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39章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陈砚的手指从账册边缘移开,指尖在竹简上轻轻一叩。火光映在传动轴的铜环上,微微晃动,照出主厅角落的动静。他没抬头,只是将假账册翻过一页,动作缓慢,像在批阅寻常文书。

韩姬走上高台时脚步很轻。她没有说话,只将手中的鲁班锁在掌心转了一圈,随后俯身,在陈砚耳边低语:“模型已前置,红绸系上了。”

陈砚点头。他的目光仍落在账册上,但眼角余光扫过传动轴反射的光影——那具被标为“待丞相验审”的连弩,此刻正摆在展台中央,火把照得其表面泛出冷铁光泽。位置比昨日更靠前,几乎触手可及。

他知道,这一步会逼他们动手。

韩姬退下高台,沿着检修廊绕行至主厅侧壁。她的手指在梁柱第三节榫口轻敲三下,节奏短促。片刻后,廊顶暗格里传来极轻微的回应——两声指节叩木。

南库那边已有消息传回。

戌时三刻,一名左手戴手套的瘦小男子携木箱入内,半个时辰后空手离开。守夜人轮替异常,原岗卫被调至东侧窑区,说是巡查烟道堵塞。影密卫线人记下了那人的步态与衣角磨损——是赵高府中常走渭水堤道的传令仆役。

陈砚合上账册,缓缓起身。他走到高台边缘,袖中竹片匕首贴着腕骨静卧,未出鞘,也未握紧,只是随势而持。

时间一点点过去。

子时刚过,主厅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三人自侧门潜入,一人提灯,灯光压得很低,只照出脚前三尺地面;一人背麻袋,肩部微沉,显是负重;第三人手中握着铁钳,直奔展台而去。

他们没有碰那三具公开陈列的缺陷连弩,而是径直走向那两具外壳完好的“问题模型”。

提灯者将灯火置于展台边缘,随即退后半步,警觉地扫视四周。背麻袋的人蹲下,解开绳结,从袋中取出一方油布,显然是准备包裹拆下的部件。执钳者则伸手去探模型底部的固定带,动作熟练,显然早有预演。

陈砚站在高台上,依旧不动。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有当他们的手真正碰到内部构件,才能坐实“毁证”之罪。若提前拦截,对方大可声称奉命检查、例行维护,反咬一口。而一旦拆卸机匣,取出松动铆钉,便是铁证。

执钳者剪断固定带,双手扣住模型尾部接口,用力一拉。机匣微微松动,发出一声轻响。

就在此刻,四角火把骤然熄灭。

黑暗瞬间吞没主厅。唯有水轮带动传动轴的嗡鸣仍在持续,像一根绷紧的弦,在寂静中震颤。

六名郎中令卫士顺着检修廊垂下的绳索滑落,落地无声。两人封住前后门,四人呈扇形逼近展台。他们穿的是工坊杂役的粗布衣,但腰间束带扎得极紧,行动间毫无迟滞。

韩姬站在机关门旁,右手按在鲁班锁的旋钮上。她轻轻一拧,铜门两侧的卡槽同时落下,厚重门扉轰然闭合,将主厅彻底封闭。

提灯者猛地回头,手中灯笼摔在地上,火苗跳了一下,随即熄灭。

执钳者反应最快,立刻松手后退,一脚踢向身旁的传送带支架,试图制造混乱。但还未迈步,一道黑影已从上方跃下,一记肘击正中其后颈,他闷哼一声,跪倒在地。

背麻袋的人转身撞门,却发现门闩已死死卡住。他慌乱中抽出藏在袋中的短刃,却被另一名卫士从背后锁住手臂,膝盖顶上腿弯,重重压在地上。

提灯者举手欲喊,声音尚未出口,一只手掌已捂住他的嘴,另一只手迅速封住其穴道。他挣扎了几下,身体一软,瘫倒下去。

整个过程不到十息。

火把重新点燃,光线由暗转明。三名黑衣人被押跪在展台前,双手反绑,口中塞物,无法言语。

陈砚这才走下高台。他的步伐不急不缓,玄色冕服在火光下泛出深沉光泽。他在三人面前站定,目光逐一扫过他们的脸。

都不是熟面孔。

但他认得那只左手——戴着手套,指节细长,小指微微内弯,是常年盘弄密信养成的姿态。这种人不会出现在现场,除非任务极其重要,或是被当作弃子。

“本县说过,这批连弩要‘待审’。”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们审得倒是快。”

没人回答。

陈砚转向韩姬:“麻袋里的东西。”

韩姬上前,打开麻袋。里面除了一块油布,还有半截烧焦的纸页。她取出那页残片,摊在掌心。

正是今日白日“遗失”的原料交接单副本。边角焦黑,但签字部分完整保留,笔迹清晰可见。

她将残页递给陈砚。

陈砚接过,看了一眼,随手放入袖中。他蹲下身,面对那名执钳者,语气平静:“你们来之前,有没有人告诉你们——一旦被抓,该怎么答?”

那人垂着头,不动。

陈砚伸手,摘下他左手的手套。掌心有一道新划的伤痕,尚未结痂,边缘整齐,像是用刀刻意划出。这是赵高党羽之间的暗记——受刑前留痕,以便辨认同伙。

他站起身,对卫士下令:“带下去,关进工坊地窖。不许打,不许问,等天亮再说。”

卫士应声押人离去。

主厅一时安静下来。火把燃烧的噼啪声重新变得清晰,混着远处水轮的低鸣。

韩姬走到展台边,捡起那具被拆开一半的模型。她翻开机匣,仔细查看内部结构,随后低声说:“他们目标明确,只拆这两具。别的都没碰。”

“因为他们知道,真问题不在公开缺陷。”陈砚站在她身后,“他们要清除的是我们故意放出来的诱饵——那些看似完好、实则隐患极大的‘合格品’。”

韩姬点头:“李慎之肯定参与了。只有他能提供原始账册的副本。”

“不止是他。”陈砚望着展台上的另一具模型,“阎乐昨夜去过渭水堤,今晨又不见踪影。这份交接单,是他亲手交给南库小吏的。”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赵高知道我们在查,所以他必须动手。但他不能亲自下令,只能借这些人来试水。只要我们抓不到源头,他就能推得一干二净。”

韩姬沉默片刻,忽然问:“接下来怎么办?”

陈砚看向她:“你说呢?”

她抬眼,目光冷静:“如果现在放话出去,说抓到了破坏兵工厂的贼人,朝中必会哗然。杜赫一派会趁机发难,指责我们构陷同僚。而赵高……反而可以装作不知情,甚至主动要求彻查。”

“所以不能急。”陈砚接过话,“我们要让他们自己把线扯出来。”

他走到高台案前,提起笔,在空白竹简上写下一行字:

“明日辰时,九卿属官可入主厅观审涉案兵器,查验损毁情况。”

写完,他吹干墨迹,交给一名侍从:“送去宫中各署,不密封,走明路。”

侍从领命而去。

韩姬看着那道命令,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这不是审讯通知,而是一道新的诱饵。

赵高若想收场,就必须再派人来——要么灭口,要么篡改证据。

而这一次,他们会等得更久,看得更清。

陈砚坐回案前,手指轻叩竹简边缘。

火光映在他脸上,半明半暗。

他的手仍搭在袖口,那里藏着竹片匕首的柄。

门外,水轮依旧转动,带动传动轴缓缓前行。

主厅中央,那具被拆开的模型静静躺在展台上,机匣敞开着,像一张未合拢的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