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 第85章 清鸢堂声望,传遍京城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第85章 清鸢堂声望,传遍京城

作者:珊秋致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02:55:13

深秋的晨光刚漫过西大街的青石板,清鸢堂的门就被等候的百姓推开了。阿明刚将 “今日免费问诊前二十位” 的木牌挂在门口,队伍就蜿蜒着绕了半条街 —— 有抱着孩童的妇人,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几个穿着体面绸缎的仆从,显然是替府中主子来排队的。

“阿明小哥,苏大夫今日什么时候能问诊啊?我家老夫人都等不及了!” 一个穿着将军府服饰的管家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里面是刚做好的点心,“这是将军府给苏大夫的一点心意,还请小哥转交。”

阿明笑着接过食盒,指了指内堂的方向:“苏大夫正在给前一位病患诊脉,很快就好。您家老夫人的情况,苏大夫已经知道了,昨日就准备好了汤药,您稍等片刻就行。”

这管家口中的 “老夫人”,正是兵部王老将军的母亲。半月前,老夫人突发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清,连水都咽不下去。太医院的太医们来了一波又一波,开了无数补气血的汤药,却丝毫不见好转,最后只能摇头说 “年岁已高,经络已堵,无力回天”。王老将军急得团团转,想起之前苏清鸢治好自己的风湿,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派人来请苏清鸢。

苏清鸢第一次去将军府时,老夫人正躺在床上,眼神呆滞,右侧身体完全不能动,喂进去的汤药全从嘴角流出来。她仔细诊脉后,断定老夫人是 “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并非普通的 “年老体衰”—— 太医院的补药虽好,却堵在了经络里,反而加重了病情。

她当即用 “醒脑开窍” 针灸法,将银针刺入老夫人的 “人中”“百会”“风池” 等穴位,又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的汤药,用桃仁、红花、地龙等药材,疏通经络。连续针灸七日,老夫人竟能慢慢抬起右手;又过了十日,不仅能开口说话,还能在丫鬟的搀扶下慢慢走路。今日正是老夫人要复诊的日子,王老将军特意派管家提前来排队,还备了厚礼感谢。

“苏大夫,老夫人今日能自己吃饭了,还说要亲自来谢谢您呢!” 管家见苏清鸢从内堂走出,连忙上前,语气满是感激。

苏清鸢笑着点头,取出早已备好的汤药包:“老夫人恢复得比预期好,这是最后一副巩固的汤药,喝完后再注意饮食清淡,适当活动,就能和常人一样了。礼物您带回吧,我开医馆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收礼。”

管家还想推辞,却被苏清鸢坚持拒绝,只能带着汤药包,再三道谢后离开。刚送走将军府的人,又有一个穿着翰林院服饰的官员匆匆走来,手里抱着一个面色苍白的孩童,正是翰林院学士李大人的儿子。

“苏大夫,求您救救犬子!” 李大人抱着孩子,声音带着哽咽,“犬子得了肺痈,高热不退,咳血不止,太医院说已经脓胸了,没救了,求您想想办法!”

苏清鸢连忙让李大人将孩子放在诊床上。孩童约莫五岁,嘴唇青紫,呼吸微弱,胸口起伏剧烈,偶尔还会剧烈咳嗽,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得吓人,又仔细听了听孩子的肺部,能听到明显的 “啰音”,确实是肺痈晚期,已引发脓胸。

“李大人别急,还有救。” 苏清鸢一边安抚,一边让阿翠取来银针和汤药,“孩子这是肺痈脓胸,热毒壅肺,需要先排脓,再清肺热。”

她快速将银针刺入孩子的 “肺俞”“膻中”“尺泽” 等穴位,又让阿莲端来一碗早已备好的 “清肺排脓汤”—— 这是她根据《毒医秘典》中的记载,用桔梗、苇茎、冬瓜仁、桃仁等药材熬制的,专门用于肺痈排脓。她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将汤药一点点喂进孩子口中。

半个时辰后,孩童的咳嗽渐渐减缓,呼吸也平稳了些,高热也退了几分。李大人看着孩子的变化,激动得泪流满面,对着苏清鸢连连磕头:“苏大夫,您真是再生父母!太医院都说没救了,您却能治好他,您就是活菩萨啊!”

