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 > 第325章 突然闯入的航空母舰!

(二合一)

永夜天灾降临第七天。

沪城安全区内的争乱彻底平息。

除了早早投诚、坚定站在东海舰队一方的楚家以外,盘踞于此的宋、刘、陈三大家族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彻底肃清。

血腥清洗过后,是权力真空下的秩序重建。

整个过程分工明确:

由彭兴海代表的东海舰队军方,负责最核心的武力威慑和大局掌控。

以坦克和步枪构筑起新的秩序底线,镇压任何可能的反弹,确保过渡期的绝对稳定。

而楚家,作为东海舰队在此地的利益同盟和最熟悉安全区情况的地头蛇,则如同一台突然解除了所有限制、得以全速运转的精密机器,迅速行动了起来。

在军队的默许下,楚万林调动了家族全部的人力、物力和关系网络,全面接管、清算并整肃另外三大家族遗留下的庞大产业和势力范围。

这其中包括:

物资仓库:囤积的粮食、药品、燃料等生存命脉。

生产设施:小型的武器作坊、修缮工厂、食品加工点、科技农场...

地盘与控制权:原本由三大家族控制的街区、市场、乃至黑市交易渠道。

残余人员:甄别、吸纳或处理三大家族覆灭后留下的技术人员、劳力及武装人员。

一时间,整个沪城安全区虽然摆脱了内乱的阴影,却也是一派百废待兴的景象。

楚家的人拿着清单,在士兵的陪同下,穿梭于各个仓库、府邸和据点。

清点、封存、转运...

当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小的摩擦和混乱,但在军方刺刀的寒光下,都迅速被压制下去。

如果没有彭兴海的部队在一旁虎视眈眈,仅凭楚家自身,根本无力镇压潜藏的人**望,也绝对吃不下如此巨大的利益蛋糕。

不过,即便有军方坐镇,消化如此庞大的战利品,理顺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依旧是一个极其繁复的工程。

整个接管、整肃和初步整合的过程,持续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楚家核心成员几乎不眠不休,凭借着对安全区的了解和早有准备的预案,才勉强将最重要的部分牢牢抓在了手中。

当第三天结束的时候,沪城安全区内虽然依旧残留着血腥气和破坏的痕迹,但由“枪杆子”和“钱袋子”紧密结合的统治秩序,已经初步成型。

楚家借助这次机遇,一跃成为了安全区内实际上的最大赢家和唯一的顶级豪门。

但其命运,也已与东海舰队深度捆绑。

而军方,则通过楚家这个代理人,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效的方式,真正将沪城安全区掌控在了手中。

永夜依旧,但权力的游戏,已经进入了新的章节。

...

就在沪城安全区彻底整顿完的同一天,海面上传来了低沉的汽笛声。

三艘隶属于东海舰队的军舰破开黑暗与波涛,缓缓抵近明兴岛码头。

大量海军士兵以及工程、技术兵种人员,排着整齐的队列,从舰船上踏上明兴岛的土地。

正式、全面接替了安全区原有的防卫工作。

岗哨、巡逻、关键设施守卫,全部换上了军方的面孔,标志着此地已完全纳入东海舰队的直接军事管辖之下。

由于几个月前四大家族的内部火拼,以及前不久那场由永夜引发的平民暴乱,安全区内死了很多人,也因此空出了大量的房屋和居住空间。

这批新进驻的数千名军人及其部分随军家属,正好填补了这一巨大的人口空缺,使得那些原本可能废弃的街区重新焕发了生机,也进一步增强了安全区的人力储备。

除了大量军人,军舰上还卸下了众多的精密仪器设备、通讯器材、工程机械以及封存完好的各类战略物资。

这些东西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下来,在军队的护送下,被安置到早已规划好的仓库或新建的设施内。

在军方绝对武力的保障和楚家对本地情况熟悉的高效配合下,一场大规模的城区改造与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核心举措便是以工代赈。

安全区内的幸存者被组织起来,参与到加固防御工事、修复破损建筑、清理街道废墟、铺设新的能源管线等工作中。

相应的,他们可以获得足额的食物配给、必要的生活物资。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微薄的工分,用于兑换额外的商品。

非常时期,非常机制。

沪城安全区内的自由买卖市场经济被暂时取缔,改为以粮票工分为货币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模式,不仅让安全区内绝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避免了坐吃山空和因无所事事可能引发的新的社会问题,更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着沪城安全区的基础功能与元气。

曾经弥漫着绝望和血腥味的空气,如今被施工的喧嚣和一种忙于生存的紧迫感所取代。

探照灯下,是忙碌的身影和逐渐变得规整的街道。

...

与此同时,在距离沪城安全区数百公里外的舟山群岛,那座依托天然溶洞、由东海舰队投入重兵秘密改造的备用基地,也已宣告彻底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巨大的溶洞入口被巧妙地伪装起来,内部却是别有洞天。

经过工程部队连日继夜的奋战,这里已然被打造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海上堡垒。

坚固的支撑结构、独立的能源系统、完善的通风和供水设施、储备充足的仓库......以及高度保密的通讯中心一应俱全。

大量的科研人员、技术专家、工程师、后勤保障人员等高级专业人才从东海舰队控制下的其他区域,乃至像沪城安全区这样新掌控的据点中,被秘密且有序地调派而来,陆续进驻这座隐秘的溶洞基地。

在这批汇集了人类文明残余智慧结晶的队伍中,自然也包括了此前在崇光岛被救出、并已为军方服务的洛琳教授。

她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对于理解丧尸病毒、应对永夜环境乃至寻找人类未来的出路都至关重要,将她安置在更为安全、隐蔽且资源集中的溶洞基地,是理所当然的战略安排。

