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116章 邯疑虑,暗盟试探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第116章 邯疑虑,暗盟试探

作者:水中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1:10:17

炭笔断在青砖上,陈砚没有低头去捡。他只将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回案前沙盘的标记处。片刻后,他起身,解下腰间革带上的浑天仪,收入袖中,转身走出书房。

天还未亮透,宫门刚启。他换下冕服,着一袭素色深衣,外罩玄色斗篷,由偏门出宫,步行穿过几条窄巷。街面尚冷,偶有挑担小贩低头赶路,无人认出此人便是昨夜刚处置五逆、今日又压下南越战报的君主。

他要去赴约。

酒肆在城南僻静处,临河而立,名不见经传。每月初七,此处都会空出隔间,不接外客。掌柜只知来的是两位贵人,不知其身份,也不问。规矩是:茶水自取,棋具备齐,人到即开,人走即清。

陈砚推门入内时,章邯已在座。

他坐在靠墙的位置,甲胄未卸,外披一件旧深衣,肩头微湿,似是晨雾沾染。面前棋盘已摆好,白子先行,第一手落在右上角星位。他右手搭在膝上,指尖轻轻摩挲剑柄,动作缓慢,像是在确认某件事物的存在。

“你来了。”章邯抬头,声音低沉,无惊无喜。

“按时到。”陈砚坐下,接过茶壶倒了一杯,水色清浅,茶叶未展。

两人未再言语。陈砚执黑,落子天元。

棋局开始。

起初十余手,走势平稳。章邯应得谨慎,每落一子必停顿数息,似在权衡。陈砚则出手利落,节奏不变,仿佛早已推演过百遍。

直到第十九手,黑子压向左下三路,逼迫白棋做活。章邯的手指在棋罐边缘停了片刻,才拈起一子,补在边角。

“最近调兵频繁。”他忽然开口,语调平缓,却像一枚棋子悄然落下。

“战事所需。”陈砚回应,继续落子。

“长城军团抽走四成,陇西又增募两万,少府库粮支出翻倍。”章邯盯着棋盘,“这些事,没走兵曹流程。”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制。”陈砚抬眼,“你觉得不妥?”

章邯未答。他缓缓将一枚白子按在棋盘中央附近,封住黑势延伸之路。这手不算最优,却带着试探意味——既非防守,也非进攻,更像在测对方反应。

陈砚笑了下,很轻,几乎看不出表情变化。他取出袖中竹片,轻轻敲了两下案几,像是在计算什么。

“我在想,若将来南北同时用兵,该如何调度。”他说,“眼下各军团自管粮道,各自为政。一旦战线拉长,补给迟滞,前线便可能溃于一旦。”

章邯眉头微动。

“你的意思是……统一军粮调配?”

“不止。”陈砚落下一子,直插白阵腹地,“我打算设‘军需司’,直属中枢。所有地方军团的粮饷、器械、役夫,皆由其统一分配。将领只管作战,其余事务,不得插手。”

室内一时安静。

章邯的手停在半空,棋子未落。

这个构想太大胆。等于是将兵权与后勤彻底剥离。以往虽有少府协理军需,但从不干预具体分配。如今若成立专司,且直隶君主,那地方将领的自主权将被大幅压缩。

“你是怕……有人拥兵自重?”章邯终于开口。

“我是怕打仗打输了。”陈砚语气平淡,“打赢仗的,不是将军个人勇武,是一套能运转的系统。粮食能送到前线,箭矢不断,士卒不饿,这才是胜因。”

章邯沉默良久,才将手中棋子放下。位置偏僻,意图不明。

“可将领若无调配之权,临阵应变如何施展?”

