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安检日记 > 第134章 李哥的“阳谋”

安检日记 第134章 李哥的“阳谋”

作者:只系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3:11:23

周一的班前会气氛格外凝重。李哥站在队伍前方,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每一个安检员的脸。林晓梦站在队伍中间,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每当李哥摆出这副姿态,就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

“上周的安全数据出来了,”李哥扬了扬手中的表格,“3号安检口的漏检率又上升了0.2个百分点,违规物品通过率是全站最高的。”

几个站在林晓梦旁边的同事下意识地挪了挪脚步,仿佛想与她划清界限。作为3号安检口的常驻人员,林晓梦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不过,今天我不打算追究具体责任。”李哥话锋一转,出人意料地说,“相反,我收到了林晓梦同事的一份建议书,关于优化安检流程、减少乘客财物丢失的。看得出来,她很用心。”

林晓梦警惕地抬起头。李哥的表扬比批评更令人不安。

“晓梦的建议很好,提醒标识、人员调配、广播提醒...想得很全面。”李哥微笑着看向她,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所以,我决定采纳其中一部分建议,从今天开始试行一个新的工作流程。”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起了示意图:“为了提高安检效率和安全性,我们将实行交叉复核制度。具体来说,每个安检口的两位安检员不仅要检查自己岗位的乘客,还要互相监督对方的检查质量,发现漏检必须立即指出并记录。”

队伍中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这个所谓的“交叉复核”听起来合理,实则将增加每个人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

“更重要的是,”李哥提高了音量,“为了加强责任意识,从今天起,任何一个安检口出现漏检或安全事故,该安检口的全体人员都要承担连带责任。当然,发现问题的同事会有相应奖励。”

林晓梦的心沉了下去。这分明是她建议的扭曲版本,表面上采纳了她的想法,实则把它变成了一种惩罚机制。更阴险的是,李哥把这个“新政”与她的建议捆绑在一起,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晓梦,你对这个试行方案有什么看法?”李哥故意点名问她,脸上的笑容越发深邃。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晓梦身上。她感到喉咙发干,手心冒汗。如果她赞同这个方案,就等于与所有同事为敌;如果她反对,则显得出尔反尔,且公然挑战班长权威。

这是李哥精心设计的陷阱。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陈默推荐的那本《管理心理学》中的片段突然浮现在脑海:“当面临两难选择时,寻找第三条路——重新定义问题。”

“李班的方案很有创意,”她谨慎地开口,“特别是交叉复核的想法,确实能提高检查质量。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补充建议。”

李哥挑眉:“哦?说来听听。”

“为了确保这个制度的公平性,是否可以同步引入一个评价机制?比如,由班组长随机抽查各安检口的工作录像,对复核质量进行评估。这样既能确保交叉复核不流于形式,也能避免因个人恩怨导致的误判。”林晓梦不疾不徐地说,“另外,我建议先选择一个安检口进行试点,收集数据和完善流程后,再全面推广。这样更科学,也更能服众。”

会场一片寂静。林晓梦的建议既没有直接反对李哥,又巧妙地点出了新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更稳妥的实施路径。

李哥的脸色变了变,很快又恢复如常:“这个补充建议不错。那么,就按晓梦说的,先在3号安检口试点吧。晓梦,你就负责记录试行期间的数据和问题,一周后向我汇报。”

散会后,几个同事围了上来。

“晓梦,你这是什么意思?提什么建议啊,现在好了,咱们3号口成试验田了!”小李不满地抱怨。

“就是,平时工作已经够累了,现在还来个什么交叉复核,这不是互相监视吗?”小王附和道。

林晓梦平静地看着他们:“你们觉得是李班的方案好,还是我的补充建议好?”

几人面面相觑。小李嘟囔道:“当然是你的建议好点,至少还有个试点,要是全站推行更麻烦。”

“那就对了。”林晓梦微微一笑,“如果不是我提出补充建议,今天开始所有人就要执行那个方案了。现在至少我们有一周时间来证明这个制度需要调整。”

“但为什么要选我们3号口试点?明显是针对你嘛!”小王不解。

“试点也意味着我们有改进这个制度的主动权。”林晓梦目光坚定,“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证明某些条款不合理,就有理由要求修改甚至取消它。”

同事们半信半疑地散去了。王姐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林晓梦的肩膀:“小心点,李哥这是借刀杀人。不管这个试点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会得罪人。”

林晓梦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试点失败,李哥会把责任推给她,说她补充建议不完善;如果试点成功,全站推行这个不受欢迎的制度,同事们也会怨恨她。

一整天的试点工作验证了大家的担忧。交叉复核制度让安检员之间充满了猜疑和不信任。每个人都担心被同事记录下失误,又不得不时刻盯着同事的工作,导致安检效率明显下降。更糟糕的是,有两位安检员因为对“是否漏检”的判断标准不同而发生了争执。

“你看,我就说这制度行不通。”下班时,小李对林晓梦抱怨道,“今天光是跟小王互相盯梢就累得够呛,还得记录他的每一个小失误,感觉像在打小报告。”

林晓梦在本子上记录下这一反馈,问道:“那你觉得,如果不实行交叉复核,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减少漏检和盗窃事件?”

小李愣了一下,挠挠头:“这...我倒没想过。”

“任何制度都可能有问题,但至少我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林晓梦合上本子,“而且通过试点,我们有了反对全面推广的依据。”

晚上六点半,林晓梦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地铁站,看到陈默已经在出口处等她。他倚在墙边,手里拿着一本书,路灯在他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你看上去很累。”陈默一眼就看出了她的状态。

林晓梦长叹一口气,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陈默安静地听着,不时点头。

“所以,我是不是做错了?”讲完后,林晓梦忍不住问,“也许我不该提什么建议,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陈默摇摇头:“提出问题永远比假装问题不存在更需要勇气。你的补充建议很聪明,重新定义了博弈规则。”

“但我还是落入了李哥的陷阱,现在进退两难。”

“未必。”陈默若有所思,“有时候,陷阱也可以变成舞台。既然他给了你试点和汇报的机会,何不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展示你的能力?”

他们沿着街道慢慢走着,夕阳的余晖洒在路面上,拉长了两人的影子。陈默带她走进一家隐蔽在小巷中的书店,木质书架和淡淡的书香顿时让人心情平静下来。

“你知道吗,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平衡艺术。”陈默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林晓梦,“就像走钢丝,要在效率和人性、规则和变通之间找到平衡点。”

林晓梦接过书,看到书名是《变革管理的艺术》。她忽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我可以把这次试点当作一次变革管理的机会?”

陈默赞许地点头:“收集数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赢得人心。让你的同事明白,你不是制度的帮凶,而是他们的代言人。”

一句话点醒了林晓梦。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完善或推翻这个制度,却忘了最关键的因素——人。

当晚回到家,林晓梦重新设计了数据记录表格,不仅包括制度执行情况,还专门留出空间记录同事们的感受和建议。她决定明天就找每位在3号口工作的同事单独谈话,倾听他们的想法。

睡前,她收到了一条来自陈默的短信:“记住,真正的领导者不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而是那些在规则中为他人创造空间的人。”

林晓梦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渐渐进入了梦乡。明天的挑战依然艰巨,但她已经找到了方向。李哥的“阳谋”或许是一个陷阱,但也可能成为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梦中,她看见自己走在一条钢丝上,不是战战兢兢,而是张开双臂,保持着完美的平衡。钢丝的两端,是同事们信任的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