝繁叶茂,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走近了,便闻到一股清苦的药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在空气里弥漫。

“这村子看着挺安静。”少年踮脚望了望,“药香是从那边飘来的。”

顺着香气寻去,见村头一间矮屋前晒着满满一地草药,板蓝根、金银花、艾草……摊得匀匀的,像铺了层杂色的地毯。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晒干的药葫芦,风一吹,轻轻摇晃,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屋门敞着,一个穿蓝布褂子的老婆婆正坐在竹椅上,手里捻着晒干的薄荷,动作慢悠悠的。她头发花白,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眼神却清亮,见他们走来,抬眼笑了笑,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远来的客人?歇歇脚吧,刚熬好的金银花茶,清热。”

苏晚三人谢过,在屋前的石凳上坐下。老婆婆端来三只粗瓷碗,碗里的茶水泛着淡绿,飘着两三朵没沉底的金银花,喝一口,清冽回甘。

“婆婆,您这草药晒得真规整。”云姑打量着地上的药草,“看着就地道。”

老婆婆眯眼笑:“瞎摆弄呗。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认得出几味草,治得了些小病小痛。村里年轻人多半出去了,就剩我们这些老骨头守着。”她指了指那棵古槐,“这树啊,比我爷爷的爷爷岁数都大,护着咱村几辈子人了。”

少年好奇地戳了戳旁边晒着的苍耳子:“这玩意儿黏在衣服上特烦人,能入药?”

“咋不能?”老婆婆用拐棍敲了敲地面,“这东西看着不起眼,捣碎了敷在关节上,治风湿疼着呢。万物都有它的用处,就看你懂不懂它的性子。”

正说着,一个背着竹篓的小姑娘跑了进来,约莫十岁光景,扎着两个羊角辫,篓子里装着半篓刚挖的蒲公英。“奶奶!我挖了好多!”她仰起脸,看见苏晚他们,怯生生地往后躲了躲。

“这是我孙女,叫丫丫。”老婆婆拉过小姑娘,“怕生。前阵子淋了场雨,受了寒,咳嗽得厉害,刚见好。”

丫丫攥着老婆婆的衣角,偷偷打量他们,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的黑葡萄。

苏晚注意到屋墙上挂着个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李药婆”三个字,边角都磨圆了。“婆婆,您这牌子有些年头了吧?”

老婆婆摸了摸牌牌,叹了口气:“是我男人留下的。他以前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走乡串户给人瞧病,这牌子跟着他跑了大半辈子。五年前他上山采药,摔了……”她声音低了些,“我就接了这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帮衬邻里一把是一把。”

云姑指着墙角一堆捆好的草药:“这些是准备送到镇上去的?”

“嗯,镇上药铺收。”老婆婆点头,“换点油盐钱,够我和丫丫嚼用。就是今年雨水多,好些草药长得瘦,药效怕是要打折扣。”

少年忽然指着丫丫的脚踝:“她这是咋了?肿得老高。”

众人望去,只见丫丫的右脚踝又红又肿,裤脚卷着,能看见几道细小的划痕。老婆婆叹了口气:“前儿上山追兔子,摔进荆棘丛了,我给她敷了草药,咋就不见好呢?”

苏晚凑近看了看,划痕处有些化脓,肿得发亮:“婆婆,这怕是感染了。光用草药敷不行,得清理干净伤口,再涂点消炎的药膏。”

“家里的药膏早用完了。”老婆婆有些犯愁,“镇上的药铺卖得贵,想着再敷两天草药试试……”

“别试了,”云姑从背包里翻出一小瓶碘伏和纱布,“我这有,先给孩子处理下。”

她拉过丫丫,柔声说:“别怕,姐姐轻点。”丫丫起初紧张得攥紧拳头,见云姑动作轻柔,慢慢放松下来。云姑先用清水洗净伤口,再蘸着碘伏一点点消毒,丫丫疼得龇牙咧嘴,却没哭出声。最后缠上纱布,云姑又从包里摸出两板消炎药:“按说明吃,很快就好了。”

老婆婆眼眶红了:“这咋好意思……又让你们破费。”

“举手之劳,婆婆别放在心上。”苏晚笑着摆摆手,“对了,您刚才说这古槐护着村子,有啥说法吗?”

