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侠骨名剑录 > 第10章 点尽方知

侠骨名剑录 第10章 点尽方知

作者:繁雨行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32

范讲师离去后,林无锋并未立刻离开那间小小的精讲静室。他闭目盘坐,脑海中反复回荡着方才所闻的“多重劲力叠加之普遍原理”。那些关于罡气共鸣频率、经脉负荷阈值、以及意念微控与力量节奏匹配的论述,如同钥匙,为他打开了困扰已久的瓶颈之门。

他并未获得《叠浪九重剑诀》的具体修炼法门,但这位讲师从更高层面剖析的“法”,却让他得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从原理层面重新审视自身剑诀。许多以往模糊的、凭感觉摸索的关窍,此刻有了清晰的理论支撑。

“原来如此…并非力量不足,而是送出的‘力’与承接的‘力’未能同频,产生了内耗与冲击…第三重后的滞涩,或许是经脉承受震荡的极限预警,需以更圆融的‘意’去引导,而非一味猛冲…”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悟道的光芒。

这120贡献点,花得太值了!它节省了太多自行摸索可能走的弯路,甚至可能避免了一次因错误修炼而导致的内伤风险。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起身离开。精讲虽好,却仅是指引,真正的突破,仍需千百次的练习与体悟。他深知,1930点贡献点,经不起多少次这样的消耗。

接下来的日子,“学剑期”的节奏骤然加快。

每日辰时,所有新晋弟子都必须准时出现在不同的讲堂,接受“必修通识”的狂轰滥炸。

《煞兽通解》的冷峻执事,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和详尽到残酷的图谱,将各种煞兽的弱点、习性、材料价值烙印进每个人的脑海。课堂气氛肃杀,无人敢分神。

《灵草图谱与毒物鉴析》则由一位来自丹草部的女讲师教授,她语气温和,但内容却同样致命。一株看似普通的幽蓝色小花可能是炼制高阶解毒丹的主药,但其根茎碾碎的汁液,却能让人在三息内罡气溃散;一种散发着清香的红色果实能快速补充气血,但其伴生的藤蔓绒毛,吸入后却能致幻。她不断强调:“荒野之中,善意与恶意往往同根同源,识得,便能生;不识,便是死。”

《天下奇矿志》的讲师是位老匠师,手指粗糙,说话带着金石之音。他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截然不同,并非直接关乎战斗或生存,却同样至关重要。

“老夫所授,非杀伐之术,乃‘筑’基之艺。”老匠师开宗明义,声音沉稳,“世间万兵,唯‘煞剑’天成,非人力可锻。然,剑修之路,岂能仅凭一剑?”

他随手拿起一块泛着青光的“风纹铁”矿石样本:“此石性轻而韧,极佳导罡。它无法用于锻造你的主战煞剑,然,阵器部可用它来淬炼加固你的剑鞘,使其更轻便,甚至能微幅温养剑罡;亦或用于炼制飞遁符舟的核心部件,助你更快穿梭于险地之间。”

他又拿起一块暗红色的“火铜”:“此石蕴火煞,性烈。它无法提升你煞剑的品阶,但丹草部可用特制坩埚熔炼它,用以炼制某些需要极致火候的特殊丹药;阵器部亦可用它粉末绘制某些攻击性阵法的符文,增强其威力;甚至,在荒野之中,你可利用其特性,制作触发式烈焰陷阱,阻敌或驱兽。”

接着,他指向一块不起眼的灰褐色矿石“沉泥岩”:“此石性钝,却能极好吸收和隔绝罡气波动。它与你手中利剑无关,却可用于涂抹在临时营地的周围,布置简易的隔绝阵法,躲避煞兽或敌人的感知;亦可研磨成粉,用于处理伤口,止血并防止煞气侵染。”

老匠师的目光扫过台下若有所思的弟子们,总结道:“《天下奇矿志》,志的并非仅是石头,更是万物为我所用之智慧。尔等手中之剑,是矛,是盾,是斩敌之器。而老夫所授,是如何利用这天地所赐之材,为尔等铸就更坚固的营地、更快的舟楫、更有效的丹药、更隐蔽的陷阱、乃至疗伤保命之物。此乃‘筑’基,筑的是尔等修行路上,除却手中利剑外的一切基石!明了否?”

“明了!”台下弟子齐声应答,许多人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原来矿石的用途在于此!它无法直接强化煞剑,却能通过其他方式,全方位地提升一个剑修的生存能力、机动性、辅助战斗手段以及后勤保障。这同样至关重要!

