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 > 第114章 “愚人号”(五)

小杰米努力地眨动了几下不昏花的老眼,反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斯卡蒂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或许因为等待过于漫长,以至于一时不能相信。

“伊比利亚……?”他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刻入灵魂的名字,声音干涩而沙哑,如同风吹过枯萎的芦苇。随即,那双眼眸中,仿佛有沉睡已久的火种被骤然点燃,迸发出比穹顶破损琉璃透下的光还要明亮、还要炽热的光彩,“伊比利亚还存在?伊比利亚……找到我们了……真的……找到了……”

“我的笔记!”他像一台锈得无法转动的老机器,突然被人上了油,全身都咔嚓咔嚓动起来,“他们的笔记……那些先生们、女士们留下的……智慧……我要把这些都带回去。我必须带回去……带回家……”他像是陷入了某种执念,开始焦急地四处张望,双手在堆积的书籍和卷轴上无意识地摸索着,仿佛要将这六十年积攒的所有知识碎片,立刻全部打包,带回那片魂牵梦萦的故土。

在小杰米喃喃自语、到处翻找的时候,博士带着艾丽妮来到绘图室。

这里曾经是舰船工程师和导航员工作的地方,如今同样布满灰尘和零散的杂物,但那些固定在墙上或摊开在巨大绘图桌上的、泛黄却依旧清晰的结构图纸,依旧无声地诉说着这艘船昔日的辉煌与精密。

艾丽妮看着博士仔细地比对着“愚人号”复杂的设计蓝图与刚从档案室找出的、字迹潦草的航海日志修缮记录,她逐渐从之前阅读日志时、那种被船员们与恐惧绝望搏斗六十年的沉重记录所带来的压抑感中挣脱出来。

她意识到,博士此举并非仅仅是感性地想要知道船上发生过什么,还有更多的考量:“博士,您在找什么?”

博士的目光没有离开那些错综复杂的线条和数字,语气平稳地回答道:“这艘船六十年不沉没的原因。”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划过一张标注着船体结构强度的图纸,“‘罗德岛号’能在海上漂浮六十年,是因为其外壳由亚原子级材料打造,对化学腐蚀的耐受极高。那是旧文明的技术。‘斯图提斐拉号’为什么也能做到?”

经博士提醒,艾丽妮也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异常之处,她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尽管陈旧却依然保持基本完好的舱壁和结构:“是啊……在溟痕的腐蚀下,别说六十年,六年都不可能坚持得住……”

她皱起眉头,思维快速运转,“那……您找到答案了吗?”

“初步的结论,就在这里。”博士将几页修缮记录推到艾丽妮面前,手指点向其中几行看似平静、实则触目惊心的描述:

根据记录,在船体因风暴或海嗣攻击出现损坏后,由于完全缺乏常规的维修材料,幸存的船员们……被迫做出了选择。

船员们开始尝试使用海嗣身上剥离下来的坚硬甲壳和骨骼,来修补破损的船身;用海嗣强韧且富有弹性的触须纤维,来重新编结磨损严重的绳索;甚至……利用海嗣体内分泌的特殊油脂,混合其他能找到的粘合剂,来黏合开裂的甲板、堵住渗水的缝隙。

这些文字记录非常平静,但却让艾丽妮毛骨悚然:“所以这艘船……?”

“是的,再加上‘罗德岛号’的食物出了问题,让船员也发生了海嗣化,”博士将线索串联起来,得出了那个令人心情复杂的最终结论,“从船体到船员,‘斯图提斐拉号’在漫长的六十年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海嗣的‘成分’所渗透和改造。海嗣的群体意志,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这艘船及其上的乘员,视为了它们庞大族群的一个延伸,一个自己的巢穴,因此才会允许它存在。这就是‘斯图提斐拉号’能在海上徘徊六十年而不沉的原因。”

“罗德岛号”那三行代码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固然让船员陷入了困厄,但未尝不是阴错阳差地拯救了这艘船——否则它早就沉没了。

艾丽妮隐隐觉得博士还有没说完的话,但她一时抓不住那根线头……

那以后呢?当这艘与海嗣深度绑定的船,试图回归人类世界时,会发生什么?博士没有说出口,只是在心里问自己:“愚人号”在今天之后,还能被大海接纳吗?

