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远东新纪元1630 > 第212章 牛录额真索隆

远东新纪元1630 第212章 牛录额真索隆

作者:逍遥尺勿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2:04:40

金州城并不是一个大城,只能算小县城,城高丈五,大约不到五米高,就是后世两层楼高的样子,对付土匪强盗还行,对于后金来说一个简易梯子就能攻上去,所以根本守不住,在十年前被后金轻易攻下。

驻守金州城的是镶白旗牛录额真索隆,八旗制度是从女真族氏族制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小行政单位叫作“牛录制”。

这种制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凡出行时,不论多少人,各按本氏族而行,每10个人为一单位,各出一箭,以一人为头目。这个头目在满语中叫作“牛录额真”。

努尔哈赤于1583年起兵,到1601年时,为了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势力,便对女真族这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组织形式“牛录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根据当时战争的需要,他把原来10人为一单位的“牛录”,改编成以300人为一单位,“牛录”成为最基本的军事单位兼行政单位。又在“牛录”基础上设置了“甲喇”和“固山”,每5个“牛录”为一“甲喇”,每5个“甲喇”为一“固山”(汉语意为“旗”),就是后来的旗主。

初建时共有4个“固山”,以不同颜色的旗帜区别,分别为黄、红、蓝、白。到1615年,也就是努尔哈赤正式建国前一年,他手下的“固山”已经发展为8个,即在四正色之外又增加了四镶色,合起来就是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旗”,共有6万人左右。这就是八旗制度的由来。

根据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是八旗的家长和最高统帅,八旗的旗主都必须听从他的指挥。八旗的旗主满语称作“固山额真”,一般都由努尔哈赤的子侄们担任,其副手满语称作“梅勒额真”。

以下再分别有“甲喇额真”和“牛录额真”,他们都是各部落的贵族,后来后金政权的大小官职,也基本上由他们担任。额真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奴隶、耕地和牲畜,其中有的人甚至有“千百为群”的马匹,多至五十余所的田庄,都由属于其名下的奴隶们耕作。

在八旗内部,旗主拥有绝对权力,努尔哈赤的命令只有通过旗主才能对各旗发生效力。不过,在当时的八旗内部,还存在着明显的氏族部落军事民主的作风,实行联合共治:凡遇到军政大事,努尔哈赤都要召集8家共同商议;

努尔哈赤要举办宴会之类的事,食物等由8家均摊;而出兵掠夺来的财物,也由8家共同均分;其中最主要的规定就是,建州部首领即努尔哈赤的继承人,必须要由8家协商选举产生。

八旗的兵士,出自各部的满族平民。这些平民在满语中称作“固伦”,后来称为”旗丁”,他们是固山额真的属民。旗丁们“出则为兵,人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必须世代当兵,不得随意离开“牛录”,也没有迁徙的自由。

他们都有自己的耕地和牲畜,一般不脱离生产,也有部分人因战功而拥有少量的奴隶,一般是一两个到四五个奴隶。旗丁们也有赋税和徭役的负担,努尔哈赤通过八旗的各级头领向所属的旗丁征兵役和徭役,也向他们索取耕牛及各种杂物。

生活在八旗这种社会组织最底层的是奴隶,满语称作“包衣阿哈”,简称就是“包衣”。

“包衣”的基本来源是战俘,但也有满族平民因贫困或一些贵族获罪其子孙沦为“包衣”的,此外还有所谓“投充”来的等等。所以“包衣”中有汉人、蒙古人、朝鲜人、满族人等不同种族的人。

“包衣”与主人住在一起,为主人从事农耕、狩猎等生产活动,以及服各种各样的家内杂役。“包衣”被看作是主人的“财产”,主人可以任意对他们进行凌辱、鞭笞和买卖,但一般说来主人不能随便杀害“包衣”。

从以上简单地叙述中不难看出,八旗制度作为一种社会的组织形式,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而军政合一可以说是它最大的特点。

而驻守金州的是镶白旗牛录额真索隆,也就是一个牛录的兵力,大约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都是披甲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和明军卫所兵的特点差不多。

在城门守卫吹起牛角后,并不像明军一样紧闭城门,而是把城门全部打开,留守的近百名披甲兵骑马随牛录额真索隆出城应战,战斗尚武信念的**极为强烈。

喜欢远东新纪元1630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远东新纪元1630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