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99章 边防部署,防范未然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第99章 边防部署,防范未然

作者:水中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1:10:17

陈砚将最后一行密谱刻完,竹片边缘被指腹摩挲出细微毛刺。他没有放下笔,而是盯着“龟兹”二字旁那个圈,炭迹在灯下泛着哑光。窗外风势已歇,檐角铜铃静垂如常,但他的右手仍停留在袖口内侧,那里藏着新编的鹰组联络谱本。

影密卫统领站在军情房门口,玄甲未卸,青铜鬼面覆于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他手中捧着一只暗格木匣,步子轻得几乎听不见回响。陈砚抬手示意,对方走近,将匣子置于长案。咔哒一声,齿轮锁扣弹开,露出一枚陨铁令牌副本,与昨夜交付的那枚一模一样。

“沿途哨所更换信鸽暗桩的事,半个时辰前已安排下去。”影密卫统领声音低沉,像从地底传来,“陇西牧马场三号棚今日起由我部接管,盐包编号轮换从戌时开始。”

陈砚点头,取过令牌副本,放入浑天仪底座凹槽。机关轻响,底盖闭合,两份商队记录的竹简随之嵌入转动轴心。这台仪器不再只是观星之用,此刻它成了情报中转的核心凭证——唯有持对应钥匙者,才能解读其中暗码。

“鹰组出发前,再确认一次接头方式。”他说,“北道第一站是居延泽,他们会在第七日抵达湖畔石堆。你的人必须提前埋好补给,标记用红绳缠三圈。”

“已安排妥当。”影密卫统领答,“另加了一条暗记:若发现追踪,便将红绳系在枯杨左侧第三枝。”

陈砚这才松了口气,手指敲了敲案沿。这个动作很轻,却是他习惯性的收束信号。接下来该审定章邯的修订策文了。

不多时,铁甲声再度响起。章邯推门而入,肩甲上还沾着校场沙尘,手中紧握一卷竹简。他脚步稳健,落地无声,显然是刻意放慢了节奏,避免惊动军情房内的机关运转。

“臣按陛下指示,重修了反制策。”他将竹简呈上,“原拟伪造匈奴政变,恐难取信。现改为借楚人崇巫之俗,制造神罚异象。”

陈砚接过,逐行细看。炭字清晰,条理分明。他在“祭祀异象”四字下划了一道横线,又往下读去:“……择鹰组通萨满舞者一人,混入祭典;云姜处所配幻视药粉,可溶于酒醴,饮后目眩耳鸣,见火光化蛇形……”

他停下,抬头问:“药粉何时能备齐?”

“云姜昨夜已开始调配,今晨可成。”章邯答,“她另建议加入微量迷谷花粉,使人短暂失语,便于操控场面。”

陈砚略一思索,点头:“准。但用量须精确,不可致死。我们要的是混乱,不是灭口。”

“臣明白。”

“还有,”陈砚指向地图上的焉耆水寨,“他们会盟之地靠近水源,夜间守卫必松懈于上游。可令鹰组在会前两日,于溪流上游投放腐草,诱生蚊虫。楚人最忌秽气侵体,届时自然人心浮动。”

章邯眼中微亮,迅速记下:“此计更隐,不易察觉。”

“正是。”陈砚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指尖划过楼兰至疏勒一线,“我们不能等他们动手才反应。现在每一步,都要让他们以为风平浪静,实则已被牵入局中。”

章邯沉默片刻,低声道:“是否需提前联络楼兰旧部?许以自治权一事,恐引朝议非议。”

“不必上报。”陈砚转身,语气平静,“此事归‘黑诏’级,知情不过五人。你现在就是其中之一。”

章邯低头,不再多言。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泄露,便是株连之罪;可若成功,则是独占首功。

“韩姬那边如何?”陈砚忽然问。

“她今晨已带工匠入宫,改良信鸽笼。”章邯答,“新加齿轮编码锁,每笼设十二位组合,错一位便触发机关自毁。”

“钥匙呢?”

“三把,一把由影密卫统领执掌,一把藏于军情房暗格,第三把……”章邯顿了顿,“陛下亲收。”

陈砚嘴角微动,没说话,只从袖中取出一把青铜小钥,插入浑天仪侧面孔洞。咔的一声,底层抽屉滑出,里面整齐排列着五张名帖。

他抽出一张,提笔写下两个名字:章邯、影密卫统领。又添上自己,再写两人——一名郎官姓白,曾在骊山陵道护送遗诏无误;另一名姓徐,三年前在南郡截获六国密信有功。写罢,将名帖折起,投入铁匣。

“五人知情制即刻生效。”他说,“凡涉西域事,文书进出皆须双人核验。若有私自调阅者,当场拘押,交影密卫审问。”

影密卫统领躬身领命,接过铁匣,转身离去。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偏殿暗道入口,那里有一道机关门,推拉时无半点声响。

军情房内只剩陈砚与章邯。烛火跳了一下,映得墙上地图边缘微微颤动。

“鹰组何时出发?”陈砚问。

“子时整,走北道。”章邯答,“化装商旅,驼队共九匹,携带盐包二十担,编号从庚七至庚二十六。”

“补给点都设好了?”

“是。居延泽、伊吾、高昌均有暗桩接应。每人配有短刃与毒针,必要时可自尽。”

陈砚盯着地图良久,忽然道:“告诉带队之人,若遇突发,宁可延迟回报,也不可冒险传信。我们不怕慢,只怕错。”

“臣亲自叮嘱。”

这时,外间值守官轻步进来,低声禀报:“鹰组已在宫外待命,等候最后指令。”

陈砚看了眼沙漏,还剩两刻。他走到军情房中央,亲手将首份“黑诏”文书放入铁匣,锁好,交给值守官:“从今日起,所有关于西域的消息,必须经我亲启。任何人不得擅自查阅或复制。”

值守官捧匣退下。

章邯也准备告退。临出门前,陈砚叫住他:“明日午时,我要看到第一份反馈——不是结果,是过程。他们是否顺利出关,路线有无异常,全部记下。”

“是。”

门关上了。军情房重归寂静。陈砚坐回御案前,翻开日常奏章,批阅起来。表面上一切如常,仿佛刚才的部署从未发生。

但他左手始终藏在袖中,紧紧攥着那本新编的联络密谱。纸页已被体温烘得微潮,边角有些发软。

子时将至。

远处传来一声极轻的铜铃响——那是军情房机关启动的信号。他没有抬头,笔尖继续在竹简上移动,写下一句寻常政务批复。

同一时刻,宫墙之外,一支不起眼的商队正缓缓驶入夜色。为首的驼夫低着头,腰间革带里藏着一枚青铜齿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