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之际,李戡终于出手相救。
暴喝声炸响的刹那,他已本能地掣剑出鞘,硬生生抢在项羽之前横亘在柴髙面前。
中丞速退!
李戡的剑锋堪堪抵住那道银芒,腕间传来的巨力震得虎口发麻。
他强撑着露出从容神色,余光却瞥见柴髙仍怔在原地。
方才电光火石的交锋已让他脊背生寒——这莽汉未尽全力的一击,竟需自己拼死相抗才能招架。
宫门近在咫尺,只要......
十道玄甲身影骤然切入战局。
这些禁军虽非江湖好手,但胜在配合默契,转瞬便结成铁壁将柴髙护在核心。
咸阳皇城重地,岂容宵小放肆?
寒芒乍现。
项羽的剑突然化作银蛇狂舞,三名禁军喉间飙出血线。
剩余八人怒吼着合围,却见那青年如猛虎入羊群,剑锋过处竟逼得众人连连败退。
柴髙瞳孔骤缩。
这哪是搏杀?分明是摧枯拉朽!二十一世纪的格斗冠军在此人面前恐怕......一个震颤的念头猛然击中他:西楚霸王!
破空声再起。
两道黑影自人丛中暴起,直取柴髙咽喉。
李戡目眦欲裂,竟迎着项羽的剑锋转身扑救——纵使血溅当场,也绝不容御前失职!
(五名禁军死士不要命地扑向项羽,招招都是同归于尽的打法,逼得霸王一时难以招架。
他本有机会从背后结果李戡三人性命,却只是轻蔑地抖了抖剑锋,终究没下 ** 。
柴中丞快走!
李戡架住两名刺客的兵刃,眼见五名同袍已折损过半。
那持戟的魁梧身影才是真正杀神,此刻却已无暇变阵。
我若逃了,你们必死无疑。
柴髙早认出那杆霸王戟。
纵有千军万马,也拦不住项羽取他首级。
临阵脱逃非但徒劳,更会令他颜面扫地——堂堂男儿岂能抛下袍泽?
中丞快走!咱们禁军儿郎宁可站着死!
李戡的剑刃在项伯与范增攻势下火星四溅。
另一侧又传来三声闷响,三名甲士已倒在血泊中。
** 鼠辈报上名来!柴髙突然厉喝,项羽!你枉负英雄之名,行此龌龊勾当,项氏列祖列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话出口他自己都耳根发烫。
分明是贪生怕死,却要扮作正气凛然。
这激将法也就对项羽管用,若遇上刘邦那泼皮......
果然那杆霸王戟骤然一滞。
项羽古铜色的面皮涨得紫红,狂劈三剑后竟抽身暴退。
项伯见状也虚晃一招跳出战圈,唯有范增鹰目如电直刺柴髙。
阁下何人?范增白须颤动,年纪轻轻竟有这等眼力。
大秦中丞柴髙!见霸王退却,柴髙胆气陡增,老匹夫可敢通名?
围观百姓顿时哗然,有人拽着李戡衣袖追问:可是修订《大秦令》的那位柴大人?
在确认消息属实后,众人顿时沸腾不已。
民间关于《大秦令》修订的传闻早已流传甚广,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皇帝下旨,由中丞亲自操刀修改。
从中丞微服出巡的举动就能看出,他对这次修法可谓呕心沥血。
方才与中丞交谈的几位百姓还提到,这位大人正在虚心听取民间意见。
羽儿,此人不除不行。
他比赢氏子孙重要千百倍,正是推动变法的关键人物。
范增闻言脸色骤变。
近日传闻朝 ** 现一位仙家 ** ,他本就格外关注,却始终未能打探到详情——这个名叫柴髙的人出现得实在太过突然。
原以为不过是方士之流祸乱朝纲,谁知刚进城就听闻新版《大秦令》颁布的消息,顿时让他如鲠在喉。
若让这等贤才整顿朝纲,他们这些旧贵族岂有活路?如此看来,柴髙必是他此生最大的劲敌。
先生气度不凡,想必就是范增范先生吧?如此痛恨柴某,莫非是因私怨?若为国事,大可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何必行此宵小之举,玷污一世清名?
柴髙心知这番话对范增不过是徒劳,他真正的听众是旁边的项羽。
只要这位霸王不出手,他们就有生机。
果然,原本听范增之言欲要动手的项羽与项伯顿时迟疑了。
毕竟都是沙场猛将,对这种攻心之计实在欠缺防备。
柴髙本不擅此道,但生死关头也只能急中生智。
范增听罢暗自叹息,他太了解项羽——此刻就算强行命令,这位少主也不会出手了。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位秦朝中丞竟对项羽如此了解。
要知道此时的项羽虽勇猛却未扬名,柴髙的未卜先知让范增不寒而栗。
能料敌机先至此,实乃平生仅见的可怕对手。
先生可愿与我共襄大秦盛举?何必效小儿女姿态?这江山社稷乃天下人之江山。
若先生愿助大秦强盛,自当名垂青史。
柴髙明白今日性命无忧,便壮着胆子在三人心中埋下种子。
若能将项羽这般豪杰收归麾下,必为穿越者争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