溶洞基地的深处,一间间明亮的实验室被建立起来,各种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行,低沉的发电机嗡鸣与研究人员专注的讨论声,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

它与沪城安全区那种大规模人口聚集、百业待兴的“明处”据点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技术与未来的暗处大脑和心脏。

随着舟山溶洞基地的正式启用和人才入驻,加上此前已完全掌控的沪城安全区,东海舰队成功地构建起了一个功能互补的“双核”安全区体系。

沪城安全区作为明面上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人口、物资集散地。

舟山溶洞基地则作为科研、技术核心和战略备份枢纽,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文明的火种与核心科技得以延续。

这一明一暗两大支点的确立,标志着其在华东地区的统治力和生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也为在永夜中寻求生存与发展,乃至未来的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当然,溶洞基地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

根据设计图,沪城安全区的功能,它也都有。

毕竟设计之初就是朝着大型综合安全区去设计的。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会有永夜天灾这一出,并且沪城安全区居然这么快就归入了东海舰队麾下。

受诸多因素影响,溶洞基地这边暂时没必要继续扩建填海造陆了。

浪费资源,也太浪费时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舟山溶洞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后的第四天,意外骤然而至。

部署在群岛各处的对海警戒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两个庞大的光点信号。

两艘体型巨大的航空母舰正从永恒的黑暗深处,悄然抵近舟山群岛附近海域。

军舰指挥部一开始接到报告时,还以为是东海舰队所属的航母编队按计划前来协防或进行人员轮换。

但很快,观测小组就发现了不对劲。

识别信号对不上,航速和航向也与预定的任何友方调动计划不符!

“报告!目标未响应我方识别查询!”

“其航行姿态...带有明显的战术意图!”

情况紧急!

观测小组迅速将这一异常且极具威胁的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至驻舟山群岛的舰队高层。

舰长罗振邦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

在当下,任何不明身份的庞大军事力量出现,都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他立刻下令提升战备等级,并亲自前往调度指挥室坐镇,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

指挥室内气氛瞬间紧绷,落针可闻。

“立刻进行公共频道喊话!”

罗振邦沉声下令。

手下信息技术人员立刻操作设备,通过公用频道,以中英文向那两艘不请自来的航空母舰发出严厉警告:

“这里是华夏东海舰队!你们已进入我方警戒海域!请立刻表明身份,并停止前进!重复,请立刻表明身份并停止前进!”

冰冷的电波穿透黑暗,携带着官方的警告传向远方。

一次,没有回应。

两次,对方依旧沉默。

第三次喊话后,那两艘庞然大物却如同聋了一般,熟视无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速度和航向,坚定地朝着群岛方向驶来!

这种沉默...或许本身就是最明确的挑衅和回答。

“舰长,对方无视警告,仍在持续接近!”

“根据其航向推算......目标指向,貌似正是我们新建的溶洞基地所在的核心区域!”

罗振邦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神锐利如鹰。

来者不善啊!

“命令所有岸防部队、舰艇进入一级战斗部署!”

“防空系统开机!战斗机待命!”

罗振邦的声音冷峻,“不管它们是谁,想打溶洞基地的主意,就得先问问我们东海舰队的炮火答不答应!”

命令下达后,驻守在溶洞基地附近海域的军舰及岸防部队立刻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般高速运转了起来。

几艘速度极快的巡逻艇如同离弦之箭,劈开黑暗的海面,朝着那两艘不速之客疾驰而去,试图进行最后一次、也是距离最近的直接喊话和警告。

与此同时,岸基机场上,数架从总部调过来的武装直升机螺旋桨轰鸣,旱地拔葱般迅速升空。

机首下方威力巨大的航炮已然处于待激发状态。

它们迅速飞临航母上空,机腹下功率强大的探照灯骤然打开,数道惨白的光柱如同利剑,精准地刺破黑暗,将两艘航母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结构照得亮如白昼,将其位置和细节彻底暴露在我方视野之下。

这种极其强硬且充满警告意味的姿态,意味着对方已完全处于东海舰队的火力锁定和监控之下。

在这海空联合的极限施压之下,那两艘一直保持沉默的航空母舰,终于有了回应。

然而,这迟来的回应,却让调度指挥室内所有紧盯着屏幕、屏息凝神的高层指挥官和技术人员,皆是一愣!

“ここは大扶桑舰队です。目を利かせて早く避けろ…”

虽然罗振邦听不懂对方叽里咕噜的在说什么,可对于这种语言是哪个国家的,却是一听就听出来了。

“扶桑鬼子?”

扶桑鬼子的军舰?

扶桑鬼子的军舰怎么会跑到华夏来?

难以置信的沉默笼罩了指挥室,只有通讯频道里那叽里呱啦的扶桑语还在重复。

罗振邦的脸色阴沉,转头问道: “这里有没有的懂扶桑语的?”

“报告!”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技术人员立刻起身敬礼:“我大学辅修过扶桑语!”

罗振邦锐利的目光立刻锁定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废话: “好!你翻译一下刚刚鬼子在嚷嚷什么?”

那名技术人员深吸一口气,侧耳仔细倾听还在重复的扶桑语广播。

他转过身,面向罗振邦和所有注视着他的指挥官,清晰地翻译道:

“鬼子说...”

“他们命令我们派出的船和武装直升机立刻远离他们,否则...他们就要不客气了!”

“啥玩意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