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与其饿死炕上,不如进山喂狼 > 第118章 三顾茅庐,请来高人

那股子纯粹的、带着山林清气的肉香,像一只无形的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周文海的嗅觉神经。

他一辈子都在跟鸡鸭鱼肉、坛坛罐罐打交道,什么样的食材没见过?国营食品厂里那些规模化养殖的肉鸡,早就没了鸡该有的味道,全靠各种调料来凑。像这样光是白水煮熟,就能散发出如此霸道鲜香的鸡,他至少有十几年没遇到过了。

周文海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动容。他扶了扶老花镜,目光从沐添丁的脸上,移到了那只油光黄亮、皮肉紧致的白切鸡上。

“这是……你们村养的鸡?”他开口问道,语气里的轻慢,不自觉地少了几分。

“是,周工。”沐添丁不卑不亢地回答,“这就是我们准备用来做产品的原料。没放任何调料,就是白水加了点盐煮的,您尝尝?”

说着,他从布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把小刀,干净利落地斩下一块鸡腿,用一张干净的油纸托着,递了过去。

刘建un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佩服沐添丁的机灵。他知道,对付周工这种犟老头,说一万句好话,都不如让他亲口尝一尝。

周文海犹豫了一下。他有很严重的洁癖,平时外面饭馆的东西他都很少吃,更别说这种不知道从哪拿出来的食物。

但那股香味实在太诱人了。他最终还是接了过来,先是放到鼻子底下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小块肉,放进了嘴里。

他咀嚼得很慢,很仔细,像是在品鉴一件艺术品。

办公室里,一时间静得只剩下他咀嚼的声音。

沐添丁和刘建un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他脸上的表情。

只见周文海的眉头先是微微一挑,随即舒展开来,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惊讶,然后是赞许,最后,他闭上眼睛,喉结滚动,似乎是在回味那股在口腔里弥漫开来的甘甜。

过了足足半分钟,他才睁开眼睛,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好鸡!”他只说了这两个字,但分量却比之前任何一句刻薄的话都重。

“肉质紧实,纤维分明,入口有嚼劲,但又不柴。鸡皮爽滑,皮下脂肪薄而均匀,甘香化口。最难得的是,鸡味浓郁,回味里带着一股子草木的清甜。这……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食材!”

他像个找到了宝藏的鉴宝师,对着那块鸡腿,赞不绝口。

刘建un见状,连忙趁热打铁:“周工,您看,有这么好的原料,要是不能做成好产品,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周文海这次没有反驳。他放下鸡腿,重新审视起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小伙子,鸡是好鸡。但有好原料,不代表就能做出好产品。”他的语气虽然缓和了,但依旧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严谨,“我刚才问你的那些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你凭什么保证你能把加工这个环节做好?”

“就凭这个。”沐添丁说着,又从布包里掏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他把笔记本递给周文海:“周工,这里面,是我对未来加工车间的初步规划,还有我对产品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能找到的所有关于食品加工的资料和笔记。我知道这些东西在您这样的专家看来,肯定很幼稚,很可笑。但是,我想让您知道,我们是认真的,不是头脑发热,更不是胡闹。”

周文海狐疑地接过笔记本,翻开了第一页。

上面是用一种很独特的硬笔字体,画出的一张车间规划草图。虽然画得很粗糙,但布局却很讲究。原料入口、清洗区、蒸煮区、冷却区、包装区、成品出口……各个功能区划分得清清楚楚,人流、物流的动线都做了标注,竟然隐隐符合了现代食品车间“单向流动,避免交叉污染”的基本原则。

周文海的脸上,再次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种布局理念,别说一个农村青年,就是县里很多国营厂的技术员都未必懂!

他继续往后翻,后面是关于产品的构想。

真空包装白切鸡,下面详细标注了可能的工艺流程:预冷、沥干、真空封装、低温灭菌……虽然很多细节是错误的,但思路却很清晰。

还有药膳汤包,下面列出了十几种不同的配方,比如“益气补血方”,配料是黄芪、当归、红枣;“健脾祛湿方”,配料是茯苓、白术、陈皮……每个配方后面,还用括号标注了可能的适用人群和禁忌。

再往后,是他从各种书籍报刊上抄录下来的关于食品防腐、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知识点,虽然零散,但密密麻麻,记了足足几十页。

周文海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他抬起头,看着沐添丁,眼神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厚的探究和好奇。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自己画的?”

“大部分是。”沐添丁坦然道,“有些是从书上看的,有些是自己瞎琢磨的。肯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所以才想请您这样的专家来给我们指点迷津。”

周文海沉默了,他摩挲着那个笔记本,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退休后,不是没人来请过他。有乡镇企业的老板,也有投机倒把的个体户。那些人,无一不是提着重金,说着各种天花乱坠的许诺,但一谈到具体的技术和标准,就都成了门外汉,只想着用最少的投入,走捷径,赚快钱。

他打心底里瞧不起那些人,所以全都拒绝了。

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一样。

他虽然来自农村,却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规划。他虽然不懂技术,却怀着一颗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他拿出的不是金钱,而是一只鸡和一个笔记本,却比任何厚礼都更能打动周文海的心。

“周工,我们沐家村,穷怕了。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我们不懂技术,但我们肯学,肯下功夫。我们没有钱,但我们有一把子力气,还有这满山的宝贝。”沐添丁的声音无比诚恳,“我们知道,食品安全大过天。所以,我们想从一开始,就按最高的标准来做。我们请您,不是想走捷径,而是想走一条最稳、最正的路!”

刘建un也在一旁帮腔:“是啊周工,添丁这孩子,是我看着一步步干起来的,踏实,有担当!你就帮帮他们吧!这也是在帮我们全县的改革事业啊!”

周文海看着沐添丁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长久地沉默着。

过了许久,他才把笔记本合上,放在桌上,缓缓说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跟你们去村里看看。要是你们的条件真的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就帮你们。要是达不到,你们就趁早死了这条心。”

听到这句话,沐添丁和刘建un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狂喜!

他们知道,请动这尊大佛,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第二天,沐添丁就亲自赶着合作社唯一的一辆牛车,把周文海和他那些瓶瓶罐罐的宝贝仪器,从县城接到了沐家村。

周工的到来,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民们都好奇地看着这个穿着干净中山装、一脸严肃的城里老头。

周文海却不理会众人的目光,他一到村里,就直奔后山。

他先是仔细查看了养鸡场的环境,抓起一把土壤闻了闻,又看了看鸡的粪便和羽毛光泽。

然后,他又来到那口新打的水井旁,让沐添丁打上一桶水,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各种试管和试剂,当场就做起了水质检测。

他看得极其仔细,问得也极其刁钻。从空气湿度,到山林植被,再到饲料的配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沐添丁和林杏花、张二奎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喘。

一整个上午,周文海几乎把沐家村的后山走了个遍。最后,他站在山顶,看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山林,久久没有说话。

沐添丁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这位技术专家,最终会给他们宣判一个什么样的“命运”。

终于,周文海转过身,脸色依旧严肃。

他看着沐添丁,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心里一沉的话。

“你们这里的环境和水质,比我想象的要好。但是……”他话锋一转,指着山下一片空地,“你们现有的条件,一无所有,太差了!要搞食品加工,就凭你们那几间破屋子,绝对不行!所有东西,都得从头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