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 第95章 清鸢堂升级,惠及百姓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第95章 清鸢堂升级,惠及百姓

作者:珊秋致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2:55:13

初冬的暖阳洒在清鸢堂的青石板上,刚被清扫过的院落里,还残留着淡淡的艾草香。苏清鸢站在正厅的窗前,手中捧着萧玦送来的 “县主府改建文书”—— 按照太后的旨意,她不必搬入县主府,反而可将其改建为清鸢堂总堂,还获准在京城周边县城开设分号,所用药材、人手皆可从太医院调拨,朝廷还会补贴部分银两,只为让她能更好地 “惠民济世”。

“小姐,阿明和阿翠带着新招的学徒回来了,正在后院等着呢。” 张嬷嬷走进来,语气带着几分欣喜,“这几日招的二十个学徒,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机灵又肯学,昨天阿明教他们辨认草药,个个都记的牢。”

苏清鸢点点头,转身走向后院。只见后院的空地上,二十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正围着阿明,认真地听他讲解甘草与甘遂的区别 —— 这是苏清鸢特意交代的,必须先让学徒分清有毒与无毒药材,避免日后抓药出错。阿翠则在一旁整理药箱,里面装着即将送往通州的防疫汤药,每一包上都贴着详细的服用说明。

“大家都过来一下。” 苏清鸢走上前,少年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恭敬地站成一排。她看着这些眼中满是渴望的少年,语气温和却带着坚定:“你们愿意来清鸢堂学医,我很欣慰。但我要先告诉你们,学医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日后你们去分号坐诊,要记住三点:一是药材必须足量优质,绝不能以次充好;二是问诊必须耐心细致,绝不能敷衍了事;三是对穷苦百姓要多体谅,能减免的药费就减免 —— 这是清鸢堂的规矩,也是你们行医的本分。”

少年们齐声应道:“记住了,先生!”

接下来的半个月,苏清鸢亲自带着学徒们学习 —— 从辨认药材、称量剂量,到号脉问诊、开具药方,每一个环节都亲自示范。阿明则负责教授针灸技巧,他如今的针法已颇为熟练,曾单独治好过十几个风寒患者;阿翠则教大家如何熬制汤药,如何储存药材,确保药效不流失。周大叔则忙着改造县主府,将正厅改为问诊区,侧厅改为药库,后院则设为学徒宿舍和草药园,原本富丽堂皇的县主府,渐渐有了医馆的烟火气。

分号的选址也很快确定 —— 通州、大兴、良乡三个县城,皆是京城周边医疗最为落后的地方。苏清鸢亲自去了一趟通州,发现那里的百姓得了病,要么靠 “土方子” 硬扛,要么只能花高价请游医,很多孩子因为一场风寒就丢了性命。她当即决定,将通州分号设为第一个试点,由阿明担任分号负责人,再派五个学得好的学徒协助。

通州分号开业那天,天还没亮,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阿明穿着苏清鸢特意给他做的深蓝色长衫,站在门口向百姓拱手:“今日清鸢堂通州分号开业,所有问诊免费,抓药只收成本价,往后每月初一、十五,都是义诊日,大家不用急,慢慢排队。”

人群中立刻响起欢呼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被孙儿搀扶着,颤巍巍地走到诊桌前:“大夫,我这腿疼了三年了,阴雨天更厉害,您能帮我看看吗?” 阿明仔细给老奶奶号脉,又查看了她的腿,确诊是风湿,当即开了一副祛风除湿的汤药,还免费给她贴了一张阿翠熬制的草药膏:“奶奶,您这药每日煎服一次,药膏三天换一次,坚持一个月,腿就不疼了。”

老奶奶接过药方和药膏,激动得抹起了眼泪:“以前请个游医要一两银子,我们哪付得起啊!现在清鸢堂来了,真是救了我们这些穷苦人啊!”

这样的场景,在大兴、良乡分号开业时也同样上演。苏清鸢特意在每个分号都安排了 “便民措施”—— 候诊区放着免费的热水和草药茶,给老人和孩子准备了小凳子,药库的墙上贴着大大的 “药材价格表”,每一种药材的价格都写得清清楚楚,绝不让百姓多花一分冤枉钱。

每月的初一、十五,更是清鸢堂最热闹的时候。苏清鸢会轮流去各个分号坐诊,解决学徒们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有一次在良乡分号,一个三岁的孩子得了 “百日咳”,咳得连饭都吃不下,家里已经准备好后事了。苏清鸢用银针扎了孩子的 “天突穴” 和 “膻中穴”,又开了一副润肺止咳的汤药,只三天,孩子的咳嗽就减轻了,半个月后彻底痊愈。孩子的父亲带着一筐鸡蛋来感谢,苏清鸢却婉拒了:“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这些鸡蛋你还是给孩子补身体吧。”

渐渐地,“清鸢堂” 的名字传遍了京城周边的村镇,甚至连远处的保定、河间等地的百姓,也会专程赶来求医。大家都知道,京城有个 “清鸢县主”,不仅医术高明,还心善爱民,给穷苦百姓免费看病,送药送膏。有人给她送了块 “圣医县主” 的木匾,苏清鸢却把它挂在了通州分号的门口,她说:“这匾不是给我的,是给所有在清鸢堂行医的人,也是给信任我们的百姓。”

消息传到皇宫,太后特意召苏清鸢入宫,笑着说:“清鸢,如今连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在说你的好呢。昨日御膳房的刘嬷嬷还跟我说,她老家的母亲得了腿疾,就是在大兴分号看好的,还没花一文钱。”

苏清鸢躬身道:“这都是托太后和陛下的福,若不是朝廷支持,清鸢堂也开不了这么多分号。能让百姓看得起病,少受病痛之苦,就是臣女最大的心愿。”

萧玦也特意送来一批太医院的珍贵药材,还派了两个太医去清鸢堂指导学徒:“如今你的名声越来越大,更要注意药材质量和学徒的医术,别让人钻了空子。若是需要人手或银两,随时跟我说。”

苏清鸢看着萧玦眼中的关切,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没有萧玦和朝廷的支持,她的 “惠民” 理想很难实现。如今清鸢堂已有四个医馆,五十多个学徒,每月能诊治上千个病患,这不仅是她的成就,更是朝廷重视民生的体现。

冬日的傍晚,苏清鸢回到京城总堂,看着学徒们在灯下认真地整理药方,张嬷嬷在给排队的百姓分发热汤,心中满是欣慰。她走到后院的草药园,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薄荷、金银花,想起母亲当年留下的《毒医秘典》,想起自己刚开医馆时的艰辛,如今终于实现了 “让更多人看得起病” 的心愿。

“小姐,通州分号送来消息,说最近风寒患者多,防疫汤药不够了,阿明问能不能再送一批过去。” 阿翠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字条。

苏清鸢接过字条,笑着说:“让周大叔立刻准备,明日一早就送过去。再告诉阿明,让他多熬些姜茶,给候诊的百姓暖暖身子。”

阿翠应声而去,院子里又恢复了忙碌。苏清鸢站在草药园里,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心中忽然想起哈立德说过的西域 —— 那里还有巫蛊教的隐患,萧玦的长生蛊也还没解开。但她并不着急,因为她知道,只要她还在行医,还在守护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圣医县主” 的名声还在继续传播,清鸢堂的分号也在计划向更远的地方开设。苏清鸢知道,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 “惠民济世” 的初心,就一定能走得更远,让更多的百姓摆脱病痛,过上安稳的日子。而这,就是她对母亲最好的告慰,也是她作为医者最大的荣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