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仿佛风暴中的孤岛,未被浊浪吞噬。
即便各大势力横行无忌,也无人敢在九龙生事。
只因那里站着一个人——苏天汉。
他立于九龙警署之巅,以铁腕手段震慑四方。
但凡有人试图挑衅法纪,必遭雷霆镇压。
起初有新帮派不知深浅,妄图在此扎根闹事,结果转眼便被连根拔起。
后来不知何人将苏天汉过往事迹公之于众,众人方才惊觉:
这位曾主宰旧时代的枭雄,竟隐于警徽之下。
风浪席卷全港之际,九龙警署依然运转如常。
多数人得以避开这场浩劫,皆因一人早有预判。
反观其他辖区,警力涣散,纪律荡然无存。
游行不断,抗议四起,街头日日上演混乱景象。
总督府却始终沉默,宛如死城。
事件已延宕七日,仍无半句回应。
寻常百姓认定上层装聋作哑,漠视民情。
唯少数清醒者知晓内情:并非不愿表态,而是束手无策。
那些洋人官员,贪财敛货个个精通,临危决断却无一堪用。
真正身处局中之人清楚,总督府与宗主国之间早已争吵不休。
一场巨变悄然发生,却因牵连太广,无法公开。
他们试图暗中化解,奈何至今毫无头绪。
进退维谷,实属无奈。
与此同时,九龙警署内。
雷洛与陆启昌并肩走入苏天汉办公室,简述当前局势。
“汉哥,你真是神机妙算,早看透了这盘棋。”
“要不是你提前布防,咱们这次恐怕也难逃泥潭。”
“说来惭愧,前阵子我还动过念头,想问问你有没有门路,买个总警司的位置。”
“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幸好没踏进去!”
这几日,雷洛声望高涨,风光无限。
全因苏天汉洞悉先机,使华人警系免遭重创。
如今九龙警署被誉为“香江之光”,媒体争相报道。
这般局面,怎叫他不心潮澎湃?
陆启昌立在雷洛身侧,眉头轻轻皱起,终于忍不住出声。
“汉哥,香江现在局势不太平。”
“咱们是不是该考虑支援其他三个警区?”
“这么做,既能赢得百姓好感,也能试探着和洋人缓和关系。”
“别忘了,这里是殖民地。”
“一直跟洋人对着来,就像踩在悬崖边上,一步踏错,全盘皆输。”
“他们输十次百次都没事,可我们只要败一次,就再无翻身之地。”
“不如试试握手言和。”
陆启昌语气温和,一字一句说得清楚明白。
条理清晰,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苏天汉瞥了他一眼,心里暗暗点头。
比起雷洛的锋芒毕露,陆启昌更沉得住气。
看问题周全,话也说得体面。
从某些角度看,他确实更适合做自己的左膀右臂,稍加历练便能独撑一方。
但陆启昌有一个致命弱点,也正是苏天汉始终没有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他太良善。
这份善意会让判断掺杂情绪,在紧要关头,足以酿成大祸。
苏天汉默默叹了口气,点燃一支雪茄。
烟雾缓缓升腾,他沉默片刻才开口。
“陆sir,你讲得没错,但我们不能照做。”
“因为无论我们动机如何,一旦插手,事后洋人必定追究责任。”
“我们的权限只限西九龙,别的地方管不着。”
“洋人本就想找机会打压我们,而更重要的是——规矩必须有人守。”
“一旦破例而不受罚,日后人人都会效仿,秩序也就彻底乱了。”
苏天汉面色如常,语气平稳。
他理解陆启昌的出发点,可这种做法绝不能成为先例。
他对其他警区的困境并非无动于衷,但他更清楚,一步走错,连现有的位置都保不住。
雷洛始终未语。
陆启昌是自己兄弟,没必要在这种场合争辩。
这种层次的对话,唯有苏天汉才能定调。
“汉哥,我们就这么袖手旁观?”陆启昌声音微沉。
苏天汉轻轻颔首:“只能如此。”
“除非有上头正式批文。”
“不过说实话,就算有批文,我也不会轻易介入。”
“你要记住,在高层博弈里,心软等于自毁。”
“哪怕你拿着任命书,只要我想动手,就有十种方法让你消失得无声无息。”
没错。
权力之争,从不见血。
这并非靠功劳便能轻易解决的事,背后牵扯着无数见不得光的算计与较量。
一句不慎之言,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正因如此,他打心底不愿卷入其中。
唯一的例外,是有人能拿出令他心动的代价。
对现在的苏天汉而言,什么都不做反而是最优选择。静观其变,反而能收获最多。
香江越动荡,他的处境就越有利。
“哎,好吧。”陆启昌低声回应,随即陷入沉默。
他清楚自己无能为力。
他也明白,苏天汉所言句句属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