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 > 第68章 沉船(上)

胶片电影,哪怕对于博士这个来自“史前文明”的玩家来说,也有点过于复古了;他一时吃不准这究竟是泰拉电影工业在记录介质上发展滞后(超过蓝星的生物技术和停留在有线电话和对讲机阶段的通讯技术同时存在),还是这位年导个人对复古形式的偏爱(考虑到她特立独行的风格,这一点可能性颇大)。

但有一说一,胶片所呈现出的细腻画面、独特的色彩以及那略带氤氲的光影效果,确实拥有数字技术难以完全复制的质感。

在年导演那毋庸置疑的、充满个人风格的审美加持下,影片的开场画面堪称“惊艳”:

电影采用了现今已非常少见的第一人称主观视角拍摄手法,但这部电影的主观视角带给观众的并非人类的视觉体验,而是一种极其诡异的沉浸感——仿佛观众正化身成为一条在深海中游弋的鱼,或是某种难以名状的水生存在。

画面中,漆黑的天空与墨色的海水在视野尽头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只有起伏的浪涛成为分割这两个黑暗世界的唯一动态界线。

当“你”随着镜头沉入海面之下时,画面开始剧烈地晃动、扭曲,一切景象都变得光怪陆离,耳边响起模糊不清、仿佛来自深渊的低语与呢喃……

博士不由脱口而出:“哇,克起来了!”

“……‘克’,是什么意思?”诗怀雅的感觉正介于“视觉震撼”和“生理不适”之间,非常矛盾,听到博士的评论,似乎对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熟悉的样子,于是发问,“是个形容词吗?形容这种……让人不安的感觉?”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原始、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的恐惧。”博士兴致勃勃地开始科普——在成功将“黄牛”一词植入泰拉后,他似乎找到了某种“文化输出”的乐趣,热衷于将一些故乡的概念引入,以缓解自己长久以来只能独自玩梗的寂寞,“未知带来一种超越常理、混沌而邪恶的感觉,我们用一个来自古老神话的邪神之名来形容这种感觉,就叫‘克苏鲁’。”

“所以当你说‘克起来了’,就是指画面让人感到了邪恶、混沌与未知?”诗怀雅领悟得很快,但随即蹙起眉头,“但是……克苏鲁?这是哪里的神话体系?拉特兰的?还是萨卡兹的某位古老邪魔?我没听说过这位神明。”

“……那不重要,”博士试图把这个问题糊弄过去,“快看!画面变了!”

博士转移话题的技巧依然十分拙劣,但电影画面的确发生了关键转变:在海天相接的混沌之处,一座建筑的轮廓缓缓浮现,那是一座已经熄灭的、孤零零矗立的灯塔。

灯塔的顶部最先刺破海平面,随后塔身逐渐升高,仿佛是从无垠的墨色海水中挣扎着升起,作为天地间唯一的人类造物,它本应是文明与指引的象征,但此刻它死寂地耸立着,更像是一座为某个失落时代竖立的坟墓。

诗怀雅瞳孔微缩,认出了这座建筑:“这是……‘伊比利亚之眼’?!”

博士的反应慢了半拍,但在诗怀雅的关键词提示下,他尘封的记忆被触动,努力从脑海深处挖掘出关于SideStory「覆潮之下」和「愚人号」的零碎信息,尽管时隔数年已经有点记不清了……

年怎么会对大海感兴趣?还拍伊比利亚?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岁家人到处乱跑的话,司岁台会发疯的……

“我没想到你的名头在艺术领域也这么有号召力,”诗怀雅显然被开场这组充满压迫感和艺术张力的镜头折服了,啧啧称奇,“居然真的能吸引到如此有想法、有才华的导演主动来投……”

对此,博士只能报以沉默:希望你看完后面还能保持这个想法……

在开篇炫技,呈现了晃动的海水、深海呢喃和死寂的伊比利亚之眼成功营造出诡异氛围后,电影画面忽然一转,风格变得平实(相对而言),来到了一座名为“格兰法洛”的海边小镇,并引出了主角:一位生活在伊比利亚的阿戈尔人,他的名字就叫——阿戈尔。

注意:这不是语病或重复,这位阿戈尔人的名字就叫“阿戈尔”,大概是一种颇具后现代意味的双关或象征手法。

自“大静谧”事件后,阿戈尔人在伊比利亚的生存处境便急剧恶化:审判庭总将他们视作潜在的深海教徒加以严密监控,普通伊比利亚居民看他们的眼神也充满了猜忌与恐惧。

对于“大静谧”后的伊比利亚,海洋意味着灾祸与不祥;但对于血脉中流淌着海洋因子的阿戈尔人而言,大海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是无时无刻不在耳畔响起的呼唤。

尽管心知频繁前往海边极易引来审判庭的注意,但主角阿戈尔仍会忍不住偷偷溜到荒芜的海岸,遥望远方那如同墓碑般的“伊比利亚之眼”,幻想着在父母辈建设小镇的那个黄金时代,格兰法洛曾有过的荣光与希望,同时也幻想着传说中那个深埋于波涛之下、属于所有阿戈尔人的神秘国度。