老婆婆望向古槐,眼神悠远:“老辈人说,这槐树上住着树神。早年间村里闹瘟疫,死了好多人,就这棵树下没倒一个。后来有人看见槐树上绕着白光,像是有人在上面撒药粉。打那以后,每年开春,全村人都来树下烧柱香,挂块红布,求个平安。”

丫丫抢着说:“我娘说,树洞里有个小菩萨,我上次还塞了块糖进去呢!”

众人笑了。少年走到古槐下,仰头望,树干上确实挂着不少褪色的红布条,树洞里塞着些小石子、花瓣,还有半块没化的糖。他伸手摸了摸粗糙的树皮,忽然“咦”了一声:“这树干上好像刻着字?”

苏晚和云姑也凑过去看。只见离地一人高的地方,刻着几行模糊的小字,像是用刀浅浅凿的。仔细辨认,能看出是“光绪二十三年,疫,众护此树,得安”。

“光绪年间的?”云姑惊讶,“这树果然护了村子好多年。”

老婆婆点点头:“可不是嘛。它看着咱们出生,看着咱们长大,看着咱们送走一辈又一辈人。它不说话,可啥都懂。就像你们这些年轻人,肯停下来帮个忙,心里装着别人,不也是一种守护吗?”

这话让苏晚心里一动。是啊,守护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或许就是给陌生的孩子处理伤口,给年迈的婆婆递一杯热茶,给一棵老槐树添一捧新土。

傍晚,老婆婆留他们吃饭。糙米饭,炒南瓜,还有一碗蒲公英蛋花汤,简单却暖心。丫丫话渐渐多了,缠着少年讲路上的见闻,少年被问得没办法,就瞎编了个“会喷火的陶窑”,逗得丫丫咯咯直笑。

临走时,老婆婆给他们装了满满一袋草药:“这个是驱蚊的,这个治头疼,路上用得上。”又塞给丫丫一把糖,“给哥哥姐姐们带路,送到村口就行。”

丫丫蹦蹦跳跳地领着他们往外走,路过古槐时,又往树洞里塞了颗新糖。少年看了,也摸出块没吃完的烙饼,掰了一小块塞进去。

“你给树神喂烙饼啊?”丫丫笑得直不起腰。

“它护着你们,也该尝尝荤腥。”少年一本正经地说。

送到村口,丫丫挥着小手:“哥哥姐姐再见!要再来啊!”

“会的!”

走了老远,回头还能看见那棵巨大的古槐,像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小小的村庄。云姑掂了掂手里的草药袋:“这老婆婆,这棵树,还有丫丫,倒让我想起一句话——守护,就是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的模样。”

苏晚点头。她想起老婆婆捻薄荷的手,想起丫丫肿着的脚踝,想起古槐树上模糊的刻字。这些琐碎的、温暖的片段,像散落的珠子,被“守护”这根线一穿,就成了最结实的链子,能串起漫长的岁月。

少年忽然摸了摸口袋,掏出个东西往回跑。苏晚和云姑愣了愣,跟着望去,只见他把顾窑头送的陶虎轻轻放在了古槐树下,又对着树鞠了一躬,才跑回来。

“给树神当个伴。”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云姑笑着摇摇头:“你啊……”眼里却满是温柔。

三人继续赶路,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古槐越来越小,却像在心里扎了根。苏晚知道,不管走多远,那股清苦的药香,那个没剩几颗牙的笑容,还有树洞深处的糖和烙饼,都会跟着他们,成为守护路上最踏实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