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 > 第88章 源石的量子纠缠

23:55pm。龙门外环。

当博士一行如同潜行的地鼠,从龙门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钻出时,夜雨已歇,只留下稀薄的雾气在清冷的空气中悬浮,将远处街灯的光晕渲染成模糊的光团。

潮湿的柏油路面反射着微弱的光,空气中混合着雨后的清新与城市边缘特有的铁锈味。

在黑暗与迷雾的双重护持下,“隐匿符文”终于达到了设计之初的理想效果,在“光学迷彩”的作用下,三人的轮廓在雾中扭曲淡化,仿佛贺岁影片中在雨中溶解的邪魔,以致于走在最前探查的w差点跟一辆漆成肃穆黑色、同样与夜色融为一体的殡仪馆专用“运尸车”发生一次不甚愉快的亲密接触。

w确信自己及时避开了可能的撞击,司机本来应当毫无所觉地开过,但刺耳的刹车声仍然撕裂了郊区夜晚的宁静。

她已经握紧手中的榴弹发射器,但博士按住她的肩膀,“自己人。”然后他上前一步,“解除一下咒文?”这句是对Logos说的。

隔着挡风玻璃和嘎吱作响的雨刮,身穿深色帽衫的博士像邪魔的投影,在斯卡蒂面前显出了身形。

眼前的人太年轻了。斯卡蒂本来应该怀疑找错了人,或者传说中的“博士”名不副实——但当她直视对方波澜不惊的眼睛,说出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不是阿戈尔人。”

虽然对方身上确实没有明显的种族特征,但血脉深处、源于海洋的直觉告诉她,此人与深海毫无关联;而另外一种无关血脉的直觉则告诉她,自己的命运将与之相关。

她没有摇下车窗,防弹玻璃阻隔了声音,但博士显然读懂了她的唇语,坦然承认:“我也不知道那种说法是哪里来的。”说完他绕到侧边,敲了敲车窗,“开一下……后备箱,谢谢。”

显然那不是后备箱,但不等博士想出那叫什么,w已经不耐烦地走上前去,动作利落地掀开了灵车尾门。

内部空间比想象中宽敞,整齐地码放着四具深色木质棺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木材保养油的气味。

其中一具棺木的盖板被从里面轻轻顶开一条缝,随后完全推开,阿米娅探出头来,长长的耳朵先是警觉地抖动了一下,看清来人后,脸上立刻绽放出成功会师的欣喜与一丝完成艰巨任务后的骄傲:“博士!我们成功了!”

“喔唷~”w抱着胳膊,发出一个介于赞叹和调侃之间的音节,视线在棺木和阿米娅之间转了转,表达了对这场别开生面的“诈尸迎接”的态度。

博士先是对阿米娅竖了一个肯定的大拇指,表示对她第一次单独行动的极大赞许,然后才带着歉意看向w和Logos:“时间紧迫,没有更稳妥的办法,只能委屈大家在里面待一会儿。”

“不必顾虑我们。”Logos优雅地欠身,为博士掀开另一具空置棺木的盖板,内部铺设着简单的深色衬垫,“相比之下,您的安危才是首要的。需要我为您施加安神的咒文吗?或许能让这段旅程不那么难熬。”

“……谢谢你的好意,但还是不用了。”博士婉拒道,他一点也不想在棺材里睡觉——容易勾起一些掉san的回忆。

等到博士略显笨拙、w干脆利落、Logos优雅敏捷地各自在自己的“卧铺”中就位,车辆引擎发出一声低吼,猛地窜了出去,颇有种“不管乘客死活”的美。

如果龙门封城戒严,调动城防力量拉网式排查,那么博士的逃亡计划几乎不可能成功。

但正如博士用一场精心策划的“演习”保护了现场数以千计无辜观众的安全,龙门也不愿在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制造恐慌与动荡;又或许在最初的震惊与愤怒之后,她们最终也为博士的决心让步,因此逃亡的最后一步反而出乎意料地顺利。

在泰拉这片广袤而危机四伏的大地上,因天灾、源石病、冲突或是各种难以预料的意外而客死异乡,并非什么罕见之事,因此,运送遗体返回死者故乡安葬,成为了一项虽不张扬却确实存在的寻常生意。

