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远东新纪元1630 > 第242章 海贸暴利

远东新纪元1630 第242章 海贸暴利

作者:逍遥尺勿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2:04:40

第242章海贸暴利

崇祯帝瞪大了双眼,紧紧地盯着手中那份清单,脸上逐渐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喜之色。只见那清单上头一项便是令人瞩目的黄金,数量竟然高达三万三千六百两之多!按照大明当前的兑换比例,从一比八到一比十不等来计算的话,这三万多两黄金最少也能够兑换三十余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极其可观的财富。

除了黄金之外,还有六万五千两纹银和五万余斤铜锭。这些可都是大明市面上流通的硬通货,价值不菲。

倭国向来以盛产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而闻名,如今这份收获着实让人喜出望外。其他方面的如扇子,屏风,漆器等崇祯就懒得去磨算了。

“哈哈哈哈哈……曹伴伴果真是没让朕失望啊!来人呐,快给曹伴伴赏赐蟒服玉带!嗯,用坐蟒”崇祯帝心情大好,竟是如此难得地慷慨大方起来,蟒服都是四爪侧蟒服,坐蟒服也只有王承恩才有资格穿戴。

也难怪大明朝的诸多皇帝都对太监们宠爱有加、委以重任。毕竟对于那些太监而言,他们在宫中唯一可以依靠仰仗的唯有皇帝陛下的恩宠与信任罢了。

正因为此,在太监们的心目当中,皇帝交办之事永远都会被摆在首位,竭尽全力去完成。就如同当年郑和七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西洋一样,不正是谨遵着永乐大帝的意志行事么?

历史上对崇祯褒贬不一,明粉都是说崇祯贯彻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到死都没有丢大明王朝的脸面,比起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朱祁镇强无数倍,而清粉则说崇祯优柔寡断,对文官武官都缺乏管理以及制衡手段,只会一味的给农民加税导致大明覆灭。

崇祯帝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除了做皇帝外绝对是一名好的王爷甚至官员,宁可自己穿打补丁的龙袍也不肯加重内宫的开支。

这次试探性贸易宛如一道曙光,为崇祯帝开启了一扇窗户。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国家的财政收入实际上高达两千多万两白银。然而到了崇祯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除了原本的税收外,又额外增加了多达一千大几百万两的所谓“三响”。如此一来,总的税收竟然能够达到令人咋舌的四千万两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日里我们所谈论的明朝财政收入仅有区区四百万两白银,这其实仅仅是户部太仓的收入罢了。由此可见,明朝末年的税赋负担之沉重简直超乎想象。

朝廷就像是一台巨大的吸水机,将穷人兜里那少得可怜的钱财源源不断地抽吸上来。可这些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财富,却并未真正用之于改善民生,加强军备。

相反,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很有可能最终落入了那些官员士申的口袋里,成为他们进一步敛财致富的资本。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穷人变得越来越贫穷,而富人则愈发富有。

更为糟糕的是,每逢加税之时,那所谓的火耗往往数倍于正税本身。这意味着百姓们实际需要缴纳的赋税远远超出了朝廷规定的正税额。对于本就生活艰难的普通民众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崇祯帝对此种延续了几千年之久的火耗现象心知肚明,但他深感自身力量单薄,难以撼动这一由来已久的官场陋习。不过,好在如今有了贸易这条新途径,可以帮助国家赚取大量的金银财宝。

既然如此,也就无需再一味地加重赋税来充实国库了。不仅如此,就连之前征收的辽饷和缴饷等税款或许都可以考虑停止征收。

喜欢远东新纪元1630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远东新纪元1630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