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收仆,从御姐上司开始! > 第304章 玄学的女人关系?

(二合一)

饭后。

确认白洁真的吃饱了,王霖这才动手将小桌板上吃剩的剩菜剩饭都收拾回食盒,又将便携式木桌折叠搭在了床头柜旁边。

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继续坐在床边和白洁唠了会儿磕。

情绪价值这一块儿给的满满的。

聊了一会儿后还很‘贴心’地问了句白洁还有什么别的需求没,尽力满足。

就算是她妹妹想吃点儿东西也行...

白洁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面直接红着脸瞪了王霖一眼,质问他有没有良心,自己都这样了还在想那种事情。

如果不是现在一动就疼痛难忍,白洁恐怕早就抄起旁边的枕头砸过去了。

王霖也不反驳,只是一味的变着花样夸白洁美丽动人。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在王霖的糖衣炮弹攻势下,白洁心里那点儿气很快就消了。

当然,明面上她还是继续保持着冷漠,抬手指了指房间角落的那个小书架:“把书架最上面那层,左边数第三本和第五本书给我拿过来。”

“oJbK~”

王霖做了个oK的手势起身走过去,从书架上取下那两本书递到白洁手里。

白洁接过书放在左手边的枕头上,然后便毫不客气地开始赶人。

“好了,你可以走了,我要看书了。”

那语气,活像个拔d无情的渣女~

不过王霖确实也该走了。

感情拉扯要适度,时间管理要严格。

而且他下午还有别的安排,与其搁这儿待着惹白洁烦,不如多鼓捣一下电子设备。

“走就走,你这个冷漠无情没有爱心的女人!”

王他边说边俯身凑近,飞快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你身体好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白洁没好气地瞪他:“滚~!”

王霖笑着直起身,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白洁的房间,还顺手帮她带上了门。

离开后,王霖先将手里那个空的食盒拿回客餐厅交给郑恩爱清洗。

在郑恩爱洗碗的时候,王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跟着去骚扰或者前往客厅逗弄宋君瑜她们,而是直接钻进了他专属的维修室。

厚厚的隔音门一关,里面很快便传出了各种工具和仪器运行的细微声响。

他这一鼓捣就是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傍晚饭点儿才出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再次围坐在餐桌旁。

气氛比中午稍微活跃了一些。

酒足饭饱之后,王霖从异次元空间里取出了五个巴掌大小、造型简洁、泛着金属冷光的扁平小装置。

他将这些小装置一一分发给桌上的四位娇妻美妾。

“给你们整了点儿小物件儿,一人一个。”

至于最后一个,王霖打算待会儿给白洁送饭的时候再拿给她

四女拿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小装置,翻来覆去地看,脸上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是什么?”

宋君瑜最先发问,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外壳,眼神满满的审视。

王霖解释道:“我下午刚弄好的。算是个...加强版的紧急联络和定位器吧,里面还内置了一个加密的短距离通讯模块,算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小频道吧。”

“我已经设置好了,频道的接入密码你们记一下313...”

“756...556,你们以后有啥事,或者想聊个天啥的,直接就可以在这个频道里说。”

听完王霖的介绍,郑恩爱忽然想起了当初才臣服于王霖的时候,得到的那个黑乎乎的月饼装的通讯小装置。

当时如果不是有那个通讯装置,恐怕她早就沦为三个闯入她家的歹徒邻居的玩物了。

这玩意儿算是进阶版?

为了让她们确信,王霖还当场拿出自己的那个装置示范了一下。

按下某个按钮,对着装置低声道:“测试测试,王霖呼叫,小瑜儿收到请回答。”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清晰地同时从宋君瑜、白洁、郑恩爱、楚钰柔和林安琪手中的装置里传了出来。

王霖用的硬件都是最好的,音质自然没的说。

宋君瑜和郑恩爱等人见状,当场尝试着按王霖说的方法操作了一下。

结果证明,王霖鼓捣出来的这个小东西确实如他所说,功能可靠。

然而,除了年纪尚小萝莉少女林安琪之外,在场的其他四位成年女性,显然都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

再加上她们几个人虽然因为王霖而被强行捆绑在同一个屋檐下,可彼此之间的关系远未热络到可以随时在某个频道里闲聊八卦、分享心情的程度。

只能说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是玄学的。

一个宿舍四个女生却有五个群的操作并非胡诌,也并非只适用于学生。

因此,当天晚上乃至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被王霖寄予方便沟通厚望的内部加密聊天频道,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作用。

安静得如同深夜的墓地,没有一个活人冒泡儿。

宋君瑜可能偶尔瞥一眼那安静的设备,毫无发言**。

白洁或许在看书,觉得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占用频道。

郑恩爱更倾向于直接去找王霖或者研究菜谱。

楚钰柔更是巴不得彻底隐身,完全不想在这个后宫群里发言。

林安琪...也怯怯地不敢再随便发声。

就连王霖自己本来也就是一时兴起,并未强求。

于是,这个理论上可以拉近彼此距离的高科技通讯工具,在成立的第一天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在同一个群,却无话可说。

...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时间仿佛在崇光岛及其周边海域陷入了一种诡异而焦灼的循环。

一切似乎如常,却又处处透着令人不安的异常。

来自十数公里外的爆破声如同悬在山谷幸存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毫无规律地响起。

有时会安静两三天,让人误以为终于结束了。

有时却会在几个小时内接连不断地炸响,仿佛永无止境。

爆炸的动静有大有小,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

对深藏在崇光岛山体内部防空洞里的王霖及其五位娇妻美妾而言,这不算什么。

可对于生活在山谷避难区里的一百多号幸存者来说,这十几天的日子,简直就是一场缓慢而绝望的纯折磨。

那毫无规律可言的爆炸声每一次响起,都意味着崇光岛上那些该死的丧尸会被再次惊动,陷入新一轮的疯狂暴动!

