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 第68章 韩姬之能,木牛流马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第68章 韩姬之能,木牛流马

作者:水中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1:10:17

陈砚把那支泡过水的竹筒搁在案角,陨铁碎片上的磨损纹路像干涸的河床。他没再看第二眼,只将炭笔甩进笔架,起身时袖口擦过竹简边缘,带起一缕灰。

“去军械坊。”他对门口说。

韩谈已经在廊下等着,手里没拿竹筒,也没带影卫。陈砚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宫西门,直奔城南的军械坊。路上一句话没说。

军械坊在武库东侧,三重院落,外墙刷着防潮的灰浆。进大门时,守门匠人看见陈砚,膝盖一软就要跪,被韩谈抬手拦住。

“别惊动。”陈砚道。

他们绕过前院的锻铁区,炉火正旺,锤声密集。往里走是机关坊,屋檐下挂着半成品的连弩臂,墙上钉着齿轮图纸。再往里是试车道,一条夯土坡从高台通向平地,坡上歪着一头木牛,四足朝天,背上木箱裂了缝,里面装的沙袋洒了一地。

几个工匠跪在坡底,头压得极低。

陈砚走过去,蹲下,手指顺着木牛前轴摸了一圈,停在齿轮咬合处。齿尖有两处崩口,磨损不对称。

“重心前移了。”他说,“前轴承重太大,后轮没吃上力。”

没人应话。

“谁在调?”

一个年轻匠人抬头,嘴唇发白:“韩……韩姬昨日试到第三趟,突然停了手,说要歇一会儿。我们不敢动,等她回来,这牛就再没站起来。”

陈砚没问她去哪了。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让她来。”

韩谈转身往内坊走。陈砚站在木牛旁,盯着那对歪斜的前腿。半晌,他弯腰,把一根后轴垫木抽出来,翻了个面,重新塞进槽里。

“试试这个。”

工匠们面面相觑,赶紧抬正木牛,重新上油。刚装好,韩姬到了。

她穿一件窄袖曲裾,外罩皮甲,发间银簪斜插,耳坠晃着微缩的浑天仪。走到近前,她没跪,只低头看了眼木牛,又抬头看陈砚。

“我昨夜没调完。”她说,“辰时三刻,脑子突然空了。”

陈砚点头:“现在能继续?”

“能。”她从袖中取出一只鲁班锁,六根木条交错咬合。她把锁按在掌心,用力一压,指节泛白。

片刻后,她瞳孔颜色变了,像是阳光照进琥珀。

她蹲下,手指在木牛底部滑板上划了一道:“轮子陷进沙土,是因为压强太大。得改履。”

“履?”

“不是轮,是履。”她用炭笔在地上画了个长条结构,“一节一节连起来,像蜈蚣脚,压地面积大,不陷。”

陈砚盯着那图看了两息,点头:“做。”

工匠立刻动手。韩姬站在一旁,嘴里低声念着什么,声音极轻,像是从腹腔里挤出来的:“父训……轮不陷则道不通……机关活于变,死于执……”

陈砚听见了,没问。

半个时辰后,新滑板装上。韩姬亲自推牛上坡。这次没用牲口,她一个人扶着把手,顺着坡道往上走。木牛四足交替前行,关节吱呀作响,但稳稳上了台。

她停在高处,转身,把牛推下。

木牛顺着坡道滑行,履板咬地,沙土翻起细浪。到底后继续前行,走了十步,二十步,一直冲出试车道尽头,才缓缓停下。

全场静了两息。

陈砚走过去,打开木箱,把沙袋一袋袋扔出去,最后一袋砸在地上,扬起尘土。

“三百斤?”他问。

“三百二十。”韩姬说,“还能加。”

陈砚回身,解下腰间青铜浑天仪,递给她。

“从今天起,军械改良司归你管。工匠、物料、图纸,随你调。”

韩姬没接。

“为何?”

“我兄长是影密卫。”她说,“我若掌军械,怕有人说你任人唯亲。”

陈砚冷笑:“这宫里,谁还敢说朕任人唯亲?”

她这才伸手接过浑天仪,指尖擦过青铜刻度,轻轻一颤。

“谢陛下。”她低头。

“别谢。”陈砚看着那头木牛,“这才刚开始。南郡密报说,三十六人已散,分赴六地。他们走的是小道,藏的是铁料。朕要的是,无论他们躲到哪,粮道都能跟上去。”

韩姬点头:“我能改水车,也能改连弩。只要给时间。”

“给你。”陈砚转身往回走,“但记住,别只做木牛。朕要的是,百里之外,一车粮能日行五十里,风雨不歇。”

韩谈跟上来,两人走出军械坊大门。

“她能行?”韩谈问。

“她比谁都清楚,这宫里活下来靠什么。”陈砚说,“不是身份,是用处。”

***

三天后,军械改良司正式挂牌。

旧工官们在廊下站了一排,没人敢笑,也没人敢鼓掌。韩姬站在堂前,手里拿着一卷新图,是她昨夜画的水力驱动连弩原型。

她展开图,指着底部:“这里接水轮,水流带动齿轮,自动上弦。一人可守十架。”

工官们低头看,有人皱眉,有人冷笑。

散会后,一个老匠人偷偷把图纸塞进炉膛。火刚点着,韩谈的亲卫就冲了进来,从灰里扒出半张残图,边缘焦黑,但关键结构还在。

韩姬坐在案前,对着残图看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她重新画了一张,比原先更细,连齿轮咬合角度都标了刻度。她在图角刻了个微型鲁班锁纹样,六根木条交错,只有懂机关的人才看得出是防伪标记。

她把图钉在堂前木板上,叫来所有工匠。

“从今天起,军械改良司出的图,必须带这个标记。”她指着鲁班锁,“少一笔,就是假图。传出去,按泄密论处。”

没人说话。

她又说:“每张图,我亲自授。谁要拿,当面来取。不许转抄,不许外传。违者,削籍,永不录用。”

一个年轻匠人举手:“那……要是您不在呢?”

韩姬看着他,忽然笑了下。

她抬手,摘下发间银簪,轻轻一拧,簪头弹出一根细针。她把针往地上一插,低声说了句什么。

不到半盏茶工夫,韩谈的亲卫就到了。

“以后我若不在,”她说,“找他们。口令是‘父训’。”

工匠们全愣住了。

***

第五天,陈砚再来军械坊,看见堂前立了块新板,上面钉着三张图:木牛流马改良版、水力连弩、还有个新玩意,叫“飞鸢机关”,画的是带绳索的木鸟,能从高处滑翔而下。

他站在板前看了很久。

韩姬从内坊出来,走到他身后。

“你想打多远?”她问。

“打到他们藏不住。”他说。

她点头:“那得更快,更远,更悄无声息。”

陈砚转身,正要走,忽然停住。

“你刚才说话,声音不太一样。”

韩姬一怔。

“刚才那句,像是两个人在说。”

她低头,手指慢慢攥紧了鲁班锁。

“可能是风。”她说,“这坊里,总有回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