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51章 兵工余波启烽烟,妖星现世乱朝纲

号角试音戛然而止,余音在营地边缘散开。陈砚站在兵工厂顶楼的石台边缘,浑天仪握在手中,指腹摩挲着刻度槽口。昨夜写下的“兵工既成,天下可平”八字仍在竹简上,但他已不再看它。

风从山脊掠过,带着铁炉熄火后的微焦气味。远处库房门正缓缓合拢,最后一辆装满连弩的辎重车驶入内院。他刚确认完三十七道工序的交接记录,肩后那处旧痕忽地一紧,像是被无形之线牵动。

脚步声由远及近,踏在青砖上的节奏沉稳而急促。

章邯登上高台,甲胄未卸,脸上沾着一路风尘。他双手呈上一封密报,封皮用的是军情特制的灰麻纸,角上压着一枚铜钉。

“大泽乡出事了。”

陈砚接过,拆钉展纸。字迹潦草,但内容清晰:陈胜吴广率戍卒九百人斩木为旗,杀县令,据蕲县,连破铚、酂、苦三城。楚地流民群起响应,已有七县失联。

他看完,将纸递还,没说话。

“贼众虽乌合,但民心浮动。”章邯低声道,“若不速镇,恐引连锁崩塌。”

陈砚目光落在下方校场。一组工匠正在调试新式冲车的齿轮组,三人合力推动杠杆,机关咔嗒作响,前伸的撞木缓缓抬起。这声音让他想起现代县城修路时打桩机的节奏。

“他们选得好时机。”他终于开口,“兵工厂刚落成,粮仓刚铺开,人心刚稳。”

话音未落,东侧廊道传来环佩轻响。一名内侍捧着卷帛缓步而来,衣襟绣着中车府令专属的双鹤衔芝纹。

“赵中车府令有奏。”那人跪地献帛,“星官昨夜观测,妖星现于东方,芒角直指紫微垣,帝座动摇。此乃天示警兆,宜由君王亲征禳灾,以安社稷。”

陈砚没接。

他转身走向案几,抽出一卷图纸摊开——正是连弩总构图,墨线精细,每一部件皆标编号。他用炭笔点了点其中一处滑轨结构:“你可知这是何物?”

内侍低头,不敢答。

“此为三矢齐发连机弩,日可造百二十架。三月之内,五万锐士皆持此器。敌无坚甲能挡,无壁垒可守。”他语气平静,“你说的妖星,是天象。我说的弩机,是实绩。你说,群臣会信哪个?”

内侍额头渗汗,伏地不语。

陈砚收起图纸,交予身后待立的文书吏:“抄录三份,送丞相府、太尉署、宗正寺。另加一句——凡议政者,须先观此图再言兵事。”

那内侍还想说什么,却被章邯一个眼神逼退。

待人离去,章邯低声问:“真不亲征?”

“亲征是下策。”陈砚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大泽乡位置,“贼起于饥,不在战力,在民怨。我若离中枢,赵高必控朝议,借‘天命’之名夺调度权。届时新政中断,粮道受制,才是真正的乱源。”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这场火,烧得蹊跷。”

章邯皱眉。

“三郡连陷,消息却几乎同时传至。细作系统从未如此高效。”陈砚盯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点,“除非有人提前布线,只等一点火星。”

“您的意思是——”

“有人盼着天下乱。”他收回手,“而我现在不能走。兵马未整,粮政未固,工坊才稳。一步错,满盘皆输。”

章邯沉默片刻,抱拳:“末将领命。请示下一步。”

陈砚转身步入议事厅。青铜灯已点燃,映得竹简列案如阵列兵卒。他坐定主位,示意章邯入座。

“第一,新军优先配发连弩与喷火筒,但不得称‘出征’,改称‘巡边演练’,对外宣称震慑匈奴,实则调往函谷关以东布防。”

“第二,韩谈即刻彻查各地转运站,尤其是未设平价粮仓的县邑。若有囤积居奇、断供压价者,不论官阶,拘押候审。”

“第三,你明日带五百轻骑出发,名义上巡视灾情,携《清丈田亩令》随行。每到一地,先放粮,再丈地,废虚籍,录实户。动作要快,但不留痕迹。”

章邯点头记下。

“最后一条。”陈砚取出一枚空白竹片,写下几个字,封入蜡丸,“派人潜入大泽乡周边,查清首日起事时,是否有外来钱粮流入。若有,追源头。”

“若查到……”

“不必回报我。”他将蜡丸递出,“直接交给骊山暗库的守钥人。”

章邯接过,收入怀中。

厅外传来脚步声,是值守卫兵换岗。新的一轮巡逻开始。

陈砚起身,穿过长廊,进入一间密室。门合拢后,他从袖中取出另一枚竹简,展开铺平。炭笔轻动,两张思维导图并列其上。

左侧:起义扩散路径与粮仓分布对照图。他圈出七个尚未纳入新政体系的县,标注“税重、役繁、存粮不足”。又在大泽乡画了个叉,旁注:“非突发,系积溃。”

右侧:赵高近三个月行为轨迹。星官拜谒次数、奏对时辰、密使往来路线一一罗列。他在“寅时三刻”四字上画了三个圈,旁边写:“惯于此时密会,必有隐线。”

他凝视良久,提笔在中央写下八个字:

**以工固权,以粮制乱**

笔锋收尾利落。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叩击声。

“王上,中车府令派来的星官求见,说有紧急天象补充。”

陈砚放下笔,没有回头。

“让他在外候着。”

片刻后,他又补了一句:“把连弩样机抬到前庭,当着他面试射一次。”

“是。”

他重新坐下,盯着那幅图。赵高的名字下,他画了一道锁链符号,末端悬空,像是等待另一端坠下重物。

他知道,对方不会就此罢休。

逼宫不成,便会再设局。或借天象,或造谣谶语,甚至可能煽动军中老将质疑调度。而他必须不动。只要中枢不失控,器械不停产,粮道不断流,就能把这场乱局,变成推行新政的刀。

他闭眼片刻,脑海中浮现昨日犒军时将士们的脸。那些人不再只是秦卒,而是知道家中田亩有人代耕、父母有药可医、子女有望入学的人。他们打仗,不是为赏爵,是为保住这份安稳。

这才是最锋利的武器。

门外再次响起动静。

“报告!连弩试射完成,三矢穿透三层牛皮盾,末梢仍入木两寸。”

“星官已吓软腿,跪在台阶下说不出话。”

陈砚睁开眼,嘴角微动。

“告诉他,妖星若敢入紫微,朕自有利器射之。”

他站起身,将竹简收好,放入贴身暗袋。浑天仪也归入袖中,金属外壳贴着手臂,微凉。

走出密室时,天色已亮。晨光斜照在兵工厂的铜顶上,反射出一片冷青。

他站在高台边缘,望着远方咸阳方向。那里宫阙隐约,朝会将启。

而他仍在此地,未动一步。

掌心忽然一热,像是血液流动加快。他低头看了看,五指收紧,又松开。

前方校场上,新的连弩正在装箱,铁件碰撞声清脆有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