大海会允许它靠岸吗?

两人各自陷入沉思,绘图室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和海风透过缝隙传来的呜咽。就在这时,门外走廊上,响起了清晰而规律的“笃笃”敲门声。

艾丽妮的第一反应是某位同伴搜寻到了附近,前来汇合。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要上前开门,手指已经搭上了门栓——

“小心!”博士低沉而急促的警告声瞬间响起,如同一盆冷水浇下。

艾丽妮猛然醒悟:外面的不一定是同伴!

她退后两步,用铳指着门,果然在这一系列动作完成的瞬间,来人已经破门而入。

外面站着一个陌生的阿戈尔女性。

她衣着整洁,不像船上的幸存者——阿方索和大副身上的衣服都布满补丁。

艾丽妮心中警铃大作:“你是谁?”

“你是怎么上来的?”博士明知故问——其实是问给艾丽妮小鸟听,“你不是我的船员。”

那位阿戈尔女性——阿玛雅,缓缓开口,她的声音空灵而缥缈,仿佛来自海洋深处:“大海接纳我,拥抱我。”她的话语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对我来说,感知并找到这艘被同胞气息环绕的船,从来都并非难事。”

“你!”这轻描淡写的话语,在艾丽妮听来,无异于对审判庭过去六十年间、付出无数牺牲却徒劳无功的努力最刻骨的嘲讽!新仇旧恨瞬间涌上心头,她几乎咬碎银牙,“深海教徒?!”

没有任何犹豫,艾丽妮扣动了扳机!铳身铭刻的源石技艺回路瞬间亮起,汲取着她体内凝聚的精神力量——这种来自拉特兰的昂贵武器威力巨大,但对使用者的负荷也极重,以艾丽妮目前的实力,短时间内只能击发出这一枪。

“轰——!”

炽热的能量光束如同愤怒的雷蛇,咆哮着冲出铳口,直射向门口的阿玛雅!

然而,就在能量光束即将命中目标的刹那,一道扭曲的身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旁边猛扑过来,精准地挡在了阿玛雅身前!能量光束结结实实地轰击在那只突然出现的海嗣身上,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和焦糊的气味。那只海嗣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身体被巨大的冲击力打得向后翻滚,甲壳碎裂,粘液飞溅。

阿玛雅借着这短暂的阻挡,身影如同鬼魅般向后飘退,迅速融入门外走廊的阴影之中。

“别跑!”艾丽妮拔剑追上。

这招“调虎离山”过于奏效,以至于博士准备的计划bcd统统没用上。他不由有点好笑:现在的小鸟还有点稚嫩啊……

就在这时,那只硬吃了艾丽妮一击、甲壳焦黑破裂的海嗣,竟然挣扎着从地上翻了个身,“窸窸窣窣”地朝着博士爬了过来。它身上的伤口正飞速再生愈合。

在SideStory「愚人号」的剧情记忆中,博士就对这只生命力顽强到离谱、拥有极高智慧和学习能力的特殊海嗣个体印象深刻。他看着它步步逼近,非但没有后退,反而用一种仿佛遇到老熟人般的语气,平静地打了个招呼:“你好啊,‘屠谕者’。”

屠谕者果然停了下来:“这是,我的,名字吗?”

“算是吧。你是什么时候学会像人类一样说话的?”博士语气随意,他甚至顺势就在满是灰尘的地板上坐了下来——他习惯在交谈时平视对方的眼睛,即使对面是一只海嗣——不过屠谕者的眼睛有点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该看哪一只。

“阿玛雅,她,”屠谕者的发声器官似乎还在适应这种复杂的振动,声音扭曲而滞涩,难以形成流畅的句子,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教导,我。”

“所以,你们这次是专门来找我的吗?”博士直接切入核心,语气依旧平稳,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天气,“为了……捕食我?将我纳入你们的‘大群’?”

