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 > 第90章 灵车卧谈会(下)

天终于还是被聊死了。

眼看气氛彻底陷入凝滞,这个无眠的夜晚似乎注定要以“大家一起装睡”的方式度过,以至于博士都开始考虑“要不还是靠咒文助眠吧”的时候,阿米娅忽然问:“博士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

唉?!

你要问这个,博士可就不困了——他差点要坐起来细说,但刚做了半个仰卧起坐就磕到棺材盖板,只好捂着脑袋躺回去,“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旦进入“分析,理解,执行”的阶段,博士的社交尴尬症就一扫而光,仿佛又回到了他的主场,“我们想要出海,除了海洋本身的风险,还要先越过两个最大的障碍。”

“什么障碍?”阿米娅扮演起一个合格的捧哏。

博士:“第一个,是伊比利亚审判庭;第二个,是深海教会。”

阿米娅:“我听说过伊比利亚审判庭……但什么是深海教会?”

看看,阿米娅小天使多么地善解人意!

博士顺着她的梯子自然地说了下去:“深海教会,是一个组织混乱、缺乏系统管理、甚至没有确定教义的草台邪教组织。以我看,说是‘教会’有点抬举他们了,不如说是‘海嗣同好会’。”

“灵车”猛地刹了一脚,运动神经最差的博士没能及时反应,脑袋又一次磕到了棺材,不由“嗷”的一声,被迫停止了侃侃而谈:“斯卡蒂?”有什么情况吗?

一直凭借深海猎人的惊人感知“偷听”众人卧谈的斯卡蒂,此刻很难形容自己被博士那番“高论”哽住的心情:“……没事。轧到了一块石子。”

既然没有意外,阿米娅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继续追问:“‘海嗣’,又是什么?”

“那就要从‘大静谧’讲起了。”博士讲述时带着一种奇异的“追忆往昔”的口吻,仿佛他正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从打SideStory的角度来说,确实没错),“简单地说,‘大静谧’就是海嗣与阿戈尔对抗产生的灾害。”

这次不仅阿米娅,Logos也开始为博士的“无所不知”侧目:“从伊比利亚公开档案中,我们只知道‘大静谧’是海平面异常上涨的自然灾害,被当做‘天灾’的一部分。”

凯尔希似乎知道不少内情,但此前Logos并未关注过海洋,因此也不曾向她问起。

“这就是泰拉的问题了——在关乎文明存续的大事上,人人都藏着掖着,”博士没有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把生物灾害叫做‘天灾’也说得过去,但其本质究竟是天灾还是**,就不好说了。”

接下来,博士仿佛化身高中生物老师,除了隐去其由旧文明创造用于行星改造,系统地介绍了海嗣的生物特性,从“初生”到“恐鱼”,其自愈能力和“溟痕”的腐蚀,对它们身上兽类、水生植物和腔肠动物的特征大加评论……

饶是斯卡蒂经受了博士“锐评深海教会”的第一波冲击后,已经有了一定抵抗能力,在偷听过程中保持了驾驶的平稳,但仍然听得一脸呆滞,很难形容内心的感受——如果让博士来给她当嘴替,大概会说,这是上了一门《克苏鲁解剖学》的感受。

虽然这里没人是海嗣的信徒,但《克苏鲁解剖学》这种东西真的不是亵渎邪神吗啊喂!

也许是讲得太顺口了,大致介绍一遍后,博士一秃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w冷哼一声,听起来尚未从嘲讽状态中解除:“你以为自己在上课吗?”

Logos的声音里则是带了一点笑意,“听起来,您对海嗣与深海教会毫无敬意。”

“这叫‘从战略上藐视对手’,”博士确实也很难对这种组织度稀烂的邪教产生敬意,“大部分邪教都比他们讲究多了——当然,战术上还是要重视起来的。”

“但据我所知,深海教会是伊比利亚的心腹大患,”Logos的声音传达出真诚的困惑,“一个连教义都没有的组织,为什么可以渗透到这种地步?”

“因为,”博士沉默一会儿,叹了口气,“马孔多在下雨。”

“灵车”再度陷入了沉寂,阿米娅和Logos似乎在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w则再次用冷哼表示对博士故弄玄虚的不满。

“抱歉,我的意思是,”博士也觉得自己不该说这种话——和“黄牛”“克苏鲁”不同,这已经不是一两个他能够搬运到这个世界的词汇;继看到沉船上铭文的那一刻之后,这个瞬间再次让他认知到自己身在异乡:“大静谧后的伊比利亚,太残破,太绝望,也太孤独了。”

阿米娅不安地翻了个身:她感觉到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博士也非常孤独,而她却不太明白让博士感到孤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懂那句话的意思吗?