各个移动城邦的关卡守卫对此早已司空见惯,通常无意、也基于某种普遍的忌讳而不愿过多惊扰“逝者”的安宁,例行公事的检查往往流于形式。

此刻,他们仅进行了常规的热成像扫描,在Logos精心构筑、能够扭曲能量感知的咒文下,结果自然显示一切“正常”。

而斯卡蒂本人行事低调,也并不在“博士相关人员”防范名单上(事实上,在今晚这场首映礼之前,她与博士甚至素未蒙面),车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像样的盘查,便在守卫们略带同情和避讳的目光中,被迅速放行了。

当时钟的指针精准地重合在零点的位置,洪亮而悠远的钟声准时在龙门各处标志性建筑上敲响,宣告着旧岁的终结与新年的正式来临。

紧接着,早已准备就绪的烟花表演拉开帷幕,无数绚丽的色彩与光团在城市上空次第炸响、绽放,将夜幕渲染得如同打翻的调色盘,短暂地照亮了这片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的大地。

几乎就在第一声钟响余韵未消的同一时刻,所有登记在册的罗德岛干员,以及那些虽未正式加入罗德岛、但曾在“源石糖果”事件或后续合作中接受过博士直接或间接指挥的近卫局核心干部的私人终端,都收到了一条来自特殊加密频道的群发信息。

那熟悉的、毫无华丽辞藻修饰的行文风格,正是出自博士之手。

信息内容涵盖了例行的新年祝福与详尽的来年初步工作计划,语气之平静自然,内容之条理清晰,仿佛几个小时前那场搅动了近半个龙门高层的、惊心动魄的“你追我逃”大戏,仅仅是一场过于真实的集体幻觉,充满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假装无事发生”的微妙和谐:

“致:阿米娅,叶莲娜,艾雅法拉,卢西恩,史尔特尔,克洛丝,w,Scout,Ace,陈晖洁,诗怀雅,林雨霞,星熊,麟青砚……”博士先是按某种不为人知的逻辑(指pRtS干员列表),将关键干员与龙门友人的名字一一念过,一个不落,“以及所有罗德岛的同仁与龙门的朋友们,新年快乐!”

信息刚一接收,近卫局指挥中心内,一名情绪激动的年轻干员立刻指着屏幕大喊:“快!逆向追踪!定位信号源!”

尽管周围资历较深的同僚们都投来“你觉得以博士的作风,会留下这种低级破绽吗?”的混合着无奈和“你太年轻”的目光,但出于职责和一丝渺茫的希望,技术性尝试还是迅速展开了。

结果丝毫不令人意外——信号源被清晰地锁定在博士位于罗德岛龙门办事处的办公室内。

一支快速反应小队奉命前往查看,果然在博士那略显凌乱、堆满各种纸质资料和奇怪零件的办公桌上,找到了那部他平日从不离身、此刻却安静躺在那里的专用指挥终端。

信息正文接着显示:

“当你们收到这条信息时,我已踏上前去进行一项科学考察的旅程,希望能借此行解答一些困扰我已久的疑惑,从而推动源石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我深知此举颇为仓促,未曾提前与诸位充分沟通,在此,我向每一位信任、支持与帮助罗德岛的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歉意……我明白口头的道歉缺乏分量,未来我将以切实的行动与研究成果,证明我的歉意与友谊的真实。”

“新的一年,罗德岛有太多重要的计划需要构思与推进。目前我个人认为优先级最高的,其一是尝试建立一套能够有效预测、至少是提前感知大型天灾的预警机制;其二,则是研发能够支持跨国界、跨城邦进行快速、稳定且保密通讯的技术手段。”

“对于这两项课题,我已有了非常初步的构想,甚至制作出了最原始的概念验证试验品——事实上,你们此刻收到的这条信息,并非预先设置好的定时发送,而是真正的实时通讯。如果你们成功接收并阅读到了这段话,便证明这项基于新原理的通讯实验,已经取得了最基础、但至关重要的进展。”

“或许有人会感到难以置信?那么,不妨在此进行一个简单的验证:谁来随意提出一个问题,看看我能否实时地回答?”