“阿玛雅……说,”屠谕者艰难地组织着它所能理解的语言,“你是……人类中的……智者。”它复眼中的光芒微微闪烁,似乎在回忆着阿玛雅的指令,“大群……需要。”

看来博士的蝴蝶翅膀,也在海上掀起了滔天大浪啊。

“明智的选择,”博士非但没有露出惧色,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评价,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我姑且把这当作是赞美。”

屠谕者:“我不明白,人类。”

“但在你捕食我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或者说……一些你或许从未思考过的信息,想要与你分享。”博士觉得阿玛雅的计划还是太草率了。她不应该把一只正处于对知识如饥似渴阶段的、容易被忽悠的海嗣单独放在自己面前。这给了自己机会:“你们知道自己的由来吗?”

屠谕者的身躯微微晃动了一下:“什么是,由来?”

“你们的创造者,‘深蓝之树’计划的主导者,前史文明的科学家,”博士摩挲着下巴,“我跟他还挺熟的。”

本来这些话是博士编出来准备忽悠屠谕者的,但在脱口而出之后,他脑海里真的浮现起了一个模糊的影像,这让他更顺畅地说了下去,“我当时就说这个计划迟早要出问题,但他只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你说……他那个笑容,到底是什么意思?”

屠谕者的复眼闪烁的频率加快了,它似乎在努力处理这些复杂的信息。虽然它的理解显然与博士的初衷南辕北辙,但它捕捉到了关键词:“我……在。我们……遭受的……苦,永在。我们……渴望的……生,永在。”它将博士话语中虚构的“科学家”,理解为了某种赋予它们存在意义、并见证它们苦难与渴望的至高存在。

“你要把他理解成你们的神也行,虽然不是这么回事,”那位形象已经模糊的友人在博士的想象中变成一个章鱼头,这让他笑出声来,“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前史文明既然能够创造你们,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改造人类自己?为什么我们还是毁灭了?”

“也许你们会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无法放下身为‘人类’的独特自我意识与个体性,宁可抱着这份骄傲走向终结……这或许是大部分个体的选择,但绝不是所有人的。一定会有人愿意接受改造,就像那些深海教徒一样。”博士指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么前史人类为什么还是毁灭了?为什么只把你们留了下来?”

屠谕者不回答。屠谕者不明白。

“因为我们失败了。”博士冷酷地回答——这也是他的编造,但同样地,在脱口而出的刹那,他竟然真的模糊地想起了一些遥远的事,包括“神经改造”“升维计划”……他的编造恐怕并非全然没有事实的支撑,“所有的实验都指向一个结论:生命是无序的。”

屠谕者捕捉到了“无序”这个它无法认同的词汇,带着海嗣特有的、对秩序和进化的执着反驳:“生命,是有序……”

“认为生命是有序的,认为生命可以人为设计……”博士自嘲地笑了一声,“不过是一种傲慢而已。”

“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最后发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少数的个体——比如你们的伊莎玛拉,我们把这些个体叫做‘初生’——来决定进化的方向,一旦决策错误,就会瞬间毁灭整个族群。即使决策没有错误,如果发生了不曾料想到的变故,族群依然会走向毁灭。

“你问为什么?因为‘造物’是自然的权柄,试图篡夺这一权柄者,必要面对接踵而来的诅咒:那就是‘多样性’的丧失。

“无论你们有多少个‘初生’,多少负责探索生命方向的‘同胞’……只要‘随机性’被抹去,这一进化的永恒难题终会找上你们。

“这颗星球已经度过了四十六亿年的光阴,无数的物种来来去去。它们的历史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失去多样性的族群,将无一例外地走向毁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