看到这里,影片似乎还维持着一种沉重而写实的文艺片调性,似乎还挺正常……

“如今知道深海的人都不多了,更别说会去关注阿戈尔人生存状况的,”诗怀雅看得津津有味,手里的“黄牛”饮料都忘记喝了,“这位导演看来不仅技术高超,还很有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嘛。”

博士:“……咳,先不要着急下结论。建议保留意见,再往下看看。” 他有一种强烈的、基于对“年”这个名字了解的“不祥预感”。

果然,不孚博士的“期望(?)”,随着剧情继续展开,诗怀雅的表情就逐渐裂开了……

有道是久走夜路必见鬼……啊不对,应该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好像也不对,算了,这不是重点……总之,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阿戈尔在海边的礁石群中,遇见了一条美人鱼。

跟神话传说中的描述部分吻合,她拥有着堪称绝世的人类女性容颜;但跟传说中美丽梦幻的形象截然不同的是,她的下肢异常恐怖——那虽是一条鱼尾的形态,却覆盖着坚硬的、仿佛骨甲般的外壳,布满了嶙峋的尖刺和扭曲的突起,与“美丽”二字毫不沾边,更像是某种深海怪物的肢体。

这条人鱼自称“阿玛露丝”,她诉说自己原本也是一名阿戈尔人,但因受到深海教会的蛊惑,与海洋中的可怖存在融合,才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而我们的主角阿戈尔,在经历了大约三秒钟的惊恐(或许更短)后,就理所当然地……爱上了这个一半天使面孔、一半噩梦身躯的姑娘,并强烈地想要帮助她摆脱痛苦,重回“人”的形态。

(这tm理所当然在哪里啊喂?!)

阿玛露丝告诉阿戈尔,在传说中早已沉没于某片神秘海域的“斯图提斐拉号”(愚人号)上,藏有一颗名为“海洋之心”的宝石,拥有逆转深海诅咒的力量,可以让她恢复原貌。

……看到这里,诗怀雅那条优雅的尾巴已经开始焦躁地左右甩动,她下意识地闷了一大口“黄牛”试图压惊——博士知道这叫“不祥的预感”。

“可……可我只是一个出生在陆地上、连游泳都不太熟练的阿戈尔人,一生从未真正出过海,”阿戈尔面露难色,“我要怎么在茫茫大海上找到一艘已经沉没了六十年的船呢?”

“你一个人不能,但是‘我们’可以。”阿玛露丝用她那种空灵而带着回音的、标准的谜语人腔调说道。

“‘我们’?”阿戈尔语带困惑。

“是的,‘我们’。”阿玛露丝的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真理。

看到这里,博士已经憋不住开始闷笑了,感觉来自史前记忆深处的既视感正在“哐哐”地撞击他的大脑:

“你来了。”

“我来了。”

“你不该来。”

“但我还是来了。”

是这股味儿!没错!

诗怀雅完全无法理解博士的笑点,一种冥冥中的直觉在她脑海里拉响警报,告诉她此时最好立刻关掉放映机……但强烈的好奇心(或者说,是对“博士看重的导演”尚存的一丝幻想)让她没有听从这份命运的警示。她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为这个错误决定后悔多长时间。

“当‘我们’融为一体,你便能获得拥抱大海的资格。”阿玛露丝继续说道。

“啊?!融、融为一体?!”阿戈尔闻言大惊,同时脸上不受控制地泛起了一片可疑的红晕……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想多了,而且是想得太多太多了。

只见阿玛露丝伸手,毫不犹豫地从自己那狰狞的鱼尾上,硬生生拔下了一片边缘锋利、闪着寒光的鳞片,递到阿戈尔面前。她告诉阿戈尔,只要用这片属于她的鳞片划伤自己的皮肤,深海的力量便会注入他的身体,使他获得在深海中自由呼吸与活动的能力——但相应地,他也将背负上同样的诅咒,必须找到“海洋之心”才能解除。

为了爱情(?),阿戈尔没有过多犹豫,他接过鳞片,咬紧牙关,在自己的手臂上狠狠划下!鲜血瞬间涌出,染红了他周围的一小片海水……

“噗——”

诗怀雅终于彻底憋不住了,一口还没咽下去的“黄牛”直接喷了出来,她指着屏幕,声音都变了调:“这、这到底是什么鬼剧情啊!”

且不说阿玛露丝这形象怎么看都是个危险的海怪……好吧,就算对海怪一见钟情也算某种独特的xp自由。

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既然阿玛露丝自己就是深海生物,而且明显拥有在深海中活动的能力,为什么她不能自己去寻找“海洋之心”,非要绕这么大个圈子,忽悠一个旱鸭子阿戈尔去替她冒险?

这得是喝了多少假酒,才能写出这种鬼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