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56章 攻下元氏城

南路军的旗帜在晨光里列成一线,徐晃勒住马缰,望着南面的官道,声音沉稳如石:“元氏县是常山国的老治所。

虽说如今中枢迁去了真定,但这县城扼守南下要道,城墙高厚,粮草也足,拿下它,咱们才算在常山站稳了半只脚。”

身边的将领们纷纷点头——

赵云白袍白马,手按长枪;

赵霜一身银甲,望着城头的方向眼里带劲;

周仓抱着双鞭,瓮声瓮气地接话:“管他啥治所,劈开门冲进去就是!”

袁咏站在周仓侧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神色里带着几分复杂。

郭大贤则凑在徐晃身边,看着地图上的元氏城标记,眉头微蹙。

这支南路军共两万人,苍石军的徐晃、郭大贤,青龙军的周仓、袁咏,再加上赵云、赵霜的飞龙军骑兵,统由徐晃调度。

此刻他们距元氏城已不足十里,城头上的汉旗隐约可见,守军显然早有防备,城垛后人影晃动,弓箭上弦的反光不时闪过。

“卢植大军,估摸着要不了几天,就要到这里了。”

徐晃的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斩钉截铁,“必须在他来之前拿下元氏。苍石军听令,你们主攻东门,连夜打造云梯,明日拂晓攻城!”

郭大贤愣了一下,随即抱拳道:“得令!”

他身边的苍石军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里带着股狠劲——

这些人多是去年天灾时的流民,当时饿得啃树皮、卖儿女,是张远带着人送来了粮食,分给了土地,如今手里的武器虽多是削尖的木棍、生锈的铁刀,可眼里的光却比谁都亮。

“青龙军辅助,周仓将军带三千人佯攻西门,吸引守军注意力。”

徐晃继续下令,“飞龙军……”他看向赵云,“骑兵攻城用不上,你们守住城南要道,防着敌军突围,也防着真定来援。”

赵云点头:“明白。”赵

霜却有些急:“徐将军,我们骑兵也能下马攻城!”

徐晃看了她一眼:“这是军令。”

赵霜抿了抿唇,终究还是应了声“是”。

当晚,苍石军的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抡着斧头劈木头,削云梯的削云梯,没人喊累。

有老兵给新兵缠绑腿,嘴里念叨:“明日登城,脚底下得稳,甭看城高,想着张将军说的‘有地种、有饭吃’,啥坎儿过不去?”

新兵们攥紧手里的武器,眼里的惧意被狠劲压了下去。

次日拂晓,攻城的号角声刺破晨雾。

苍石军推着数十架简陋的云梯冲向东门,城上的滚石、擂木、箭矢像雨点般砸下来。

“搭梯!上!”

郭大贤吼着,第一个扛着云梯往前冲,额头被飞溅的碎石擦破,血流到脸上也没顾上擦。

士兵们踩着同伴的肩膀往上爬,刚爬到一半,云梯就被城上的钩子拽翻,人摔在地上,闷响连连。

可后面的人没停,踩着倒下的同伴继续上,嘴里喊着:“为了能种上自己的地!杀!”

城头上的守将是个姓杨的县尉,原本以为这些流民军不堪一击,此刻见他们像疯了一样往上冲,吓得脸色发白:“放箭!快放箭!”

青龙军在西门的佯攻也打得热闹,周仓光着膀子,挥着双鞭砸碎了吊桥旁的木栏,吼得比谁都响,可心里却惦记着东门的弟兄,不时往东瞅。

袁咏跟在他身边,看着东门方向不断倒下的人影,喉结滚了滚——

他从前跟着官府打仗,见惯了阵仗,却没见过这样不要命的打法,明明武器差得远,却像潮水一样退了又涨。

“这样不行!”

周仓猛地回头,对袁咏道,“你在这儿顶着,我去东门搭把手!”

没等袁咏回话,他已经带着几百人往东跑。

东门的战况越来越惨烈,云梯被砸断了一批又一批,苍石军的尸体在城下堆成了小山。

郭大贤的胳膊被箭射穿,简单裹了裹继续指挥,嗓子都喊哑了。

徐晃在阵后看着,拳头攥得发白,突然拔剑:“弟兄们,跟我上!”