原本,众人是怀着几分复杂难言的心情——混合着被“抛弃”的淡淡失落、对博士安危的担忧以及对其不告而别的不解——来阅读这条被认为是博士“提前设置”好的告别信与工作计划。

然而,这最后两段话,尤其是那个实时问答的提议,如同数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实时发送?!这是什么意思?物理上的信号源明明来自博士遗留在办公室、未曾移动过的终端啊!

难道博士掌握了某种类似傀影那种以假乱真的源石技艺,此刻是某个看不见的“博士虚影”正在办公室里敲打键盘回复?

还是说,博士其实根本没走远,就躲在附近的某个地方?

一时间,内部专用的加密通讯频道被各种惊疑不定、充满好奇的问题刷屏。

从“博士您真的没事吗?”到“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几秒钟内就涌现出数十个提问,刷新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博士的“回复”竟然真的一条接一条出现在信息流下方,虽然略有滞后但精准地对应着每一个问题,仿佛他就隐身在一旁,注视着所有人的讨论:

“去哪里?嗯……这个暂时需要保密。”

“为什么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咳咳……主要是预定的考察目的地性质比较特殊,存在一定的敏感性……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估和准备,心里有数。

“身边是否有人保护?当然,我有非常可靠且强大的同伴随行,大家无需过度担忧我的个人安全。具体是哪几位?嗯……出于安全和他们个人意愿的考虑,这个就不便详细透露了。

“这种实时通讯与防定位技术的核心机制?很好的问题,触及到了关键。这主要涉及到我对源石某种深层物理性质的初步应用,我暂时称之为‘源石的量子纠缠’现象……

“简而言之,经过我实验发现的某种特殊手段对高纯度源石进行精准分割后,会形成两块能量层级减半、但处于‘纠缠态’的源石碎片。两块碎片之间构成‘反对称性’,无论它们之后在空间上被分隔多远,只要对其中一块碎片‘写入’信息,就能即时在另一块碎片上,通过‘反转’读取内容。

“必须说明的是,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最原始的初级阶段,信息承载量极低,仅仅传递文字编码尚能一用,传输图像或声音效率就太低了。并且,随着信息读写次数的增加,这种脆弱的纠缠态会在内部能量扰动和外环境噪声影响下逐渐退相干,导致通讯失效,因此并非永久有效的通信渠道。

“另外,尽管源石是目前我所知的、唯一能展现出如此稳定宏观量子纠缠效应的物质,但其纠缠态仍可能受到强烈源石技艺波动、极端物理环境或特定天象的干扰。因此,请务必将我留下的那部作为‘接收端’的指挥终端,置于一个相对恒温、恒湿、避免剧烈震动的稳定环境中。请勿暴力拆卸,谨防感染风险。”

对于那些并非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干员而言,或许无法立刻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临别演示”在源石基础理论层面可能带来的颠覆性意义——博士在其奠基性的《源石总论》中曾大胆提出的三大猜想,即“从量子涨落中借出能量自我复制”“亚原子级物理结构”“信息聚合体假说”。

这个简陋的实时文字通讯装置,其背后原理几乎同时为“信息聚合体”和“量子涨落”这两大核心猜想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实验证据支持,其价值可以预定今年的年度论文(如果博士在这一年里不放出新的王炸的话)。

然而,即便是对高深理论毫不敏感、对学术争论毫无兴趣的普通干员,也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件事对他们而言更直接、更重要的份量:龙门,并未真正失去博士。

博士或许此刻已经远在天涯,身处某片未知的荒野或危险的遗迹之中,但他们与博士之间的联系,并非只能依靠缓慢、不稳定且易于被拦截的传统信使。

虽然那熟悉的声音化为了冷漠的文字,但透过这实时跳动的字符,博士仿佛就站在他们身边,如同往日一样交谈与指挥——甚至,在将来解决了传输效率问题以后,是否还能像这样,跨越千山万水,实时地指挥一场关键的遭遇战或复杂的救援行动?

这,就是博士所说的,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歉意与友谊”的方式吗?

尽管口中不免抱怨着“博士太狡猾了”、“这种道歉方式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无论是身处罗德岛办事处、还是近卫局总部、或是各自家中的干员与干部们,注视着终端屏幕上那依旧在不断跳动、回应着后续问题的熟悉行文风格,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与重新连接上的激动,混合着先前积压的委屈与担忧,让许多人的眼眶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不约而同地湿润、发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