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42章 我和令狐娇也没打起来

可廖文这般“不同意见”刚一抬头,便遭到了猛烈抨击。

“什么因地制宜?分明是怕得罪世家!”

“云中也是边境地区,太原更是世家盘踞。已经证明了彻底改革能够推行下去,且能够出成效,难道还要守着旧模式让百姓受冻?”

“廖太守就是不敢斗争的投降派!”

双方各执一词,言辞愈发激烈,原本的讨论渐渐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吵,音量越来越高,连主持会议的刘兰几次起身示意安静,都被淹没在争执声中,场面一度失控。

会场幕后,张远与徐庶并肩而立,静静听着前方的喧闹。

张远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你看,这世上哪有真正整齐划一的声音?”

徐庶颔首,眼中带着几分了然:“有不同的声音才正常,若是人人都一味附和,反倒不是好事。”

“但吵成这样,就偏离初衷了。”张远抬手整了整衣襟,“我出去一趟。”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令狐娇,“娇娇,你跟我一起吧。”

令狐娇近日伤寒未愈,脸色带着几分苍白,闻言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却还是点头应下:“好。”

两人并肩走进会场时,喧闹声瞬间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方才争执的双方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会场内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张远走到台前,没有立刻斥责,反而笑着开口:“看来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啊。不过,在继续讨论之前,我想跟大家透露一件人民军的‘密辛’——你们知道,在人民军内部,谁敢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吗?”

这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面面相觑,没人敢贸然接话。过了片刻,不知是谁先小声喊了一句:“令狐娇同志!”

紧接着,众人纷纷附和:“可不是嘛,令狐娇同志啊!”

“这算什么密辛,首席被令狐娇同志骂的糗事,咱们谁不知道?”

会场内顿时响起一片哄笑,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张远也跟着笑了:“是啊,我都记不清第一次被令狐娇同志骂是在何处何地了——毕竟,被她骂得实在太多了。”

哄笑声更大了,连令狐娇都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张远待笑声稍歇,语气渐渐认真起来,却依旧带着几分打趣:“第一次被她指着鼻子骂完,我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娘们儿,真虎!”

“哈哈哈!”众人彻底放开了,哄堂大笑起来,方才的争执与不快仿佛都被这笑声驱散了。

张远抬手压了压,笑声渐止,他的神色也变得郑重:“但我第二个念头,是感谢她。谢谢她的批评。她的批评有道理,我就立刻改正;没道理,我就耐心跟她解释。

无论有没有道理,她敢当着我的面直言不讳,就能时刻警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迷信经验,更不要脱离群众。”

会场内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听着他的话。

“同志们,今天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两句话。”张远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第一句:不要怕批评。

我们干革命、搞建设,既需要赞扬声来鼓舞士气,更需要批评声来查漏补缺。

批评我们的人,未必是敌人,很可能是真心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好的同志。所以,吵一吵没关系,能把不同想法摆到台面上,反而是好事——只要别打起来就行。”

张远笑着补充了一句:“和令狐娇同志吵了这么多年,也没打起来嘛。”

又引起哄堂大笑。

“第二句:不要迷信。”张远的语气变得严肃,“我们面对的工作,是千头万绪、极为复杂的;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救万民于水火、建立新秩序的艰巨任务。

很多时候,我都战战兢兢,不敢说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对的——即便当时是对的,可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换一个场景、换一批群众,或许就错了。”

台下的人都收起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我说的不一定对,我自己也时常反思复盘。你们也应该如此。”张远的声音沉稳有力,“那么,一句话、一个决策对不对,由什么来检验?

答案只有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工作有无成效,我们的道路是否正确,请交给实践来检验。”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大家继续讨论吧。”张远退后一步,示意会议继续。他没明确表示支持改革还是反对,但“实践”摆在那里,无需多言。

众人再次展开讨论时,语气平和了许多,少了此前的争执与指责,多了几分理性的探讨。

徐庶也走到台前,结合当前的内外局势,从天下大势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深化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让不少持保守意见的人也陷入了深思。

讨论持续到傍晚,终于进入投票环节。最终,赞同全面深化改革的票数占据了绝对多数,但也并未完全否定“因地制宜”的合理性。

随后,众人围绕改革的推进原则展开了细致研讨,最终确立了四条核心原则:民意为先,实践为准;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容错纠错,鼓励探索;底线思维,稳扎稳打。

随着原则的明确,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原本的分歧渐渐凝聚成了共识。

张远再次走到台前,做最后的总结发言:“同志们,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会经历阵痛与波折。

但我们要明白,长痛不如短痛!今日的阵痛,是为了明日百姓能安居乐业,是为了我们能凝聚起足够的力量,应对未来的风雨。”

他抬手望向窗外,春日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映得眼神愈发明亮:“从今日起,改革的号角正式吹响。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既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实事求是的审慎,共同把这场改革推向深入,为天下百姓,为我们共同的理想,拼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话音落下,会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窗外春风正好,吹过上艾的街巷,也吹向了辽阔的大地。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