嘶吼声、奔跑声、撞击声……无时无刻不在挑拨着他们本就紧绷的神经。

更致命的是,这种持续不断的骚扰彻底阻断了他们外出获取物资的任何可能性!

山谷的出口仿佛成了一道生死线,线外是游荡着无数狂暴丧尸的死亡之地,没有人敢拿命去冒险。

而且眼下正值凛冬,山谷内部的土地被冻得跟铁似的。

在这种环境下想要通过播种耕种来获得食物...还不如直接上吊。

也就是说,这一百多号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消耗避难区内部那本就日益减少的库存物资。

每一天,每一次开饭,配给的食物都在肉眼可见地减少,质量也在下降。

人们脸上的焦虑和绝望日益浓重,争吵和抱怨变得越来越多。

孩子们饿得哭闹,大人们则沉默地计算着还能撑多久。

他们就像被困在一口逐渐干涸井底的青蛙,只能眼睁睁看着水位一天天下降,却对井外咆哮的危险无能为力。

山谷委员会召开会议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每一次会议都几乎是在重复同样的绝望议题,找不到任何可行的出路。

方世明和杜恺等人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令人窒息的绝望氛围如同山谷中弥漫的冰冷雾气,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

另一边,与崇光岛上绝望等死的山谷避难区不同,十数公里外那座曾经被王霖摧毁的扶桑鬼子溶洞基地原上呈现出一派截然不同的光景。

无数人正干的热火朝天。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抢修和复原,溶洞基地已经被复原了大半。

并且,东海舰队的工程部队并不满足于简单恢复原样,他们正依据设计图纸如火如荼地展开升级扩。

一船船从其他地方开采来的优质石材、木材、钢材以及各种预制的建筑构件被往岛上运。

大型起重设备的轰鸣声、焊接作业的火花、以及更为有序和高效的爆破清障声,取代了往日死寂和废墟的景象。

一个功能更齐全、防御更坚固、规模也更为庞大的基地正在废墟之上拔地而起。

这么大的工程,除了东海舰队这个庞然大物以外,恐怕也没有其他势力能在舟山群岛完成了。

而那些被解救出来的洛琳等幸存者也很快被纳入了军方的管理体系。

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能力被安排了适合的工作。

其中,洛琳作为国内顶尖的生物学专家,其价值得到了军方的高度重视。

舰队方面甚至特意在军舰上腾出了一个舱室,为她搭建成一个设施相对齐全的临时实验室。

军方对她的要求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对丧尸病毒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找到病毒的弱点和研发疫苗或特效药。

为了激励她,军方只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这个舟山群岛基地彻底稳固后,会让她进入科学院工作,并提供大量的资源倾斜。

这对一位科学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认可和诱惑。

除了洛琳以外,还有两个幸存者也被特殊优待了。

一个因其专业背景,被安排进了基地的设计部门。参与审核和优化各种地下工事和建筑的结构设计。

另一个则凭借其项目管理能力,进入了调度部门,协助管理复杂的物资和人员调度。

至于其他没有什么特殊专业技能的幸存者,统一被编入了基层的一线施工团队。

他们需要和工程兵们一起,参与具体的体力劳动,比如搬运材料、清理场地、协助安装设备...

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东海舰队驻舟山群岛基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工作辛苦,环境也远称不上舒适,但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能获得稳定的食物配给和安全保障,并且亲眼见证着一个强大的庇护所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建成。

这种参与感、秩序感和希望,是他们在【艾达·魔都号】游轮底舱和之前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根本无法想象的。

当然,军舰指挥部并未忘记在崇光岛深处的山谷中,还生活着一百多名幸存者。

尽可能收拢和保护幸存人口以延续华夏文明火种,本就是东海舰队的责任。

事实上,在这些天紧锣密鼓地进行基地重建的同时,舰队这边已经先后派出了三拨精锐的侦查小队,试图对崇光岛展开严密调查,评估救援山谷避难区的可行性和风险。

然而,调查的过程却不太顺利,甚至可以说陷入了僵局。

最大的障碍,来自于那持续不断的爆破作业。

总不可能每次都要施工部队方面停下进度配合侦查小队吧?

因而,侦查小队的军人并未亲自登岛,而是尝试操控无人机,从高空和不同角度对崇光岛,特别是山谷区域进行细致的侦查和测绘,试图摸清地形、丧尸分布以及避难区的具体位置和入口。

但令人头疼的问题出现了:崇光岛上似乎存在某种异常强烈的区域性磁场或信号干扰源!

这种诡异的干扰,使得无人机无法深入岛屿腹地进行有效侦查,获取的情报非常有限且模糊。

无人机一旦飞抵岛屿上空,尤其是试图靠近岛屿中心区域时,机载设备便会受到严重干扰。

图传画面开始出现剧烈的雪花、卡顿和撕裂,系统疯狂跳针失去精度...

甚至完全失效,遥控信号也变得极其不稳定,延迟极高。

多次尝试,结果都是一样。

无人机要么在失控边缘挣扎,被迫紧急返航;

要么直接失去联系,坠毁在密林中。

侦查小队只能大致判断出山谷避难区可能存在的方位。

但对于其内部情况、幸存者状态、以及周边丧尸的具体数量和活动规律...仍然是一头雾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