这些课程信息量极大,每日课后,弟子们都需花费大量时间消化记忆。许多人开始理解为何外院如此重视这些“杂学”,这是在武装他们的头脑,是在增加他们未来在荒野和险境中的生存筹码。

午后,则是“剑道延展”与“选修百艺”的时间。

弟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表选择不同的讲堂。

林无锋首选了《长兵剑器(重岳、破阵)应对与运用基础》。讲师是一位身材高大、气息沉稳的师兄。他并未直接教授如何破解长兵,而是先让弟子们轮流上手,亲自感受重岳剑的沉重与势大力沉,破阵枪剑的突刺距离与凌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亲身感受其特性,方能知其优劣,寻其破绽。”师兄如是说。林无锋挥动沉重的训练用重岳剑,手臂酸麻,却也真切体会到了那种一往无前的碾压感,对如何运用身法躲避其锋芒、如何寻找其发力间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也去听了《短兵剑器(匕剑、飞针)格挡与反制要略》。一位身法如鬼魅般的师姐,手持两柄训练用匕剑,在方寸之间演示着贴身搏杀的凶险与技巧,强调“一寸短,一寸险”,面对短兵,拉开距离是第一要务,若被迫近身,则需以快打快,以精准格挡创造反击空间。

他还好奇地去听了一堂《基础易容术与口技模仿》(选修)。讲师是位其貌不扬、丢入人海就找不到的中年执事。他并未传授高深技巧,而是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发型、涂抹植物汁液改变肤色、在鞋内垫高改变步态、以及模仿三种最常见地域口音的基础技巧来快速改变个人显眼特征。“非是要你变得天衣无缝,而是要你变得‘不起眼’,能融入人群,便于脱身。”这堂课让林无锋大开眼界,意识到与“人”斗,远非仅凭剑利那么简单。

然而,知识的汲取,伴随着贡献点的快速消耗。

林无锋严格执行着自己的计划。他首先前往兑换部的资源殿,咬牙支付了600点,兑换了《煞兽通解(全本)》、《灵草图谱(上中下)》、《天下奇矿志·南域篇》三部必修典籍的玉简。

随后,他又花费150点,兑换了一罐丹草部炼制的基础“淬体膏”,用于打熬肉身,辅助修炼。至于“培元丹”,他最终只兑换了一瓶(3枚,240点),准备仅在冲击瓶颈或感觉罡气消耗过大时使用,以节省开支。

如此一番操作,他的贡献点从【1930】点骤降至【940】点。

看着令牌上缩水大半的数字,林无锋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知道,这剩下的940点,必须用在刀刃上,必须留给最能直接提升实力的“精讲”课程。

他再次光顾了“兑艺阁”,经过深思熟虑,又预约了《心眼术基础感知训练》(120点)和另一场《多重劲力叠加通用原理浅析》(他感觉一次不足以完全消化,需再巩固一次,120点)。

贡献点进一步跌至【700】点。

他开始像所有普通弟子一样,珍惜每一次免费的“答疑时间”,将平日积累的细小问题精炼后,在固定时间向讲师求教。他发现,很多弟子都做着同样的事,答疑时间总是人满为患,每个人都争分夺秒。

并非所有弟子都如他这般精打细算。

孙皓、李慕云等本郡天才,凭借丰厚的贡献点,显得从容许多。他们不仅兑换了必修典籍,还大量兑换辅助修炼的丹药,更是频频出入“兑艺阁”,预约名师课程,甚至有人开始尝试兑换一些价格不菲的奇特炼材,用于蕴养自身剑器。

柳依依在兑换了必修典籍和部分丹药后,将不少点数投入到了《水元滋养与剑罡韧性提升原理》的精讲中,显然意在夯实她的《碧波真法》根基。

岳沉则几乎将除了必修典籍外的所有点数,都投入到了《重兵剑器发力技巧与肉身负荷强化》和《磐石罡气锤炼要诀》上,走的是极致的体魄锤炼路线。

而高远、石峰等弟子,在兑换完必修典籍后,点数已所剩无几,只能无奈地看着“兑艺阁”的价格目录兴叹,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课堂和免费答疑。

资源的差距,在“学剑期”的开始阶段,就已经悄然转化为学习深度与进度上的差异。

林无锋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但他心志坚定,并不气馁。他更加刻苦,每日闻鸡起舞,在青松苑的空地上反复练习剑诀,揣摩发力技巧,夜深人静时,则埋头苦读那些兑换来的厚重玉简,将各种知识强行塞入脑海。

他知道,自己起点低,资源少,唯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被甩开太远。

这一日,他刚刚结束《奇形剑器(链蛇、钩镰)诡变初探》的课程,对那种诡异莫测的攻击方式有了初步概念,正思索着如何将今日所学融入《心眼观剑术》中以增强预判能力时,一位传法部的执事弟子来到了青松苑,带来了一个对所有新晋弟子都极为重要的消息。

“诸位师弟师妹,”执事朗声道,“‘必修通识’第一阶段已近尾声。传法部定于三日后,进行首次‘野外辨识’考核。考核地点位于外院专设的‘百兽谷’与‘迷雾药园’。考核内容,便是尔等近日所学的《煞兽通解》与《灵草图谱》!”

“考核将评定等级,计入‘学剑期’总评。且…”执事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此次考核,设有奖励。表现优异者,可获得额外贡献点奖励!”

此言一出,苑中所有弟子精神都是一振!

贡献点奖励!

这对所有弟子,尤其是那些点数拮据的分院弟子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林无锋眼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机会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