“曾经的辉煌消散如烟,复兴的口号每喊一次,可信度就降低一点;越来越多的村庄与世隔绝,失去同文明世界的联系——如果你已经确信灯塔永远不会再燃起,那么总要为自己寻找一点新的希望。”博士为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叹息,“相比其他的邪教,深海教会至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它的神,是真实存在的。”

车厢内再次静默了一会儿后,大概是为了帮助博士从这种让人难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阿米娅又找回了最初的那个问题:“博士说审判庭和深海教会是我们出海的障碍……听起来,突破点就在深海教会?”

博士察觉了阿米娅的好意,抹抹脸,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振作些:“大静谧后,审判庭不得不用高压统治阻止伊比利亚走向崩溃,这也成为了我们的麻烦:斯卡蒂是阿戈尔,而我长得也像阿戈尔,两个外来阿戈尔潜入伊比利亚——我们都不用做什么,可能就得被带走拷问了。”

伊比利亚已经与泰拉诸国隔绝了太久,恐怕都未必听过博士的大名,就算他祭出自己源石科学家的身份,也未必好使。想到这,博士真心实意地怀念起大炎:跟伊比利亚相比,龙门确实非常开放包容了。

“但深海教会则恰恰相反,”停顿整理了一会儿思路后,博士继续道,“因为阿戈尔来自海洋,他们对阿戈尔有特殊的好感。加上这个‘海嗣同好会’管理极度混乱,不同城镇之间的组织互相隔绝、交流不畅,我们只要乱喊几句‘同胞’,很容易伪装成教徒混过去。”

……

因为在出发之前就有长途旅行的预期,这辆运尸车经过了特殊改装,具备很强的越野能力,除了补给燃料和食物的需要,其余时间几乎不在任何城市停留,沿着炎国边境线,掠过雷姆必拓,终于来到了伊比利亚国境线附近。

对于绝大部分信使来说,这样的旅行是不可想象的:信使穿行于这片大地,每路过一座城市必停一次,仿佛某种“打卡”——这不仅仅是出于补给的需要,更重要的原因是必须校准路线。

在磁场混乱的泰拉,导航出了城市就没信号,指南针也常常失效,迷失方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文明在这片大地上仿佛一个个孤立的菌落。

斯卡蒂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回应深海的呼唤,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认错大海在哪边,但这也只能为她确定海岸线的大致方位;相比之下,博士的方向感简直是bUG一样的存在。

虽然博士很想说实话,比如他脑子里有一个疑似来自旧文明的内置系统,时刻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扫描物品、解读文件、实时翻译、导航和天气预报等等功能,自己实在不是什么天才……

但这种说法显然只会被解读成“博士不愿意解释,所以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搪塞”,没办法,他只好称自己是通过分析磁场变化规律来定位。说完博士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等他捞出罗德岛,有了空闲时间,Logos会不会拿着各种磁场模型来求教这种“定位算法”……

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为了掩盖行踪,他们一行人从不连接任何城市的信号塔,因此也无法被追踪,像幽灵一样巡礼于泰拉大地,期间所有对外联系都依靠博士留在龙门的“源石纠缠”设备。

因为博士提到把他留在龙门的指挥终端“置于恒温、恒湿、避免剧烈震动的稳定环境中”,在博士没看到的地方,他在龙门的办公室已经快要变成博物馆:放置指挥终端的办公桌上罩了一只大玻璃罩,内置恒温恒湿仪和防震装置,每天都有一名助理在办公室值班,颇有一种看守文物的诡异感觉……

博士关于“源石量子纠缠”的论文在路上写完后,就是通过这个“文物终端”传输到龙门,再由艾雅法拉整理寄送《自然科学》。至于之后引起的(叒一次)学术大地震,乃至泰拉通讯技术的升级,就暂时不是博士能关注到的了。

因为博士已经来到了文明世界边缘,“大静谧”后濒临崩溃的伊比利亚。

----

注:

马孔多在下雨:《百年孤独》中,在战争胶着的时候,赫里内勒多上校给奥雷里亚诺上校发电报,“马孔多在下雨”。对于这句话有很多解读,赫里内勒多面对昔日挚友、如今只能例行公事对话的上校,不知道如何倾诉内心的孤独,只能告诉他家乡在下雨;又影射了在动荡的时局中马孔多无法独善其身;还为后来马孔多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埋下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