他带着亲兵冲了上去,刚爬上半架云梯,就被一块滚石砸中后背,闷哼一声差点摔下来。

周仓正好赶到,一把扶住他:“徐将军,你退后!我来!”

他抡着双鞭拨开箭雨,踩着云梯往上爬,刚到城头,就被一根擂木砸中胸口,“哇”地吐出一口血,摔了下去。

“周将军!”士兵们惊呼,攻势顿时一滞。

就在这时,城南传来一阵马蹄声。

赵云勒住马,望着东门的惨状,对赵霜道:“你守着,我去看看。”

没等赵霜反应,他已经翻身下马,摘下长枪,像一道白影冲向东门。

“子龙将军!”苍石军的士兵们见他冲过来,顿时来了劲。

赵云踩着一架摇摇欲坠的云梯,几个腾跃就到了城头,长枪一扫,挑落两个守军,随即转身对着城下喊:“我上去了!跟我来!”

城上的守军被他这股气势吓住,愣了愣神。

赵云抓住机会,枪尖直指杨县尉:“贼将,纳命来!”

杨县尉举刀相迎,没两回合就被赵云挑落城下。

赵云顺手扯下城头上的汉旗,将一面赤旗插了上去。

“赵将军斩将夺旗了!”

城下爆发出欢呼,苍石军、青龙军的士兵们像打了鸡血,疯了似的往上冲。

徐晃忍着背痛,跟着爬上城头,挥剑劈开一个敌人:“扩大战果!”

城破的那一刻,赵霜在城南远远看见赤旗升起,心里一松,可看着东门下的尸山血海,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她一直想当个像哥哥一样的将军,却没想过将军的背后,是这么多年轻的性命。

袁咏跟着大部队冲进城里,看着苍石军的士兵们抱着牺牲的同伴哭,却没人去抢百姓的东西,只是默默地清理战场,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他过去总觉得这些流民是“匪”,此刻才明白,他们争的不是钱财,是活下去的盼头。

郭大贤靠在城墙上,看着插在城头的赤旗,胳膊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嘴角却咧开了笑。

他是太平道派来的奸细,可看着这些为了“有地种”就敢拼命的弟兄,心里那点算计突然变得轻飘飘的——这样的队伍,真的能被轻易撼动吗?

元氏城破的消息传到井陉时,第一届人民会议刚散场。

城隍庙外的空地上,新当选的井陉县令正被众人围着道贺。

这县令姓陈,名文,字文昭,是个没落的世家子弟,从前在乡里开粥棚救济过流民,大伙儿都叫他“陈善人”。

“陈县令,往后可得多为咱们庄稼人说话!”

一个老农攥着他的手,眼里满是期待。陈文拱手:“不敢当,我定不负乡亲们所托,跟着张将军,把井陉治好。”

张远站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笑意。这次选举,像陈文这样的小地主、旧文人占了不少。

张远心里清楚——

农民弟兄们大多不识字,短时间里挑不出能管事的人,这些旧人只要肯为百姓办事,为啥不能用?

再说,里长一级选的全是跟着他学过字、种过田的年轻人,基层的根扎稳了,上面的人再旧,也翻不了天。

留下的几个小地主凑在一起,看着新县令跟老农谈笑风生,又听说官府没动他们的田产,只是按规矩收粮,都松了口气。

一个姓李的地主捋着胡子:“看来张将军是真要好好过日子,不是来抢东西的。”

就在这时,快马传来元氏城破、真定被围的消息,整个井陉县城瞬间沸腾了!

“咱们的兵打下元氏了!”

“真定也快了!”

百姓们敲着锣鼓,举着小赤旗在街上欢呼。

陈文昭立刻找到张远:“张将军,我这就组织人手,把元氏的战利品运回来,补充粮草!”

张远点头:“辛苦陈县令,记得优先运粮食和农具,分给百姓和伤兵。”

看着陈文昭匆匆离去的背影,张远望向元氏的方向,眉头微蹙——拿下元氏只是第一步,卢植的大军越来越近,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但他回头看见街上欢呼的百姓,看见田里开始翻土备耕的农夫,心里又踏实了些。

只要这股盼头还在,这面赤旗,就倒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