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髙飞速滑动相册,再为陛下留影一张。
(指尖翻飞间,十余张未来影像已掠过 ** 眼前。
一幅幅街景画面与琳琅满目的物品让嬴政应接不暇,许多物件他连名字都叫不出,尤其是那些从未见过的交通工具。
宫殿般的房屋与耸入云霄的楼宇更令他眼花缭乱。
陛下请看此处,臣要为陛下留影。
柴髙在手机发出首次提示音时,将镜头对准始皇帝按下虚拟快门。
屏幕上瞬间显现出嬴政清晰的肖像。
他怔怔盯着这方寸之间的影像——尽管宫中已有了柴髙献上的玻璃镜,能让他知晓自己今日的装束,但容貌竟能如此纤毫毕现地封存在这小巧机关里,仍令他震惊不已。
此刻他终于确信,这位中丞所言非虚。
连柴髙自己都未料到,这部濒临没电的手机会成为他穿越者身份的铁证。
望着眼前种种奇观,嬴政心中五味杂陈:既欣喜朝中有通晓未来的能臣,又忧心大秦基业终将倾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当警告音再度响起,逐渐黯淡的屏幕最终归于沉寂。
此物需补充雷电之力。
柴髙解释道,方才所见皆是臣故乡景象。
陛下应当注意到,那些子民皆与我中州同文同种。
嬴政微微颔首。
画中人的确与秦人样貌无二。
此物在你那时竟是人手必备?始皇帝长久伫立后叹道,朕实在难以想象那样的盛世。
他终究问出萦绕心头的问题:朕的大秦......究竟亡于何人之手?
陛下可记得臣平定叛乱时,曾斩杀二人并欲招降其一?柴髙轻声道出那两个禁忌的名字,项羽......与刘邦。
大秦的覆灭与这两个人密不可分,若陛下想知晓详情,容臣坐下细细道来。
另外能否请陛下赐些吃食?
柴髙此刻确实狼狈,先前在丞相府用膳时被调去调试印刷机,饭食便搁置一旁。
后来展示印刷机功效,又错过了用膳时辰。
待要进食时,偏逢始皇帝召见。
他素来不喜在车驾上用膳,此刻腹中早已饥肠辘辘。
经历这一番折腾,此刻心神稍定,饥饿感便愈发强烈。
始皇帝见状险些失笑,这位中丞竟忙碌至此,连饭都顾不上吃。
看来虽来自未来,对大秦倒是尽心。
请陛下恕臣失礼,容臣边吃边说。
柴髙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
所谓食色性也,他确实饿极了,好在进食并不妨碍说话。
陛下可还记得臣初来时,您正染恙在身?
始皇帝颔首,这份献药之功他自然不会忘记,这也是他始终未动柴髙的原因。
那陛下想必记得赵高此人。
柴髙开始娓娓道来,从始皇帝巡游说起,直至病逝后赵高篡权,事无巨细。
始皇帝静听不语。
以他对赵高与胡亥的了解,二人确实会做出这等事。
而扶苏与蒙恬的愚忠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扶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谈及陈胜吴广之事,史书虽给予高度评价,柴髙却只将其比作预备役士兵的偶然得势。
这番言论令始皇帝莞尔,却也认同若非时局特殊,这等人物早该伏诛。
随后说到刘邦、项羽之事,始皇帝神色渐沉。
当听闻章邯兵败降楚时,他终于面露愠色。
大秦名将如云,文臣却如此不堪。
李斯何在?冯去疾何在?满朝文武莫非尽是摆设?
但他终究按捺住未发问。
既然赵高与胡亥祸乱朝纲时无人制止,这些大臣的结局可想而知。
当柴髙提到刘邦成为汉高祖时,嬴政才恍然大悟,为何柴髙会特意强调这两人的结局——原来开创这个时代的枭雄已被柴髙亲手终结。
照此说来,若刘邦真如你所言称帝,那他也没坐稳几年龙椅。
朕的大秦……按原本历史究竟存续多久?
始皇帝心如明镜。
刘邦被斩时不过二十余岁,而大秦竟亡于此人之手,这意味着他的王朝甚至未能延续百年。
这个事实令他难以接受。
倒也不全怪他。
纵观历代王朝,除民国那位昙花一现的皇帝外,恐怕只有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更短命——若不算五代十国的乱世,大秦的国祚确实短得刺目。
细究起来,大秦甚至能国祚最短前十名。
始皇帝终于明白,所谓千秋万代的梦想终究是幻影,但要他接受不足百年的现实,仍如骨鲠在喉。
朕的大秦……可有五十年?
见始皇帝面如死灰,柴髙嚼着的肉块险些噎住喉咙,只得埋头猛扒饭食。
沉默即是答案。
连五十年都没有?那四十年总该……
柴髙的筷子在碗沿敲出急促的声响。
始皇帝彻底绝望了。
原来自己的孙辈都未能承袭帝国荣光,那些引以为傲的功业又有何意义?
陛下何必执着往事?柴髙突然开口,米粒粘在胡须上,若前世真那般完美,您又何必在今世夙兴夜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