“给你预案。”陈砚说,“每月上报作战推演,列明所需物资、时间、路线。中枢审核后预拨。紧急情况可申请加额,但事后必须核账。”

“那还是……集权。”章邯低声说。

“是效率。”陈砚纠正,“你以为我信不过你们?我不信的是制度。旧法放任边将自筹,结果呢?蒙恬北伐,三分之一粮草烂在路上;南郡守私卖军粮,饿死屯卒三百。这不是人的问题,是结构漏洞。”

章邯闭了下眼,似在消化这些话。

他的手指再次抚上剑柄,这次握得稍紧。甲叶发出轻微摩擦声。

“你说这些……以前从未提过。”

“现在才到时机。”陈砚看着他,“南越捷报来得太巧,就在诛杀五逆之后。有人想借战功立威,有人想用谣言乱政。内外呼应,步步为营。若我不提前布防,等大军在外、粮道被人掐住,那时再说改革,就晚了。”

章邯睁开眼,目光变得锐利:“你怀疑……军中有内应?”

“我不知道。”陈砚坦然,“但我知道,只要权力分散,就一定会有人钻空子。所以我宁愿把刀柄攥在自己手里,哪怕被人骂独断专行。”

棋局陷入僵持。

章邯久久未动子。他盯着棋盘,却又不像在看棋。

他在想别的事。

陈砚没有催促。他知道,这一番话已足够沉重。章邯不是愚忠之将,他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曾因不满蒙恬战略而投靠胡亥,正是因为看出旧体制的僵化。如今新政越走越深,触及军权核心,他必然要重新评估这段“暗盟”的价值。

“你不怕激起兵变?”章邯终于问。

“怕。”陈砚点头,“所以我先找你谈。你是少府令,掌财政,又是军事改革牵头人。若连你都不支持,这事推不动。”

“可你今天告诉我这些,就不怕我转头告诉别人?”

“怕。”陈砚又说,“但我也知道,你不会。”

“为什么?”

“因为你恨败亡。”陈砚直视他,“你在颍川见过人相食,你知道乱世有多可怕。你焚香祭旗,不是为了荣耀,是为了不让那些死在你手下的兵白白牺牲。你现在犹豫,是因为你还在权衡利弊。但只要你认定这条路能少死人,你会走下去。”

章邯呼吸微滞。

他没想到对方看得这么透。

片刻后,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拿起一枚白子,落在棋盘右侧。

“这手棋,风险太大。”他说,“一旦中枢出错,全军受累。”

“所以我要你参与制定规则。”陈砚落下一子,形成反扑之势,“不只是你,司马欣、王离,我都打算召他们议事。但你得先答应我一件事。”

“说。”

“无论心里有多少疑虑,先别传出去。给我三个月时间。若试行后确实窒碍难行,我亲自废除。”

章邯盯着他,眼神复杂。

忠诚与警惕交织,信任与算计并存。

他们是盟友,也是对手。在这盘大棋里,谁都不能完全放心谁。

“你给我画了一张网。”章邯低声道,“看似是共治,实则是收权。”

“网是用来防溃的。”陈砚平静回应,“将军可以不信我这个人,但请试试这套法子。若它真能让士卒吃饱、战马不倒、城池不失,那就值得推行。”

屋外风起,帘帷轻晃。烛火摇曳了一下,映在两人脸上,忽明忽暗。

章邯伸手,端起冷茶喝了一口。放下杯时,声音低沉:

“军需司的人选,你定了吗?”

陈砚嘴角微动。

他知道,这是默许的信号。

“暂定三人。”他说,“一个是你推荐的旧部,一个是兵曹老吏,还有一个……来自影密卫。”

章邯瞳孔微缩。

“韩谈的人?”

“不是韩谈的人。”陈砚纠正,“是我的人。”

室内再度静默。

良久,章邯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块折叠的帛书,放在棋盘旁。

“这是我昨日整理的陇西运粮图。”他说,“包括八条备用道、十二处囤点、以及雨季河水涨落周期。你看看。”

陈砚没有立刻去拿。

他只是看着章邯,看了很久。

然后,他点点头,伸手取过帛书,展开一角。

墨迹清晰,标注详尽。

他知道,这份图不该出现在这里。它是军务机密,按律只能呈递兵曹或御前。章邯本可明日正式上奏,却选择在此刻交出——这是一种表态,也是一种试探。

你给我一张网,我也还你一道门。

棋局仍在继续。

陈砚执黑,再次落子。

黑子敲在棋盘点上,发出清脆一响。

章邯抬起眼,正要说话——

门外传来轻微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帘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