苏清鸢扶起李大人,递给他一张药方:“这是后续的汤药,每日一副,煎服两次,连服十五日。孩子痊愈后,记得多给孩子吃些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百合,避免再受风寒。”

李大人接过药方,如获至宝,又让随从取来一百两银子,却被苏清鸢婉拒:“诊金按正常标准收就好,五两银子足够了。我开医馆是为了惠民,不是为了谋利,李大人不必多破费。”

这两件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王老将军和李大人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的家人被太医院判了 “死刑”,却被苏清鸢治好,消息一传开,百姓们更是将苏清鸢奉为 “神医”,清鸢堂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接下来的几日,清鸢堂的队伍从早排到晚,甚至有外地的官员专程赶来京城 —— 青州知府的母亲得了疑难杂症,当地大夫都治不好,听说苏清鸢的名声后,特意带着母亲,千里迢迢赶来;扬州盐运使的儿子得了顽疾,也是直奔清鸢堂。苏清鸢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却始终保持着耐心,对每一位病患都仔细诊断,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病患,苏清鸢特意培训了阿明和阿翠 —— 阿明如今已能独立诊断一些常见的风寒、咳嗽,减轻苏清鸢的负担;阿翠则负责管理药库,确保药材充足,价格平稳。张嬷嬷忙着维持秩序,给排队的百姓递上薄荷汤和草药茶;周大叔和周大婶则将后院的草药园扩大了一倍,种满了薄荷、金银花、艾草、桔梗等常用药材,不仅能满足清鸢堂的需求,还能降低成本,让药材价格始终保持在低位。

甚至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在清鸢堂附近开了 “苏记医馆”“清鸢分堂”,试图模仿清鸢堂的模式赚钱,却都无人问津 —— 百姓们只认西大街的 “清鸢堂”,只认苏清鸢这位 “京城第一女医”。有人问起原因,百姓们总会笑着说:“苏大夫不仅医术好,心还好,药材平价,还常给穷苦百姓减免费用,这样的好大夫,哪里还有第二个?”

一日傍晚,苏清鸢送走最后一位病患,坐在诊桌前,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张嬷嬷端来一碗温热的姜茶,笑着说:“小姐,今日又诊治了八十多位病患,比昨日还多。刚才户部的刘大人还派人来,说想请您给太后寿宴上的宾客们做‘健康顾问’,您看要不要答应?”

苏清鸢接过姜茶,喝了一口,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她知道,清鸢堂的声望越高,瑞王就越容不下她 —— 寿宴在即,瑞王定会借着她的声望,制造更大的事端,比如诬陷她 “借医术笼络人心,意图谋反”。

“刘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寿宴上的事,我还是婉拒吧。” 苏清鸢放下茶碗,语气凝重,“寿宴当天,瑞王定会有动作,我不想成为他的靶子。你让阿明和秦风联系,让暗卫多留意清鸢堂周边的动静,尤其是陌生的面孔,避免瑞王派人来捣乱。”

张嬷嬷点头应下,眼中满是担忧:“小姐,您也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瑞王那边虽然危险,但有靖王殿下和相爷帮忙,定会没事的。”

苏清鸢笑着点头,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西大街上,还有百姓在清鸢堂门口徘徊,想问问明日是否还能免费问诊;远处的宫墙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寿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她知道,如今的声望既是铠甲,也是软肋 —— 百姓的信任能给她力量,却也可能成为瑞王攻击她的借口。但她并不后悔,开医馆惠民,是她的初心;治好每一位病患,是她的本分。就算面对瑞王的阴谋,她也会带着这份初心和百姓的信任,勇敢地走下去。

而此刻的瑞王府中,瑞王看着手中关于清鸢堂声望的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苏清鸢不仅没被他打压下去,反而声望越来越高,甚至成了 “京城第一女医”。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在寿宴上除掉苏清鸢的决心 —— 这样的人,若是不能为他所用,就必须彻底毁灭。

“寿宴当天,一定要让苏清鸢身败名裂!” 瑞王将密报狠狠摔在地上,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一场围绕 “京城第一女医” 的生死较量,即将在太后寿宴上,拉开最终的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